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移动拼装制冰管托架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91130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3 10: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移动拼装制冰管托架及其施工方法,包含一组可拆卸连接的制冰管托架模块单元;制冰管托架模块单元包含一组支撑子单元、设置在支撑子单元上的制冰管槽口、设置在支撑子单元下部的透水孔、设置在相邻支撑子单元间的小圆型透水孔、设置在支撑子单元周边的拼接插口、以及连接于支撑子单元底部的底座支架。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制冰管托架模块单元的设置,将需制冰的场地进行单元式划分,利于批量生产和便捷安装;通过支撑子单元的设置,提供了安装的空间,且便于水冻成冰时凝固成一个整体;通过底座支架的设置,既为支撑子单元提供了下部支撑,同时利于其上连接的长边拼接插口和短边拼接插口为制冰管托架模块单元间的拼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移动拼装制冰管托架及其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制冰施工
,特别涉及一种可移动拼装制冰管托架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冰上运动场馆多采用制冰排管预埋在混凝土楼层中的方式,需要配套多个工艺层(如混凝土找平层、加热管及混凝土浇注或填沙层、防水层,保温层,制冰管及混凝土保护层),组成完成整的制冰工艺需求。但在非冰上场馆如需制做临时冰场施工以上各种工艺层,会造成施工过程复杂,对施工现场改动大、工期长,且拆迁冰场后材料无法可持续利用,会产生大量建筑垃圾。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移动拼装制冰管托架及其施工方法,用以解决临时冰场中制冰的施工步骤便捷、易于操作和设计、对原现场的改动小、易于材料节省且可重复利用等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移动拼装制冰管托架,包含一组可拆卸连接的制冰管托架模块单元;所述制冰管托架模块单元包含一组支撑子单元、设置在支撑子单元上的制冰管槽口、设置在支撑子单元下部的透水孔、设置在相邻支撑子单元间的小圆型透水孔、设置在支撑子单元周边的拼接插口、以及连接于支撑子单元底部的底座支架;所述制冰管槽口中安装制冰排管。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子单元为六边形或四边形柱状体,制冰管托架模块单元内的支撑子单元间一体化制作或与相邻制冰管托架模块单元支撑子单元间可拆卸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子单元对边设置有制冰管槽口,支撑子单元各边长大于制冰管槽口长度;所述制冰管槽口长度适应制冰排管直径。进一步的,所述制冰管槽口呈排或呈列布置,相邻排或相邻列制冰管槽口间距离适应设计制冰排管间距离。进一步的,所述制冰管槽口为弧形槽口,弧形槽口的弧度适应安装制冰排管;弧形槽口顶部距支撑子单元顶部距离大于制冰排管直径长度。进一步的,所述透水孔为圆形或多边形孔,透水孔设置在支撑子单元正下方;透水孔开口面积适应制冰透水时设计截面面积。进一步的,所述小圆型透水孔间隔设计在三个六边形的支撑子单元间或四个四边形的支撑子单元间,小圆型透水孔在支撑子单元底部设置。进一步的,拼接插口包含长边拼接插口和短边拼接插口,长边拼接插口设置在制冰管托架模块单元两相对的长边处的底座支架上,短边拼接插口设置在制冰管托架模块单元两相对的短边处底座支架上;相对边设置的长边拼接插口为交错布置,相对边设置的短边拼接插口为交错布置。进一步的,所述底座支架为支撑板,支撑板形状适应冰管托架模块单元,两底座支架可拆卸连接;底座支架的底面间隔设置有固定块。进一步的,所述可移动拼装制冰管托架的施工方法,具体步骤如下:步骤一、根据所需冰面尺寸,结合制冰管托架模块单元尺寸,采用足够数量的制冰管托架模块单元组成冰面所需面积;其中支撑子单元上制冰管槽口呈排或呈列布置,根据相邻制冰排管间宽度对应设置支撑子单元尺寸;步骤二、铺设制冰管托架模块单元,后安装的制冰管托架模块单元将长边拼接插口或短边拼接插口与先安装的制冰管托架模块单元拼接;相邻的冰管托架模块单元连接处所相对的长边拼接插口或短边拼接插口均交错布置,安装时均插入预留的凹槽中,并保证连接处合拼接成支撑子单元;步骤三、将制冰排管沿支撑子单元上制冰管槽口的铺设,铺设后保证其线型度和紧固程度,检查所有铺设完成的制冰管托架模块单元无脱开;制冰管槽口的底面和/或侧面设置有凹凸面或粗糙面;步骤四、制冰浇水,水透过小圆型透水孔和透水孔,渗到底座支架下方,其中固定块与下方结构连接,增加侧向抗滑限位;当水冻成冰时与下部结构形成冰冻的整体;步骤五、冰场拆除时,待冰溶化后,先将制冰排管回收,制冰管托架模块单元可逐个拆除,进行再回收利用或拆卸后集中处理。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体现在:1)本专利技术通过制冰管托架模块单元的设置,将需制冰的场地进行单元式划分,利于批量生产和便捷安装,且制冰管托架模块单元利于移动和搬运,可极大的节省施工时间;2)本专利技术通过支撑子单元的设置,一方面为制冰排管提供了安装的空间其可固定,另一方面通过支撑子单元上的透水孔和小圆型透水孔,可在制冰时将水透入下方,便于水冻成冰时凝固成一个整体;3)本专利技术通过底座支架的设置,既为支撑子单元提供了下部支撑,同时利于其上连接的长边拼接插口和短边拼接插口为制冰管托架模块单元间的拼接提,此外,底座支架下部的固定块的设置,可进一步保证整体在水平向的稳定;本专利技术的整体制作和施工对原有场馆对现状改动极小,其具有独立的模块单元,可根据冰面需求自由拼装达到所需尺寸,可极大的减少单独功能冰上场馆的建设投入;且便于批量施工、准确度更高,易于更换和拆卸;且拆除后可重复利用,减少了建筑垃圾的产生。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专利技术而了解;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和其它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中所特别指出的方案来实现和获得。附图说明图1是制冰管托架模块单元俯视图;图2是制冰管托架模块单元侧视图;图3是支撑子单元俯视图。附图标记:1-透水孔、2-制冰管槽口、3-小圆型透水孔、4-长边拼接插口、5-短边拼接插口、6-支撑子单元、7-底座支架、8-固定块。具体实施方式以某临时冰场为例,需制冰进行场馆运营,应用一组制冰管托架模块单元和制冰排管进行设计规划内的制冰。如图1和图2所示,制冰管托架模块单元包含一组支撑子单元6、设置在支撑子单元6上的制冰管槽口2、设置在支撑子单元6下部的透水孔1、设置在相邻支撑子单元6间的小圆型透水孔3、设置在支撑子单元6周边的拼接插口、以及连接于支撑子单元6底部的底座支架7。制冰管托架模块单元为方形设置,其上的制冰管槽口2中安装制冰排管。制冰排管为圆形钢管,制冰排管间并联且最终与制冰设备连接。本实施例中,制冰管槽口2呈排布置,或根据制冰排管的位置呈列布置。相邻排或相邻列制冰管槽口2间距离适应设计制冰排管间距离。本实施例中,透水孔1为六边形孔,也可为圆形或多边形孔。透水孔1设置在支撑子单元6正下方,透水孔1开口面积适应制冰透水时设计截面面积。小圆型透水孔3间隔设计在三个六边形的支撑子单元6间,当支撑子单元6为四边形时小圆型透水设置在四个四边形的支撑子单元6间,小圆型透水孔3在支撑子单元6的底部设置。本实施例中,拼接插口包含长边拼接插口4和短边拼接插口5,长边拼接插口4和短边拼接插口5均为梯形插口。长边拼接插口4设置在制冰管托架模块单元两相对的长边处的底座支架7上,短边拼接插口5设置在制冰管托架模块单元两相对的短边处底座支架7上。相对边设置的长边拼接插口4为交错布置,相对边设置的短边拼接插口5为交错布置。本实施例中,底座支架7为支撑板,支撑板为方形板,其形状大小适应冰管托架模块单元形状大小,两底座支架7可拆卸连接;底座支架7的底面间隔设置有固定块8,固定块8为油毡。如图3所示,支撑子单元6为六边形,或为四边形柱状体。制冰管托架模块单元内的支撑子单元6间一体化制作或相邻制冰管托架模块单元内,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移动拼装制冰管托架,其特征在于,包含一组可拆卸连接的制冰管托架模块单元;所述制冰管托架模块单元包含一组支撑子单元(6)、设置在支撑子单元(6)上的制冰管槽口(2)、设置在支撑子单元(6)下部的透水孔(1)、设置在相邻支撑子单元(6)间的小圆型透水孔(3)、设置在支撑子单元(6)周边的拼接插口、以及连接于支撑子单元(6)底部的底座支架(7);所述制冰管槽口(2)中安装制冰排管。/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移动拼装制冰管托架,其特征在于,包含一组可拆卸连接的制冰管托架模块单元;所述制冰管托架模块单元包含一组支撑子单元(6)、设置在支撑子单元(6)上的制冰管槽口(2)、设置在支撑子单元(6)下部的透水孔(1)、设置在相邻支撑子单元(6)间的小圆型透水孔(3)、设置在支撑子单元(6)周边的拼接插口、以及连接于支撑子单元(6)底部的底座支架(7);所述制冰管槽口(2)中安装制冰排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移动拼装制冰管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子单元(6)为六边形或四边形柱状体,制冰管托架模块单元内的支撑子单元(6)间一体化制作或相邻制冰管托架模块单元内支撑子单元(6)间可拆卸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移动拼装制冰管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子单元(6)对边设置有制冰管槽口(2),支撑子单元(6)各边长大于制冰管槽口(2)长度;所述制冰管槽口(2)长度适应制冰排管直径。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移动拼装制冰管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冰管槽口(2)呈排或呈列布置,相邻排或相邻列制冰管槽口(2)间距离适应设计制冰排管间距离。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移动拼装制冰管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冰管槽口(2)为弧形槽口,弧形槽口的弧度适应安装制冰排管;弧形槽口顶部距支撑子单元(6)顶部距离大于制冰排管直径长度。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移动拼装制冰管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水孔(1)为圆形或多边形孔,透水孔(1)设置在支撑子单元(6)正下方;透水孔(1)开口面积适应制冰透水时设计截面面积。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可移动拼装制冰管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圆型透水孔(3)间隔设计在三个六边形的支撑子单元(6)间或四个四边形的支撑子单元(6)间,小圆型透水孔(3)在支撑子单元(6)垂向上底部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德远刘军李楠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一局集团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