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终端、发光器的控制方法、系统和可读存储介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915922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3 10: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发光器的控制方法,所述发光器的控制方法应用于纸张的防伪检测,所述发光器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发光器向纸张发射光后,采集光透过纸张后的第一透射图像,并获取所述第一透射图像的图像亮度参数;判断所述图像亮度参数是否匹配预设图像亮度参数;在所述图像亮度参数不匹配预设图像亮度参数时,调整所述发光器的发光强度,以使下一次采集的透射图像的图像亮度参数匹配预设图像亮度参数。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发光器的控制系统、移动终端和可读存储介质。本发明专利技术物品的真假甄别准确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移动终端、发光器的控制方法、系统和可读存储介质
本专利技术涉及防伪
,尤其涉及一种移动终端、发光器的控制方法、系统和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当前,生产企业为使消费者能够准确判断产品真伪,保护其产品不被仿造,通常采取在产品包装上加入防伪信息。在用户在需要对物品进行真假验证时,需要识别物品上的防伪信息;而防伪信息需要在光照下才能显现。但防伪信息的清晰显示需要足够的光,若光不足,则会导致物品的真假甄别准确性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发光器的控制方法、系统和可读存储介质,旨在解决物品的真假甄别准确性低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发光器的控制方法,所述发光器的控制方法应用于纸张的防伪检测,所述发光器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集发光器发射的光透过纸张后的第一透射图像,并获取所述第一透射图像的图像亮度参数;判断所述图像亮度参数是否匹配预设图像亮度参数;在所述图像亮度参数不匹配预设图像亮度参数时,调整所述发光器的发光强度,以使下一次采集的透射图像的图像亮度参数匹配预设图像亮度参数。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获取所述第一透射图像的图像亮度参数的步骤包括:对所述第一透射图像进行灰度处理,以得到灰度图像;确定所述灰度图像对应的图像亮度参数,以将所述灰度图像对应的图像亮度参数作为所述第一透射图像对应的图像亮度参数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判断所述图像亮度参数是否匹配预设图像亮度参数的步骤包括:判断所述图像亮度参数是否处于预设区间内,其中,在所述图像亮度参数未处于预设区间时,判定所述图像亮度参数不匹配预设图像亮度参数。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调整所述光源的发光强度的步骤包括:计算所述图像亮度参数与预设图像亮度参数之间的差值根据所述差值确定所述发光器的发光强度调整值;根据所述发光强度调整值调整所述发光器的发光强度。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发光器的控制方法,还包括:确定所述发光器与所述纸张之间的距离;在所述距离大于预设距离时,执行所述集光透过纸张后的第一透射图像的步骤。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图像亮度参数包括透射图像的灰度均值以及灰度方差中的至少一个。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调整所述发光器的发光强度的步骤之后,还包括:采集所述纸张的第二透射图像,并从所述第二透射图像中提取所述纸张的天然纹理;判断所述天然纹理是否匹配预设纹理;在所述天然纹理匹配预设纹理时,判定所述纸张对应的物品为正品。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发光器的控制系统,所述发光器的控制系统包括发光器以及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与所述发光器通信连接,其中,所述发光器,用于向纸张发射透射光;所述移动终端,用于集光透过纸张后的第一透射图像,并获取所述透射图像的图像亮度参数;且在所述图像亮度参数不匹配预设图像亮度参数时,调整所述发光器的发光强度,以使调整所述发光器的发光强度后采集的透射图像的图像亮度参数匹配预设图像亮度参数。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和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发光器的控制程序,所述发光器的控制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发光器的控制方法的各个步骤。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存储发光器的控制程序,所述发光器的控制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发光器的控制方法的各个步骤。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发光器的控制方法、系统、移动终端和可读存储介质,在发光器向纸张发射光后,采集光透过纸张后的透射图像,并获取透射图像的图像亮度参数,在图像亮度参数匹配预设图像亮度参数时,调整发光器的发光强度,使得下一次采集的透射图像的图像亮度参数匹配预设图像亮度参数,从而使得透射图像足够清晰,以便于纸张对应的物品的防伪检测,物品的真假甄别准确性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的移动终端的硬件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发光器的控制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发光器的控制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本专利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主要解决方案是:采集发光器发射的光透过纸张后的第一透射图像,并获取所述第一透射图像的图像亮度参数;判断所述图像亮度参数是否匹配预设图像亮度参数;在所述图像亮度参数不匹配预设图像亮度参数时,调整所述发光器的发光强度,以使下一次采集的透射图像的图像亮度参数匹配预设图像亮度参数。由于能够通过透射图像的图像亮度参数来判断发光器发射的光的量是否足够,从而对发光器进行发光强度的调整,使得透射图像足够清晰,以便于纸张对应的物品的防伪检测,物品的真假甄别准确性高。作为一种实现方案,移动终端可以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方案涉及的是移动终端,移动终端包括:处理器101,例如CPU,存储器102,通信总线103。其中,通信总线103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存储器102可以是高速RAM存储器,也可以是稳定的存储器(non-volatilememory),例如磁盘存储器。如图1所示,作为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的存储器102中可以包括发光器的控制程序;而处理器101可以用于调用存储器102中存储的发光器的控制程序,并执行以下操作:采集发光器发射的光透过纸张后的第一透射图像,并获取所述第一透射图像的图像亮度参数;判断所述图像亮度参数是否匹配预设图像亮度参数;在所述图像亮度参数不匹配预设图像亮度参数时,调整所述发光器的发光强度,以使下一次采集的透射图像的图像亮度参数匹配预设图像亮度参数。在一实施例中,处理器101可以用于调用存储器102中存储的发光器的控制程序,并执行以下操作:对所述第一透射图像进行灰度处理,以得到灰度图像;确定所述灰度图像对应的图像亮度参数,以将所述灰度图像对应的图像亮度参数作为所述第一透射图像对应的图像亮度参数在一实施例中,处理器101可以用于调用存储器102中存储的发光器的控制程序,并执行以下操作:判断所述图像亮度参数是否处于预设区间内,其中,在所述图像亮度参数未处于预设区间时,判定所述图像亮度参数不匹配预设图像亮度参数。在一实施例中,处理器101可以用于调用存储器102中存储的发光器的控制程序,并执行以下操作:计算所述图像亮度参数与预设图像亮度参数之间的差值根据所述差值确定所述发光器的发光强度调整值;根据所述发光强度调整值调整所述发光器的发光强度。在一实施例中,处理器101可以用于调用存储器102中存储的发光器的控制程序,并执行以下操作:确定所述发光器与所述纸张之间的距离;在所述距离大于预设距离时,执行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光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器的控制方法应用于纸张的防伪检测,所述发光器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n在发光器向纸张发射光后,采集光透过纸张后的第一透射图像,并获取所述第一透射图像的图像亮度参数;/n判断所述图像亮度参数是否匹配预设图像亮度参数;/n在所述图像亮度参数不匹配预设图像亮度参数时,调整所述发光器的发光强度,以使下一次采集的透射图像的图像亮度参数匹配预设图像亮度参数。/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光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器的控制方法应用于纸张的防伪检测,所述发光器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发光器向纸张发射光后,采集光透过纸张后的第一透射图像,并获取所述第一透射图像的图像亮度参数;
判断所述图像亮度参数是否匹配预设图像亮度参数;
在所述图像亮度参数不匹配预设图像亮度参数时,调整所述发光器的发光强度,以使下一次采集的透射图像的图像亮度参数匹配预设图像亮度参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发光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第一透射图像的图像亮度参数的步骤包括:
对所述第一透射图像进行灰度处理,以得到灰度图像;
确定所述灰度图像对应的图像亮度参数,以将所述灰度图像对应的图像亮度参数作为所述第一透射图像对应的图像亮度参数。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所述图像亮度参数是否匹配预设图像亮度参数的步骤包括:
判断所述图像亮度参数是否处于预设区间内,其中,在所述图像亮度参数未处于预设区间时,判定所述图像亮度参数不匹配预设图像亮度参数。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光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所述光源的发光强度的步骤包括:
计算所述图像亮度参数与预设图像亮度参数之间的差值
根据所述差值确定所述发光器的发光强度调整值;
根据所述发光强度调整值调整所述发光器的发光强度。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器的控制方法,还包括:
确定所述发光器与所述纸张之间的距离;
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谈理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兆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