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阀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915180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3 10: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阀门,涉及灭火器零部件技术领域;包括阀体、进气管道、出气口、活塞、提把、下压把,阀体一侧设有检修口,检修口与进气管道连通,检修口内设有与其适配的第二活塞,检修口内设有弹簧,第二活塞朝向检修口外部的一侧固接有推杆,阀体的顶端设有导向槽,导向槽的底端设有凹槽,导向槽内设有压杆,压杆底端朝向活塞弯折形成连杆,连杆的下侧设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底端连接在凹槽的下侧,第二弹簧顶端连接在连杆上,活塞上沿设有锥台,进气管道顶端设有与锥台适配的顶紧坡,在第二弹簧的作用下,锥台顶紧在顶紧坡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备检修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阀门
本技术属于灭火器零部件
,特别涉及一种阀门。
技术介绍
阀门是灭火器中非常重要的零部件。灭火器在生产的时候,先在瓶体内填充灭火剂,然后拧上阀门,但是有时候瓶体内的压力不正常,往往会出现压力过高或者过低的情况,从而造成灭火器产品质量差。目前针对这种情况往往需要将阀门卸下来然后重新填充,十分麻烦,现有技术不具有检修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具有检修功能的缺点,提出一种阀门,具有检修功能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阀门,包括阀体、位于阀体上的进气管道、位于阀体上的出气口、位于进气管道内的活塞、固接在阀体上的提把、转动连接在阀体上的用于控制活塞的下压把,所述阀体一侧设有检修口,所述检修口与进气管道连通,所述检修口内设有与其适配的第二活塞,所述第二活塞呈圆台形,所述第二活塞面积小的端面朝向检修口内部,所述检修口内设有用于将第二活塞挤压向检修口外部的弹簧,所述第二活塞朝向检修口外部的一侧固接有推杆,所述阀体的顶端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的底端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位于进气管道顶端的一侧,所述导向槽内设有压杆,所述压杆底端朝向活塞弯折形成连杆,所述连杆的下侧设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底端连接在凹槽的下侧,所述第二弹簧顶端连接在连杆上,所述活塞上沿设有锥台,所述进气管道顶端设有与锥台适配的顶紧坡,在第二弹簧的作用下,锥台顶紧在顶紧坡上。当瓶体内压力过高的时候,挤压推杆,推杆和第二活塞朝向检修口内移动,弹簧缩短,此时,第二活塞与检修口的内侧壁之间形成空隙,瓶体内的压力从空隙中卸掉一部分,使得瓶体内压力回归正常。当瓶体内压力过低的时候,将填充头插入检修口内,填充头端部抵靠在推杆上,填充头为现有技术,这里不做展开,推杆和第二活塞朝向检修口内移动,弹簧缩短,此时,第二活塞与检修口的内侧壁之间形成空隙,填充剂从填充头出来通过检修口进入瓶内,压力升高,待压力回归正常之后,拔出填充头,在弹簧的作用下,第二活塞重新抵靠在检修口的内侧壁上,自动实现密封,整个过程不需要拧下阀门,检修很方便。作为优选,活塞上设有上下贯通的通孔,所述通孔中部设有球形腔,所述球形腔内设有与其适配的阻挡球,所述阻挡球上设有与通孔适配的第二通孔,所述连杆内穿设有转杆,所述转杆一端插入活塞并与阻挡球固接,所述转杆另一端固接有与其同轴的齿轮,所述凹槽内固接有与齿轮啮合的齿条,所述转杆与连杆转动连接,所述转杆与活塞转动连接。当下压把被下压的时候,球形腔转动,通孔与第二通孔连通,此时,灭火剂可以从活塞中部出去,进一步加快了灭火剂喷出的速度。作为优选,连杆包括第一分杆、与第一分杆同轴的第二分杆,所述第一分杆一端与齿轮固接,所述第一分杆另一端设有限位滑块,所述第二分杆一端设有与限位滑块适配的滑槽,所述限位滑块位于滑槽内,所述第二分杆另一端与阻挡球固接,所述通孔、第二通孔、滑槽的走向均为直线,当滑槽的走向与通孔的走向平行时,通孔与第二通孔错开。使用完了之后,松开下压把,在第二弹簧的作用下,压杆向上运动,齿轮和阻挡球转动,通孔与第二通孔错开,同时,活塞向上运动重新顶紧在顶紧坡上;此时,通孔的轴与第二通孔的轴垂直,滑槽的走向与通孔的轴平行,此时,在瓶内高压状态下,阻挡球被向上挤压在球形腔上,这时候,第一分杆与第二分杆之间可以容许发生微小的错动,从而保证阻挡球挤压牢固,保证良好的密封性。作为优选,凹槽的下侧固接有限位柱,所述第二弹簧底端套设在限位柱上,当连杆抵靠在限位柱顶端时,通孔与第二通孔同轴。限位柱可以保证下压把下压之后,第二通孔与通孔同轴,另外,限位柱保证第二弹簧的稳定。作为优选,压杆上套设有用于提升气密性的密封圈。提升气密性。作为优选,下压把与提把上穿设有用于锁死下压把的锁死杆。防止意外打开灭火器。作为优选,锁死杆与阀体之间连接有防丢绳。防止锁死杆丢失。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调整压力方便,具备检修功能;另外,传统的压杆位于导向槽中,从而令进气管道中只有活塞,大大加快了灭火剂喷出速度;下压把被下压的时候,灭火剂可以从通孔和第二通孔中穿过活塞,进一步加快了喷出速度。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的阀门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局部剖面图;图3为本技术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在下压把被下压时的示意图;图5为图4的A处放大图。图中:阀体1、进气管道2、出气口3、活塞4、提把5、下压把6、检修口7、第二活塞8、推杆9、弹簧10、锁死杆15、导向槽16、凹槽17、压杆18、连杆19、第二弹簧20、锥台21、顶紧坡22、通孔23、球形腔24、阻挡球25、第二通孔26、转杆27、齿轮28、齿条29、密封圈30、第一分杆31、第二分杆32、限位滑块33、滑槽34、限位柱35、滚轮36、涡状弹簧37、防丢绳38。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阐述:实施例:参见图1至图5,一种阀门,包括阀体1、位于阀体1上的进气管道2、位于阀体1上的出气口3、位于进气管道2内的活塞4、固接在阀体1上的提把5、转动连接在阀体1上的用于控制活塞4的下压把6,下压把6与提把5上穿设有用于锁死下压把6的锁死杆15;锁死杆15与阀体1之间连接有防丢绳38;所述阀体1一侧设有检修口7,所述检修口7与进气管道2连通,所述检修口7内设有与其适配的第二活塞8,所述第二活塞8呈圆台形,所述第二活塞8面积小的端面朝向检修口7内部,所述检修口7内设有用于将第二活塞8挤压向检修口7外部的弹簧10,所述第二活塞8朝向检修口7外部的一侧固接有推杆9,所述阀体1的顶端设有导向槽16,所述导向槽16的底端设有凹槽17,所述凹槽17位于进气管道2顶端的一侧,所述导向槽16内设有压杆18,压杆18上套设有用于提升气密性的密封圈30;所述压杆18底端朝向活塞4弯折形成连杆19,所述连杆19的下侧设有第二弹簧20,所述第二弹簧20底端连接在凹槽17的下侧,所述第二弹簧20顶端连接在连杆19上,所述活塞4上沿设有锥台21,所述进气管道2顶端设有与锥台21适配的顶紧坡22,在第二弹簧20的作用下,锥台21顶紧在顶紧坡22上,所述压杆18顶端转动连接有滚轮36;活塞4上设有上下贯通的通孔23,所述通孔23中部设有球形腔24,所述球形腔24内设有与其适配的阻挡球25,所述阻挡球25上设有与通孔23适配的第二通孔26,所述连杆19内穿设有转杆27,所述转杆27一端插入活塞4并与阻挡球25固接,所述转杆27另一端固接有与其同轴的齿轮28,所述凹槽17内固接有与齿轮28啮合的齿条29,所述转杆27与连杆19转动连接,所述转杆27与活塞4转动连接;凹槽17的下侧固接有限位柱35,所述第二弹簧20底端套设在限位柱35上,当连杆19抵靠在限位柱35顶端时,通孔23与第二通孔26同轴。连杆19包括第一分杆31、与第一分杆31同轴的第二分杆32,所述第一分杆31一端与齿轮28固接,所述第一分杆31另一端设有限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阀门,包括阀体、位于阀体上的进气管道、位于阀体上的出气口、位于进气管道内的活塞、固接在阀体上的提把、转动连接在阀体上的用于控制活塞的下压把,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一侧设有检修口,所述检修口与进气管道连通,所述检修口内设有与其适配的第二活塞,所述第二活塞呈圆台形,所述第二活塞面积小的端面朝向检修口内部,所述检修口内设有用于将第二活塞挤压向检修口外部的弹簧,所述第二活塞朝向检修口外部的一侧固接有推杆,所述阀体的顶端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的底端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位于进气管道顶端的一侧,所述导向槽内设有压杆,所述压杆底端朝向活塞弯折形成连杆,所述连杆的下侧设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底端连接在凹槽的下侧,所述第二弹簧顶端连接在连杆上,所述活塞上沿设有锥台,所述进气管道顶端设有与锥台适配的顶紧坡,在第二弹簧的作用下,锥台顶紧在顶紧坡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阀门,包括阀体、位于阀体上的进气管道、位于阀体上的出气口、位于进气管道内的活塞、固接在阀体上的提把、转动连接在阀体上的用于控制活塞的下压把,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一侧设有检修口,所述检修口与进气管道连通,所述检修口内设有与其适配的第二活塞,所述第二活塞呈圆台形,所述第二活塞面积小的端面朝向检修口内部,所述检修口内设有用于将第二活塞挤压向检修口外部的弹簧,所述第二活塞朝向检修口外部的一侧固接有推杆,所述阀体的顶端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的底端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位于进气管道顶端的一侧,所述导向槽内设有压杆,所述压杆底端朝向活塞弯折形成连杆,所述连杆的下侧设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底端连接在凹槽的下侧,所述第二弹簧顶端连接在连杆上,所述活塞上沿设有锥台,所述进气管道顶端设有与锥台适配的顶紧坡,在第二弹簧的作用下,锥台顶紧在顶紧坡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上设有上下贯通的通孔,所述通孔中部设有球形腔,所述球形腔内设有与其适配的阻挡球,所述阻挡球上设有与通孔适配的第二通孔,所述连杆内穿设有转杆,所述转杆一端插入活塞并与阻挡球固接,所述转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巅杨俊华明翔何云庆王锡均华锡荣黄清华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欧伦泰防火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