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道防震支架和管道防震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915353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3 10: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运输管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管道防震支架和管道防震组件。该管道防震支架包括支架生根部分(1)、管托、横梁(3)和拉杆;管托包括用于固定管道(X)的下管托(201)和上管托(202);下管托(201)位于支架生根部分(1)的上方,并且可相对于支架生根部分(1)移动;上管托(202)位于横梁(3)的下方,并且可相对于横梁(3)移动;拉杆包括第一拉杆(401)和第二拉杆(402);第一拉杆(401)和第二拉杆(402)分别位于管托的两侧,其上端与横梁(3)连接;其下端与支架生根部分(1)连接。该管道防震支架能够在不影响水平管道径向位移前提下提高管道上下方向的防震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管道防震支架和管道防震组件
本技术属于运输管道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管道防震支架和管道防震组件。
技术介绍
往复压缩机和往复泵是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设备。与往复压缩机或往复泵连接的管系在管道内脉动流体的冲击下会产生机械振动。在将管系与往复压缩机或往复泵连接之前,需要对管系的固有频率和机械振动进行分析和计算,避免产生机械共振,防止产生机械振动时发生危险。在管系上使用防震支架和固定支架,以减轻机械振动是有效避免机械共振的主要手段之一。现有的一种管道防震支架包括:支架生根部分、管托和管夹,管托的下端与支架生根部分固定连接,管托的上端与管夹固定,管夹用于夹住管道,在管夹与管道之间设置有防震垫。该管道防震支架能够有效限制水平管道发生径向和上下方向的位移,起到限位作用,但是当水平管道位移量较大时,该管道防震支架会影响管系的柔性。因此,需要提供一种不影响水平管道径向位移的防震支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管道防震支架和管道防震组件,以在不影响水平管道径向位移前提下,提高管道上下方向的防震效果。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管道防震支架,该管道防震支架包括支架生根部分和管托,所述管道防震支架还包括横梁和拉杆;所述管托包括用于固定管道的下管托和上管托;所述下管托位于所述支架生根部分的上方,并且所述下管托可相对于所述支架生根部分移动;所述上管托位于所述横梁的下方,并且所述上管托可相对于所述横梁移动;所述拉杆包括第一拉杆和第二拉杆;所述第一拉杆和所述第二拉杆分别位于所述管托的两侧;所述第一拉杆和所述第二拉杆的上端均与所述横梁连接;所述第一拉杆和所述第二拉杆的下端均与所述支架生根部分连接。在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管道防震支架还包括第一防震垫和第二防震垫;所述第一防震垫位于所述下管托与所述支架生根部分之间;所述第二防震垫位于所述上管托与所述横梁之间。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经验选择防震垫的材质,本技术在此不做具体限定。为了实现更好的防震效果,所述第一防震垫和所述第二防震垫的材质独立地选自橡胶、无石棉纤维、聚四氟乙烯或石墨。本技术对防震垫的厚度亦不做具体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确定。为了实现更好的防震效果,所述第一防震垫和所述第二防震垫的厚度独立地为大于或等于1.5mm,小于或等于5mm。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拉杆和第二拉杆用于限定横梁和支架生根部分在震荡过程中,发生搓动,而影响管道防震支架的稳定性,因此,所述第一拉杆和所述第二拉杆对向位于所述管托的两侧,制约横梁和支架生根部分相对于上管托和下管托发生位移较大的搓动。在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下管托和所述上管托相对于所述固定管道镜像对称设置。在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管道防震支架还包括分别位于所述支架生根部分的上方且与所述支架生根部分固定连接的第一吊耳和第二吊耳;所述第一拉杆的下端通过与所述第一吊耳连接,继而与所述支架生根部分连接;所述第二拉杆的下端通过与所述第二吊耳连接,继而与所述支架生根部分连接。在本技术的一种更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拉杆的下端具有外螺纹,该外螺纹与一个或两个螺母配合,将所述第一拉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一吊耳连接;所述第二拉杆的下端具有外螺纹,该外螺纹与一个或两个螺母配合,将所述第二拉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二吊耳连接。在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拉杆的上端具有外螺纹,该外螺纹与一个或两个螺母配合,将所述第一拉杆的上端与所述横梁连接;所述第二拉杆的上端具有外螺纹,该外螺纹与一个或两个螺母配合,将所述第二拉杆的上端与所述横梁连接。在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管道防震支架还包括管夹,所述管夹包括与所述下管托连接的下管夹和与所述上管托连接的上管夹;所述下管夹与所述上管夹合围卡住所述管道。在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下管托和所述上管托分别与所述管道焊接。本技术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管道防震组件,该管道防震组件包括上述的管道防震支架和管道。管道防震组件的管道防震支架的上管托和下管托固定管道。本技术提供的管道防震支架,通过下管托和上管托固定管道,下管托可相对于支架生根部分移动,上管托可相对于所述横梁移动,从而不影响水平管道在正常操作状态下的轴向和径向位移,并通过第一拉杆和第二拉杆固定横梁和支架生根部分,防止管道脱离管道防震支架。本技术提供的管道防震支架,通过增设第一防震垫位于下管托与支架生根部分之间;第二防震垫位于上管托与横梁之间,加强管道防震支架对管道的防震效果。本技术提供的管道防震支架,通过增设位于支架生根部分的上方的第一吊耳和第二吊耳便于第一拉杆和第二拉杆与支架生根部分连接。本技术提供的管道防震支架,通过增设与下管托连接的下管夹和与上管托连接的上管夹,便于管道与上管托和下管托连接。本技术提供的管道防震支架,通过第一拉杆和第二拉杆分别与横梁和支架生根部分螺纹连接,便于拆卸和安装。本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通过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更详细的描述,本技术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明显,其中,在本技术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相同的参考标号通常代表相同部件。图1示出了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管道防震支架的示意图。附图标记:1、支架生根部分;201、下管托;202、上管托;3、横梁;401、第一拉杆;402、第二拉杆;501、第一防震垫;502、第二防震垫;601、第一吊耳;602、第二吊耳;X、管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更详细地描述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虽然以下描述了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然而应该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技术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本技术提供一种管道防震支架。请参见图1,图1示出了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管道防震支架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管道防震支架包括支架生根部分1、管托、横梁3和拉杆;所述管托包括用于固定管道X的下管托201和上管托202;所述下管托201位于所述支架生根部分1的上方,并且所述下管托201可相对于所述支架生根部分1移动;所述上管托202位于所述横梁3的下方,并且所述上管托202可相对于所述横梁3移动;所述拉杆包括第一拉杆401和第二拉杆402;所述第一拉杆401和所述第二拉杆402分别位于所述管托的两侧;所述第一拉杆401和所述第二拉杆402的上端均与所述横梁3连接;所述第一拉杆401和所述第二拉杆402的下端均与所述支架生根部分1连接。本技术提供的管道防震支架,通过下管托201和上管托202固定管道X,下管托201可相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管道防震支架,该管道防震支架包括支架生根部分(1)和管托,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防震支架还包括横梁(3)和拉杆;/n所述管托包括用于固定管道(X)的下管托(201)和上管托(202);所述下管托(201)位于所述支架生根部分(1)的上方,并且所述下管托(201)可相对于所述支架生根部分(1)移动;所述上管托(202)位于所述横梁(3)的下方,并且所述上管托(202)可相对于所述横梁(3)移动;/n所述拉杆包括第一拉杆(401)和第二拉杆(402);所述第一拉杆(401)和所述第二拉杆(402)分别位于所述管托的两侧;所述第一拉杆(401)和所述第二拉杆(402)的上端均与所述横梁(3)连接;所述第一拉杆(401)和所述第二拉杆(402)的下端均与所述支架生根部分(1)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道防震支架,该管道防震支架包括支架生根部分(1)和管托,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防震支架还包括横梁(3)和拉杆;
所述管托包括用于固定管道(X)的下管托(201)和上管托(202);所述下管托(201)位于所述支架生根部分(1)的上方,并且所述下管托(201)可相对于所述支架生根部分(1)移动;所述上管托(202)位于所述横梁(3)的下方,并且所述上管托(202)可相对于所述横梁(3)移动;
所述拉杆包括第一拉杆(401)和第二拉杆(402);所述第一拉杆(401)和所述第二拉杆(402)分别位于所述管托的两侧;所述第一拉杆(401)和所述第二拉杆(402)的上端均与所述横梁(3)连接;所述第一拉杆(401)和所述第二拉杆(402)的下端均与所述支架生根部分(1)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防震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防震支架还包括第一防震垫(501)和第二防震垫(502);所述第一防震垫(501)位于所述下管托(201)与所述支架生根部分(1)之间;所述第二防震垫(502)位于所述上管托(202)与所述横梁(3)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道防震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震垫(501)和所述第二防震垫(502)的材质独立地选自橡胶、无石棉纤维、聚四氟乙烯或石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管道防震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震垫(501)和所述第二防震垫(502)的厚度独立地为大于或等于1.5mm,小于或等于5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防震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拉杆(401)和所述第二拉杆(402)对向位于所述管托的两侧;
所述下管托(201)和所述上管托(202)相对于所述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军文丘平王新宇唐永进吴发建刘中阳万里平董良宋睿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