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缝合线张力测量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学教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缝合线张力测量装置。
技术介绍
缝合是将已经切开或外伤断裂的组织、器官进行对合或重建其通道,恢复其功能,是保证良好愈合的基本条件,也是重要的外科手术基本操作技术之一,不同部位的组织器官需采用不同的方式方法进行缝合;在缝合操作中用到的各种缝线在手术中为缝合各类组织和脏器,直到手术伤口愈合为止,伤口切面的贴紧程度对伤口的愈合以及组织功能的恢复的速度至关重要,伤口切面未贴紧的状态下,伤口较难再生自愈,如果伤口切面贴的过紧,容易引起伤口发生水肿,同样会影响愈合,伤口切面是否贴紧。是和缝合线对于伤口组织的拉力大小有直接关系,这个力的大小就是缝合线的张力,因此进行缝合操作除了选择合适的缝合器材以及进行规范的操作之外,对缝合线的张力控制也尤为重要;所以新手医生在进行日常的缝合操作训练时,需要将缝合线张力控制到和熟练医生相同的范围,为了实现这个目的,需要有检测缝合操作过程中缝合线张力的系统,将熟练医生和新手学员进行缝合操作过程中产生的缝合线张力分别测量出来并进行对照,但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缝合线张力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传感器模块(1)、缝合线支撑模块(2)、固定模块及显示模块(4),所述传感器模块(1)一端与缝合线支撑模块(2)相连接,另一端与显示模块(4)电连接,其中传感器模块(1)与缝合线模块均设于固定模块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缝合线张力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传感器模块(1)、缝合线支撑模块(2)、固定模块及显示模块(4),所述传感器模块(1)一端与缝合线支撑模块(2)相连接,另一端与显示模块(4)电连接,其中传感器模块(1)与缝合线模块均设于固定模块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缝合线张力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模块(1)包括模块本体、微型传感器(9)、导向柱(6)、限位杆(7)及夹紧块(8),微型传感器(9)设于模块本体内中心处,并沿微型传感器(9)周围分别布置安装有多个导向柱(6),其中限位杆(7)分别固定安装于模块本体两端,且限位杆(7)围绕模块本体呈中心线成中心对称分布,所述模块本体一端面上还开设有凹槽,凹槽内安装有夹紧块(8),夹紧块(8)与微型传感器(9)相互垂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缝合线张力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柱(6)为三个,其中位于中间的导向柱(6)与其中一个导向柱(6)之间所形成的夹角为90°,与另一个导向柱(6)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泓洋,王知非,乔树宾,杨卓璇,袁建松,赵斌,宫海波,毛茅,徐方远,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创导三维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