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膨胀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91047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3 10:28
电子膨胀阀,包括:阀座、限位座、连接座、丝杆、阀芯组件,所述连接座与所述阀座固定连接,所述限位座与所述连接座固定连接,所述限位座设置有缺口部;所述阀芯组件包括螺母、限位件、阀芯,所述限位件与所述阀芯固定连接,所述螺母的一部分位于所述阀芯内部,所述阀芯组件包括限位部,所述限位部与所述缺口部相互配合并能够作相对运动;所述丝杆通过螺纹传动,带动所述阀芯组件作升降运动,所述螺母与所述限位件之间具有适当的距离,所述螺母与所述阀芯的内壁具有适当的距离,所述螺母能够相对所述限位件和所述阀芯在径向能够发生位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子膨胀阀
本专利技术涉及制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调节冷媒流量的电子膨胀阀。
技术介绍
在制冷制热
,电子膨胀阀是制冷制热设备的冷媒流量控制部件,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为阀体部分用于流量调节,另一部分为用于驱动的线圈部分。其工作过程一般为:随着作为定子的线圈装置的通电或断电,驱动作为转子的磁转子部件旋转,与磁转子固定连接并跟随磁转子旋转的丝杆带动阀芯运动,电子膨胀阀中设置有螺母部件,螺母部件设置有内螺纹结构,与之相应地,丝杆上设置有外螺纹结构,通过螺纹副的配合,使丝杆在作旋转运动的同时还带动阀芯作升降运动,以调节阀芯与阀口之间的开度的方式来调节流过阀口的冷媒的流量,从而实现系统功能并达到精确控制的目的。在电子膨胀阀中,阀芯与丝杆的同心度一直是一个重要的设计参数,如何通过电子膨胀阀内部结构的改进,使阀芯与丝杆之间具有更好的同心度,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想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膨胀阀,以进一步提高阀针与阀口之间的同心度。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膨胀阀,包括:阀座、限位座、连接座、丝杆、阀芯组件,所述连接座与所述阀座固定连接,所述限位座与所述连接座固定连接,所述限位座设置有缺口部;所述阀芯组件包括螺母、限位件、阀芯,所述限位件与所述阀芯固定连接,所述螺母的一部分位于所述阀芯内部,所述阀芯组件包括限位部,所述限位部与所述缺口部相互配合并能够作相对运动;所述丝杆通过螺纹传动,带动所述阀芯组件作升降运动,所述螺母与所述限位件之间具有适当的距离,所述螺母与所述阀芯的内壁具有适当的距离,所述螺母能够相对所述限位件和所述阀芯在径向能够发生位移。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电子膨胀阀,螺母能够相对阀芯产生径向的位移,因此可以实现螺母轴心线的自动调整,从而弥补丝杆和阀芯这两部分的轴心偏差,提高了丝杆与阀芯的同心度。【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图1中限位座的外观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阀芯组件结构示意图;图4示出了图1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5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6示出了图5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7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螺母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电子膨胀阀包括阀座110以及固定在阀座110上的连接座106,外壳103与连接座106固定连接。连接座106可以采用切削加工制成。外壳103、连接座106、阀座110固定连接成为一个整体。阀座110设置有阀口部1101,阀口部1101形成有供冷媒通过的阀口1101a。在图1所示的视图中,在阀座110的左侧壁上设置有开口部,并固定连接有第一接管部111a,在阀座110的底部的阀口部1101的下方固定连接有第二接管部111b,这样,当电子膨胀阀的阀口1101a处于打开状态时,冷媒就能够从第一接管部111a的通道流入电子膨胀阀,经过阀口1101a后从第二接管部111b的通道流出;当然冷媒也能够从第二接管部111b的通道流入电子膨胀阀,经过阀口1101a后从第一接管部111a的通道流出。在外壳103与连接座106以及阀座109围成的空间内,设置有响应电磁线圈(图中未示出)的作用力而旋转的转子101,以及作为动力传递的丝杆102。丝杆102与转子101固定连接。其中,转子101在电磁线圈的驱动作用下旋转,并带动线杆102转动。在空间的内部,还设置有限位座104,丝杆102可以与限位座104相对旋转。在本实施例中,丝杆102与限位座104之间通过轴承104a实现连接,轴承104a的内圈与丝杆102固定连接,轴承104a的外圈与限位座104固定连接,这样,通过轴承104a的设置,限位座104能够对丝杆102提供支撑作用。并且,由于限位座104以及轴承104a的承载,丝杆102在轴向的位移被限制。请参照图2,图2为图1中限位座104的外观结构图。如图2所示,限位座104大体呈变径的空心圆筒状,包括位于图示上端的小径部1041和位于图示下端的大径部1042,大径部1041和小径部1042通过过渡部1043连接在一起,具体而言,限位座104可以采用一体材料制成。其中,在小径部1041的内壁设置有台阶部10411,用于与轴承104a的配合定位。在大径部1042的周壁位置开设有对称设置的缺口部10421,缺口部10421整体贯穿大径部1042的周壁以及部分过渡部。这样,就在限位座104上形成了对称的两个缺口10421a,可用于下文所述的限位件107沿着缺口10421a作轴向(图示的上下方向)的位移。限位座104与连接座106固定连接,丝杆102的一部分伸入限位座104的内部并与螺母105螺纹配合,螺母105具有内螺纹,丝杆102的下端部具有外螺纹,两者构成一对螺纹副。由于丝杆102在轴向的位移被限制,螺母105在周向的转动被限制(下文详述),因此,在丝杆102旋转时,螺母105在螺纹副的作用下能作上下移动,从而带动阀芯109接近或远离阀口1101a,而实现阀口1101a的开度变化,以调节流量。阀芯组件包括螺母105、限位件107、阀芯109,如图3所示,限位件107与阀芯109固定连接,并使螺母105限位,即螺母105无法相对阀芯109完全脱离,此处所述的脱离,是指两个部件不存在相对位置的限制,而不仅仅指两个部件没有物理上的接触。阀芯109大至呈空心的圆筒状,如图4所示,阀芯109的底部设置有阀芯配合部1092,当电子膨胀阀装配完毕应用于制冷系统中时,阀芯配合部1092向下移动能够与阀口部1101接触,以关闭阀口1101a。在阀芯109的顶部设置有对称设置的一对槽部1091a/1091b,用于与限位件107固定连接。与之相应的,限位件107大体呈板状,并对称设置有第一端部1071和第二端部1072,其中,第一端部1071与槽部1091a卡合,第二端部1072与槽部1091b卡合,并固定连接。上述的第一端部1071和第二端部1072就构成了阀芯组件的限位部。限位件107的中间部位设置有限止部1073,限止部1073的形状与螺母105的上部形状相适应,在图3中,限止部1073呈方形的孔状,与之相适应的,螺母105的上部1051的截面也呈方形,这样,阀芯组件装配完毕后,限止部1073与螺母上部1051形成配合,使得螺母105与限位件107以及阀芯109之间的相对旋转被限制。当然限止部1073并不局限于方形,也可以是各种非圆形的异形或者组合,只需满足两者不发生相对旋转即可。限止部1073的宽度设为D2,螺母上部1051的宽度设为D1,在本实施例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电子膨胀阀,其特征在于,包括阀座、限位座、连接座、丝杆、阀芯组件,所述连接座与所述阀座固定连接,所述限位座与所述连接座固定连接,所述限位座设置有缺口部;/n所述阀芯组件包括螺母、限位件、阀芯,所述限位件与所述阀芯固定连接,所述螺母的一部分位于所述阀芯内部,所述阀芯组件包括限位部,所述限位部与所述缺口部相互配合并能够作相对运动;/n所述丝杆通过螺纹传动,带动所述阀芯组件作升降运动,所述螺母与所述限位件之间具有适当的距离,所述螺母与所述阀芯的内壁具有适当的距离,所述螺母能够相对所述限位件和所述阀芯在径向能够发生位移。/n

【技术特征摘要】
1.电子膨胀阀,其特征在于,包括阀座、限位座、连接座、丝杆、阀芯组件,所述连接座与所述阀座固定连接,所述限位座与所述连接座固定连接,所述限位座设置有缺口部;
所述阀芯组件包括螺母、限位件、阀芯,所述限位件与所述阀芯固定连接,所述螺母的一部分位于所述阀芯内部,所述阀芯组件包括限位部,所述限位部与所述缺口部相互配合并能够作相对运动;
所述丝杆通过螺纹传动,带动所述阀芯组件作升降运动,所述螺母与所述限位件之间具有适当的距离,所述螺母与所述阀芯的内壁具有适当的距离,所述螺母能够相对所述限位件和所述阀芯在径向能够发生位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膨胀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设置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二端部形成所述限位部;所述限位件包括限止部,所述螺母包括上部和下部,所述限止部与所述螺母的上部的形状相适应并限制相对旋转,所述限止部的宽度D2与所述螺母上部的宽度D1满足条件:D1<D2。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膨胀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设置有容纳部,所述容纳部包括内壁部和底壁部,所述螺母下部的底部与所述底壁部贴合,所述螺母下部的外径D3与所述阀芯的内壁部的内径D4满足条件:D3<D4。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电子膨胀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母上部的当量直径小于所述螺母下部的当量直径,所述阀芯的顶部设置有一对槽部,所述第一端部、第二端部与所述槽部卡合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二端部延伸出所述阀芯的外周壁,并伸入所述限位座的缺口部所形成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三花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