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地质帕累托参数先验求解的资源评价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915612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3 10: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地质帕累托参数先验求解的资源评价方法,该方法采用地质帕累托分布模型对所述评价单元内各时间节点前已发现的油气藏的规模分布进行拟合获取地质帕累托分布模型的先验的分布参数,根据地质帕累托分布模型的先验的分布参数得到地质帕累托分布模型的分布参数与油气藏个数之间的变化关系,进而得到基于所述评价单元内的最终油气藏总个数的油气藏规模分布模型,根据基于所述评价单元内的最终油气藏总个数的油气藏规模分布模型预测所述评价单元内的油气藏规模分布,体现了不同油气藏规模区间的油气藏分布,便于研究人员进一步开展经济效益评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地质帕累托参数先验求解的资源评价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油气勘探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地质帕累托参数先验求解的资源评价方法。
技术介绍
油气资源评价是油气勘探开发决策科学中的一部分,其目的是针对不同勘探阶段的不同评价单元,采用适用的资源评价方法进行评价,根据不同勘探目的需要,来研究评价单元的油气资源量存在特点、分布状况、规模概率与序列。如何科学预测评价单元的资源规模与油气藏分布特征,油气资源评价方法是其核心和重点。随着勘探理论的进展,油气资源评价方法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出现了一系列的油气资源评价方法,其中常用的一些评价方法包括:类比法、体积法、油气藏规模系列法、勘探效率趋势法、USGS第七逼近法等。总体上,这些评价方法促进了油气资源评价工作的广泛开展,丰富了油气资源评价方法的多样性。分析上述各种评价方法,其共同特点是回答了一个评价单元资源量的多少(资源潜力),不同的特点是这些方法的原理和适用勘探阶段不同。比如,类比法主要是用于勘探早期,通过与相似的高勘探程度区比较,其结果仅仅作为勘探决策的一个参考;体积法主要用于圈闭评价,而对区带(或者油气成藏体系)也仅仅为资源量的估算值;油气藏规模系列法、USGS第七逼近法均用于勘探早期,有少量油气藏发现的情况。上述这些方法共同研究目的:针对油气勘探早期,回答油气资源潜力,即有多少油气的问题,以便为早期勘探决策提供参考信息。公开号为CN103278866A的专利所公开的也是一种资源潜力的评价方法,没有体现不同规模区间的油气藏分布。但是,随着勘探程度的深入,一个地区的油气资源潜力认识程度越来越高,资源量的多少逐渐清晰。特别是针对高勘探成熟地区(区带或者油气成藏体系)的油气资源评价,研究人员不仅仅局限于评价单元的资源量多少预测,更需要了解评价区有多少油气藏、不同规模区间的油气藏分布,以便进一步为开展经济效益评估。此时,决策人员不再仅仅局限于资源量具体有多少,而是关心待发现油气藏有多少?这些油气藏规模如何?发现这些油气藏需要开展多少工作量?勘探成本多少?是否具有进一步勘探的经济价值。因此,在回答资源潜力的基础上,需要进一步有效预测评价单元的油气藏规模分布。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地质帕累托参数先验求解的资源评价方法,具体方案如下:一种基于地质帕累托参数先验求解的资源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统计研究区的评价单元内截止到当前时间节点时已发现的油气藏;S2:采用地质帕累托分布模型对所述评价单元内各时间节点前已发现的油气藏的规模分布进行拟合获取地质帕累托分布模型的先验的分布参数;S3:根据所述先验的分布参数,得到基于所述评价单元内的最终油气藏总个数的地质帕累托分布模型的分布参数,从而得到基于所述评价单元内的最终油气藏总个数的油气藏规模分布模型;S4:根据基于所述评价单元内的最终油气藏总个数的油气藏规模分布模型预测所述评价单元内的油气藏规模分布。进一步的,步骤S3中,根据先验的分布参数和相应的时间节点前已发现的油气藏的个数获取拟合样本点并进行拟合,得到地质帕累托分布模型的分布参数与油气藏个数之间的变化关系,进而得到基于所述评价单元内的最终油气藏总个数的地质帕累托分布模型的分布参数。进一步的,步骤S3中,所述评价单元内的最终油气藏总个数按照下列方法获得:步骤S31:根据所述评价单元内截止到当前时间节点时已发现的油气藏的个数建立所述评价单元内的油气藏总个数分布模型;步骤S32:根据所述评价单元内的油气藏总个数分布模型估算所述评价单元内最终油气藏总个数。进一步的,步骤S32中,根据所述油气藏总个数分布模型随机抽样得到一组油气藏总个数,以这组油气藏总个数的平均值作为所述评价单元内的最终油气藏总个数。进一步的,步骤S31中,所述油气藏总个数分布模型按照下列方法获得:根据所述评价单元内截止到当前时间节点时已发现的油气藏的个数获取所述评价单元内的最小油气藏总个数、最可能的油气藏总个数和最大油气藏总个数;根据所述评价单元内的最小油气藏总个数、最可能的油气藏总个数和最大油气藏总个数,采用三角分布建立所述评价单元内的油气藏总个数分布模型。进一步的,所述评价单元内的最小油气藏总个数为所述评价单元内截止到当前时间节点时已发现的油气藏的个数;所述评价单元内的最大油气藏总个数为所述最可能的油气藏总个数与大于1的系数的乘积;所述评价单元内的最可能的油气藏总个数为地震解释得到的圈闭线索的个数与当前的勘探成功率的乘积;或者地质条件类似的高勘探程度地区的已发现油气藏个数密度与评价单元的面积的乘积。进一步的,步骤S1中,根据油气藏储量单元归并流程统计所述评价单元内截止到当前时间节点时已发现的油气藏;所述油气藏储量单元归并流程的步骤包括:S11:基于所述评价单元的范围,确定评价单元的范围内所属的油气田;S12:根据所属的油气田,在纵向上按照不同层位统计截止到当前时间节点时已发现的油气藏储量单元;S13:根据油气藏的类型进一步归并油气藏储量单元;S14:根据油气藏储量单元的归并结果,结合所述评价单元的范围,形成归并后的所述评价单元内截止到当前时间节点时已发现的油气藏。进一步的,步骤S13中,所述油气藏的类型包括:构造油气藏、岩性油气藏和构造-岩性油气藏。进一步的,所述地质帕累分布模型的分布参数包括形态参数和位置参数。进一步的,所述资源评价方法还包括在步骤S1和步骤S2之间的检验步骤,所述检验步骤对所述评价单元内截止到当前时间节点时已发现的油气藏的规模分布是否符合地质帕累托分布进行检验。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地质帕累托参数先验求解的资源评价方法,该方法采用地质帕累托分布模型对所述评价单元内各时间节点前已发现的油气藏的规模分布进行拟合获取地质帕累托分布模型的先验的分布参数,根据地质帕累托分布模型的先验的分布参数得到地质帕累托分布模型的分布参数与油气藏个数之间的变化关系,进而得到基于所述评价单元内的最终油气藏总个数的油气藏规模分布模型,根据基于所述评价单元内的最终油气藏总个数的油气藏规模分布模型预测所述评价单元内的油气藏规模分布,体现了不同油气藏规模区间的油气藏分布,便于研究人员进一步开展经济效益评估。附图说明在下文中将基于实施例并参考附图来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详细的描述。其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基于地质帕累托参数先验求解的资源评价流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采用probit图检验油气藏的规模分布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评价单元内的油气藏总个数分布模型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地质帕累托分布模型的形态参数lamda随油气藏个数增加的变化趋势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地质帕累托分布模型的位置参数gamma随油气藏个数增加的变化趋势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某一评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地质帕累托参数先验求解的资源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统计研究区的评价单元内截止到当前时间节点时已发现的油气藏;/nS2:采用地质帕累托分布模型对所述评价单元内各时间节点前已发现的油气藏的规模分布进行拟合获取地质帕累托分布模型的先验的分布参数;/nS3:根据所述先验的分布参数,得到基于所述评价单元内的最终油气藏总个数的地质帕累托分布模型的分布参数,从而得到基于所述评价单元内的最终油气藏总个数的油气藏规模分布模型;/nS4:根据基于所述评价单元内的最终油气藏总个数的油气藏规模分布模型预测所述评价单元内的油气藏规模分布。/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地质帕累托参数先验求解的资源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统计研究区的评价单元内截止到当前时间节点时已发现的油气藏;
S2:采用地质帕累托分布模型对所述评价单元内各时间节点前已发现的油气藏的规模分布进行拟合获取地质帕累托分布模型的先验的分布参数;
S3:根据所述先验的分布参数,得到基于所述评价单元内的最终油气藏总个数的地质帕累托分布模型的分布参数,从而得到基于所述评价单元内的最终油气藏总个数的油气藏规模分布模型;
S4:根据基于所述评价单元内的最终油气藏总个数的油气藏规模分布模型预测所述评价单元内的油气藏规模分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资源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根据先验的分布参数和相应的时间节点前已发现的油气藏的个数获取拟合样本点并进行拟合,得到地质帕累托分布模型的分布参数与油气藏个数之间的变化关系,进而得到基于所述评价单元内的最终油气藏总个数的地质帕累托分布模型的分布参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资源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所述评价单元内的最终油气藏总个数按照下列方法获得:
步骤S31:根据所述评价单元内截止到当前时间节点时已发现的油气藏的个数建立所述评价单元内的油气藏总个数分布模型;
步骤S32:根据所述评价单元内的油气藏总个数分布模型估算所述评价单元内最终油气藏总个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资源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2中,根据所述油气藏总个数分布模型随机抽样得到一组油气藏总个数,以这组油气藏总个数的平均值作为所述评价单元内的最终油气藏总个数。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资源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1中,所述油气藏总个数分布模型按照下列方法获得:
根据所述评价单元内截止到当前时间节点时已发现的油气藏的个数获取所述评价单元内的最小油气藏总个数、最可能的油气藏总个数和最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解国军盛秀杰徐忠美吴博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