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立裂缝强度体的方法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915617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3 10: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立裂缝强度体的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包括:获取构造模型、钻井液漏失量数据和裂缝强度数据;将钻井液漏失量数据进行处理并保存至数据文件;将数据文件加载到构造模型中,生成钻井液漏失量数据体;将钻井液漏失量数据体作为约束数据,将裂缝强度数据作为基础数据,建立裂缝强度体。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利用钻井液漏失量在钻井过程中能反映钻井段裂缝发育程度的这一特质,将钻井液漏失量数据作为约束数据建立裂缝强度体,能够快速建立可以如实表征地下裂缝发育状况的裂缝强度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立裂缝强度体的方法和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石油勘探与开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建立裂缝强度体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介绍
在石油勘探与开发的裂缝建模过程中,建立裂缝强度体是非常关键的环节。建立裂缝强度体的常规方法是用成像测井数据生成裂缝强度数据,将其作为基础数据,用地质静态数据、地球物理数据及地质应力数据等作为约束数据,用裂缝强度体生成裂缝模型,用生产数据验证裂缝模型。如果生产数据与所建裂缝模型不吻合,则需重新调整裂缝强度体,如此反复迭代,直至裂缝模型与生产数据相吻合。上述建立裂缝强度体的方法存在几个问题:一是工作量巨大,反复进行数据迭代,需要耗费大量的计算资源和时间;二是经迭代所建裂缝强度体不唯一;三是对于新开发油田,没有足够的生产数据来验证所建裂缝模型是否合理。
技术实现思路
在钻井过程中,钻井液漏失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钻井段裂缝发育程度,因此本专利技术采用钻井液漏失量数据作为约束数据,提供了一种建立裂缝强度体的方法,包括:获取构造模型、钻井液漏失量数据和裂缝强度数据;将钻井液漏失量数据进行处理并保存至数据文件;将数据文件加载到构造模型中,生成钻井液漏失量数据体;将钻井液漏失量数据体作为约束数据,将裂缝强度数据作为基础数据,建立裂缝强度体。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建立裂缝强度体的装置,包括: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构造模型、钻井液漏失量数据和裂缝强度数据;数据处理及保存模块,用于将钻井液漏失量数据进行处理并保存至数据文件;>数据体生成模块,用于将数据文件加载到构造模型中,生成钻井液漏失量数据体;裂缝强度体建立模块,用于将钻井液漏失量数据体作为约束数据,将裂缝强度数据作为基础数据,建立裂缝强度体。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建立裂缝强度体的方法。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执行实现上述建立裂缝强度体的方法的计算机程序。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建立裂缝强度体的方法和装置,通过利用钻井液漏失量在钻井过程中能反映钻井段裂缝发育程度的这一特质,将钻井液漏失量数据作为约束数据建立裂缝强度体,建立的裂缝强度体结果唯一且无需进行数据迭代计算,节省了大量的计算资源和时间。因此,采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建立裂缝强度体的方法和装置,能够快速建立可以如实表征地下裂缝发育状况的裂缝强度体。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种建立裂缝强度体的方法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种建立裂缝强度体的方法的数据保存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种建立裂缝强度体的方法的数据整理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种建立裂缝强度体的装置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在此,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但并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在钻井过程中,钻井液漏失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钻井段裂缝发育程度,因此本专利技术采用钻井液漏失量数据作为约束数据,提供了一种快速建立裂缝强度体的方法,如图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种建立裂缝强度体的方法的示意图所示,该方法包括:步骤101,获取构造模型、钻井液漏失量数据和裂缝强度数据;步骤102,将钻井液漏失量数据进行处理并保存至数据文件;步骤103,将数据文件加载至构造模型中,生成钻井液漏失量数据体;步骤104,将钻井液漏失量数据体作为约束数据,将裂缝强度数据作为基础数据,建立裂缝强度体。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建立裂缝强度体的方法,将钻井液漏失量数据作为约束数据建立裂缝强度体,结果唯一且无需进行数据迭代计算,节省了大量的计算资源和时间,能够快速建立可以如实表征地下裂缝发育状况的裂缝强度体。具体实施建立裂缝强度体时,在一个实施例中,首先需要获取构造模型、钻井液漏失量数据和裂缝强度数据,然后将钻井液漏失量数据进行处理并保存至数据文件,接着将数据文件加载至构造模型中,生成钻井液漏失量数据体,最终将钻井液漏失量数据体作为约束数据,将裂缝强度数据作为基础数据,建立裂缝强度体。在建立裂缝强度体之前,需要先建立构造模型,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是建立在构造模型已经建立完毕基础上实现的;进一步的,在具体实施获取裂缝强度数据时,在一个实施例中,裂缝强度数据是由成像测井得到的,钻井液漏失量数据是在钻井过程中得到的。在获取到构造模型、钻井液漏失量数据和裂缝强度数据后,需要将钻井液漏失量数据进行处理并保存至数据文件,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将钻井液漏失量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获得归一化钻井液漏失量数据,将归一化钻井液漏失量数据保存至数据文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前述的数据文件可以有多种形式,包括文本、图片、表格等多种形式,进一步的,为了方便数据的处理,加快裂缝强度体的建立速度,在本实施例中数据文件可以采文本文件,在具体实施时,可以将钻井液漏失量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获得归一化钻井液漏失量数据,将归一化钻井液漏失量数据保存至文本文件。在具体实施上述将钻井液漏失量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获得归一化钻井液漏失量数据时,采用如下方式,将钻井液漏失量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其中,Q′为归一化的钻井液漏失量,m3;Q为钻井液漏失量,m3;Qmin为研究工区内最小钻井液漏失量,m3;Qmax为研究工区内最大钻井液漏失量,m3。前述提到的将钻井液漏失量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的表达式和符号为举例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实施时还可以根据需要对上述公式进行一定形式的变形和添加其它的参数或数据,或者提供其它的具体公式,这些变化例均应落入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在具体实施前述的将归一化钻井液漏失量数据保存至数据文件时,在一个实施例中,是按照设定测深间隔,将每一口井的归一化钻井液漏失量数据,保存在一个独立的数据文件中。进一步的,为了加快裂缝强度体的建立速度,在本实施例中数据文件可以采文本文件,即如图2所示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种建立裂缝强度体的方法的数据保存示意图所示,按照设定测深间隔,将每一口井的归一化钻井液漏失量数据,保存在一个独立的文本文件中;如图2所示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个实例中,测深间隔可以为0.125m。在具体实施将数据文件加载至构造模型中,生成钻井液漏失量数据体时,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采用将数据文件加载至构造模型中,生成粗化的归一化的钻井液漏失量曲线,然后将粗化的归一化的钻井液漏失量曲线,生成钻井液漏失量数据体。在具体实施将数据文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立裂缝强度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获取构造模型、钻井液漏失量数据和裂缝强度数据;/n将钻井液漏失量数据进行处理并保存至数据文件;/n将数据文件加载到构造模型中,生成钻井液漏失量数据体;/n将钻井液漏失量数据体作为约束数据,将裂缝强度数据作为基础数据,建立裂缝强度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立裂缝强度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构造模型、钻井液漏失量数据和裂缝强度数据;
将钻井液漏失量数据进行处理并保存至数据文件;
将数据文件加载到构造模型中,生成钻井液漏失量数据体;
将钻井液漏失量数据体作为约束数据,将裂缝强度数据作为基础数据,建立裂缝强度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立裂缝强度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钻井液漏失量数据进行处理并保存至数据文件,包括:
将钻井液漏失量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获得归一化的钻井液漏失量数据;
将归一化的钻井液漏失量数据保存至数据文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立裂缝强度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归一化钻井液漏失量数据保存至数据文件时,按照设定测深间隔,将每一口井的归一化钻井液漏失量数据,保存在一个独立的数据文件中。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立裂缝强度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数据文件加载到构造模型中,生成钻井液漏失量数据体,包括:
将数据文件加载到构造模型中,生成粗化的归一化的钻井液漏失量曲线;
将粗化的归一化的钻井液漏失量曲线,生成钻井液漏失量数据体。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建立裂缝强度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数据文件加载到构造模型中,生成粗化的归一化钻井液漏失量曲线,包括:
向构造模型加载数据文件,加载过程中选择孔隙度模板,生成粗化的归一化的钻井液漏失量曲线。


6.一种建立裂缝强度体的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构造模型、钻井液漏失量数据和裂缝强度数据;
数据处理及保存模块,用于将钻井液漏失量数据进行处理并保存至数据文件;
数据体生成模块,用于将数据文件加载到构造模型中,生成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雄志张亚军杨兆平李忠春惠学智史忠生刘应如代寒松韩乾风谢天峰洪亮郭维华郑长龙岳世俊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