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冷凝水收集器
本专利技术创造涉及壁挂炉领域,特别是一种冷凝水收集器。
技术介绍
壁挂炉在使用时会产生冷凝水,而对于冷凝水的收集会使用到冷凝水收集器,从而实现排出冷凝水的同时,防止燃烧废气进入用户家中。为此,公开号为CN204006701U的技术公开了一种冷凝水收集器,包括集水器壳体、集水器上盖、分水器及浮球;在集水器壳体的底部分别设向下凹陷的集水腔室及出水通道,出水通道的出水口可与外界连通;集水器上盖安装在集水器壳体上端开口处,在集水器上盖上设落水通道,通道位于集水腔室处,在通道的上端设与外界连通的入水口;分水器位于集水腔室内,落水通道的下端与分水器的上端配合从而使分水器定位,在分水器上端面上设有落水孔,在分水器上设有与落水孔相通的分水口,落水孔与落水通道相通,分水口与集水腔室相通;浮球位于落水通道内并可定向的上下移动,浮球可与落水孔配合从而将落水孔封闭。其可排出二次换热器中的冷凝水,又可隔断烟气,体积小,可安装在壁挂炉内。上述公开的专利虽能排出二次换热器中的冷凝水,又可隔断烟气,但是存在以下问题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冷凝水收集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收集器(1)、集水壳体(2)、分水器(3)和浮球(4),所述收集器(1)内设置有分隔部(11),在所述收集器(1)的内壁与分隔部(11)的外壁之间形成有下端开口的第一出水通道(12),在所述分隔部(11)内设置有上下两端均为开口结构的第一进水通道(13),所述收集器(1)的侧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出水通道(12)相连通的第二出水通道(14);所述集水壳体(2)内具有上端开口的集水腔(21);所述分水器(3)内具有能允许所述浮球(4)上下移动的密封腔(31),所述密封腔(31)的下端设置有出水口(32),装配时所述分水器(3)的上端与所述分隔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冷凝水收集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收集器(1)、集水壳体(2)、分水器(3)和浮球(4),所述收集器(1)内设置有分隔部(11),在所述收集器(1)的内壁与分隔部(11)的外壁之间形成有下端开口的第一出水通道(12),在所述分隔部(11)内设置有上下两端均为开口结构的第一进水通道(13),所述收集器(1)的侧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出水通道(12)相连通的第二出水通道(14);所述集水壳体(2)内具有上端开口的集水腔(21);所述分水器(3)内具有能允许所述浮球(4)上下移动的密封腔(31),所述密封腔(31)的下端设置有出水口(32),装配时所述分水器(3)的上端与所述分隔部(11)的下端连接使得所述密封腔(31)的上端与第一进水通道(13)的下端相连通,所述集水壳体(2)的上端与所述收集器(1)的下端连接并套装在所述分水器(3)的外侧使得所述集水腔(21)与第一出水通道(12)相连通,所述出水口(32)与集水腔(21)相通,在无水状态下所述浮球(4)与出水口(32)配合从而将所述出水口(32)封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凝水收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器(1)包括有本体部(15)和排水部(16),所述本体部(15)的上端设置有与第一进水通道(13)的上端相连通的冷凝水接口(17),所述分隔部(11)、第一进水通道(13)和第一出水通道(12)设置在所述本体部(15)内;所述第二出水通道(14)设置在所述排水部(16)内,所述排水部(16)上设置有分别与所述第二出水通道(14)相连通的雨水接口(18)和泄压接口(1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凝水收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腔(31)为上宽下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应刚,林毅华,黄汝强,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昊森热能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