一种应用于导线上的传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919742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3 10: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应用于导线上的传运装置,其包括并列设置在多分裂线最上端的两根导线上的两个滑车、设置在滑车下侧的U形吊架、设置在吊架下部的调整单元、设置在吊架下方的防脱挂钩以及手扶单元;所述滑车与对应的导线为滚动连接,所述吊架通过调整单元调整其开口距离,所述吊架顶部分别与两个滑车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吊架与调整单元活动连接;所述防脱挂钩与调整单元或吊架相连,所述手扶单元与滑车固定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为作业人员提供稳定可靠的支撑,避免作业人员在不稳定的导线上出现侧翻等危险情况,并可缩短作业时间,提高作业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导线上的传运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高压输电线路检修
,特别涉及一种应用于导线上的传运装置。
技术介绍
高压输电线路是输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输电网中的地位尤为突出,是输电网安全经济、可靠运行的关键。由于高压输电线路分布范围广,常面临各种复杂地理环境的影响,当不利环境条件导致线路运行故障时,就会直接影响线路的安全可靠运行,严重时甚至会造成大面积的停电事故。近年来,随着电网电压等级、杆塔型式的不断提高变化,输电线路导线的排列方式也在不断改变和提升,呈现出六分裂和八分裂等多种型式,各种型式的导线间距也各不相同。经过长时间的运行,在电压等级,自然灾害,环境和气象等内外因素的影响下,导线在运行一定时间后,导线上的间隔棒会有一定程度的损坏,因此需要对损坏的间隔棒进行检修或更换。此时,受山川、胡泊、河流等地形影响,检修工作会有一定限制,有时候需要作业人员携带若干个间隔棒在导线上行走一档或多档导线(两个杆塔之间为一档、多个杆塔间距为多档导线),增大了线上作业人员劳动强度,降低了工作效率,而且伴有较高的作业风险。对导线间隔棒的维修和更换工作对于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以及工器具的妥善使用都难以保障,甚至会因此延误输电线路检修,造成重大经济损失。作业人员在高空导线上走线的过程中,作业人员自身的平衡性本来就很难掌握,加上携带多个间隔棒,使得作业难度增加,劳动强度增大、检修效率大大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了一种应用于导线上的传运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应用于导线上的传运装置,其包括并列设置在多分裂线最上端的两根导线上的两个滑车、设置在滑车下侧的U形吊架、设置在吊架下部的调整单元、设置在吊架下方的防脱挂钩以及手扶单元;所述滑车与对应的导线为滚动连接,所述吊架通过调整单元调整其开口距离,所述吊架顶部分别与两个滑车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吊架与调整单元活动连接;所述防脱挂钩与调整单元或吊架相连,所述手扶单元与滑车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滑车包括轮框和设置在导线上部并与导线滚动连接的滚轮;所述轮框一侧下部设有用于通过导线的豁口,所述滚轮圆周设有用于和导线配合的弧形环槽,所述滚轮与轮框转动连接,所述轮框底部与吊架固定连接,所述手扶单元与轮框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轮框外部侧面设有竖向的插板,所述插板与轮框滑动连接,所述轮框内部底面设有用于和插板配合的限位槽。进一步的,所述吊架包括相互独立的L形第一吊杆和J形第二吊杆,所述第一吊杆和第二吊杆均与调整单元活动连接,所述第一吊杆和第二吊杆顶部分别与对应的滑车固定连接,所述防脱挂钩与调整单元或第一吊杆或第二吊杆相连。进一步的,所述调整单元包括套筒,所述套筒套在第一吊杆和第二吊杆外侧,所述第一吊杆和第二吊杆均与套筒螺纹连接且两个连接处的螺纹旋向相反;所述套筒外圆设有环形的槽,该槽内设有与套筒转动连接的圆环,所述圆环与防脱挂钩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调整单元包括套在第二吊杆上的锁套,所述锁套与第二吊杆为螺纹连接,所述第一吊杆靠近第二吊杆的一端插入第二吊杆内,所述第一吊杆与第二吊杆为滑动配合,所述锁套在转动时将第一吊杆锁定或松开。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吊杆在与锁套相对应的位置设有刻度线。进一步的,所述手扶单元包括套在多分裂线最上端的两根导线上的圆筒形滑套,所述滑套包括上弧形板和下弧形板,所述上弧形板和下弧形板一端铰接,另一端通过蝶形螺钉固定连接;所述上弧形板和下弧形板均与导线滑动连接,所述上弧形板或下弧形板与对应的滑车通过设置在滑套和滑车之间的连接杆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轮框与豁口相对的一侧固定设置有用于驱动滚轮转动的减速电机。进一步的,所述手扶单元为固定设置在滑车顶部的门字形扶手。本专利技术的积极效果为:1、本专利技术设有两个滑车,滑车设有U形吊架,吊架下设有调整单元和防脱挂钩,本专利技术还设有手扶单元,作业中所需携带的工具和零部件装在工具兜内并挂在防脱挂钩上,在作业时,作业人员双手扶在手扶单元上,推动滑车沿导线行走到达作业点进行作业。因而本专利技术可以为作业人员提供稳定可靠的支撑,避免作业人员在不稳定的导线上出现侧翻等危险情况,并可缩短作业时间,提高作业效率。本专利技术同时也减小了作业人员劳动强度,提高了作业效率,对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以及工器具的运送和使用都能够可靠保障,降低了作业难度,减小了劳动强度。2、滑车内的滚轮与导线为滚动摩擦配合,作业人员在推动本专利技术行走时可节省体力。滑车的轮框外设置有插板,插板向下插入限位槽后,可防止导线因意外晃动与滚轮脱离并脱出滑车,避免发生高空坠落事故。3、手扶单元设有圆筒形的滑套,滑套与导线滑动连接。作业人员在沿导线行走时双手抓住滑套,推动滑车沿导线运动,为作业人员提供稳定可靠的支撑,避免作业人员在不稳定的导线上出现侧翻等危险情况,降低了作业的危险性。4、滑车内的滚轮通过电机驱动,可大大节省作业人员体力,降低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作业效率。5、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制造容易,不仅可以传递间隔棒,在地形受限地区同样可以传递工器具、传递绳等物品到达作业地点,使得作业简单化,可提高各种输电导线的线上作业效率,保证作业的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和2的侧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的侧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吊钩;2、套筒;3、吊架;4、轮框;5、插板;6、导向销;7、导向孔;8、连接杆;9、导线;10、滑套;11、蝶形螺钉;12、窗口;13、滚轮;14、开口销;15、销轴;16、限位槽;17、扶手;18、锁套;19、刻度线;20、减速电机。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实施方式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申请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实施方式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申请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用于导线上的传运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并列设置在多分裂线最上端的两根导线(9)上的两个滑车、设置在滑车下侧的U形吊架(3)、设置在吊架(3)下部的调整单元、设置在吊架(3)下方的防脱挂钩(1)以及手扶单元; 所述滑车与对应的导线(9)为滚动连接,所述吊架(3)通过调整单元调整其开口距离,所述吊架(3)顶部分别与两个滑车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吊架(3)与调整单元活动连接; 所述防脱挂钩(1)与调整单元或吊架(3)相连,所述手扶单元与滑车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导线上的传运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并列设置在多分裂线最上端的两根导线(9)上的两个滑车、设置在滑车下侧的U形吊架(3)、设置在吊架(3)下部的调整单元、设置在吊架(3)下方的防脱挂钩(1)以及手扶单元;所述滑车与对应的导线(9)为滚动连接,所述吊架(3)通过调整单元调整其开口距离,所述吊架(3)顶部分别与两个滑车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吊架(3)与调整单元活动连接;所述防脱挂钩(1)与调整单元或吊架(3)相连,所述手扶单元与滑车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导线上的传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车包括轮框(4)和设置在导线(9)上部并与导线(9)滚动连接的滚轮(13);所述轮框(4)一侧下部设有用于通过导线(9)的豁口,所述滚轮(13)圆周设有用于和导线(9)配合的弧形环槽,所述滚轮(13)与轮框(4)转动连接,所述轮框(4)底部与吊架(3)固定连接,所述手扶单元与轮框(4)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导线上的传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框(4)外部侧面设有竖向的插板(5),所述插板(5)与轮框(4)滑动连接,所述轮框(4)内部底面设有用于和插板(5)配合的限位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导线上的传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吊架(3)包括相互独立的L形第一吊杆和J形第二吊杆,所述第一吊杆和第二吊杆均与调整单元活动连接,所述第一吊杆和第二吊杆顶部分别与对应的滑车固定连接,所述防脱挂钩(1)与调整单元或第一吊杆或第二吊杆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导线上的传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帅张晓宾冯红革吴亚辉邢一博周凝泽李鑫欣米家奇芦浩付继超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分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