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电机组动力回路精细化安全保护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909982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3 10: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风电机组动力回路精细化安全保护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分别获取机舱电缆、塔筒内扭转电缆和塔筒内固定敷设段所处环境温度和电缆标称载流量对应环境温度;S2、分别获取机舱电缆、塔筒内扭转电缆和塔筒内固定敷设段的视在功率;S3、将机舱电缆、塔筒内扭转电缆和塔筒内固定敷设段的视在功率进行比较获得最小视在功率;S4、将最小视在功率与当前单机功率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判断是否进行限功率发电。通过实时计算每段电缆的可传输容量,利用所得最小容量,控制整个动力回路的功率输出,实现动力回路的精细化安全保护,保障了由不同分段组成的动力回路的长期运行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风电机组动力回路精细化安全保护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风力发电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风电机组动力回路精细化安全保护方法。
技术介绍
风电机组动力回路按照敷设方式与所处环境的不同可分为三段,分别为机舱电缆、塔筒内扭转电缆、塔筒内固定敷设段。机舱电缆安装在主机架与底部机舱罩中间的电缆桥架上,空间狭小,电缆间距通常小于塔筒内固定敷设段的间距,而且电缆周围环境温度通常高于塔筒内温度;塔筒内扭转电缆在初始安装状态下电缆间距通常大于塔筒内固定敷设段电缆间距,但随着偏航方位角的增大,电缆间距将变小,甚至紧靠在一起。这些因素将导致不同段电缆的载流量产生差异。机组设计时通常参照统一工况确定动力回路传输方案,这将导致部分传输段在特定工况下载流量不足,长期运行时将损伤护套与绝缘材料,例如机舱电缆与电缆桥架、塔筒内固定敷设段与固定夹因高温出现压痕,塔筒内扭转电缆的护套与绝缘材料因高温与扭转出现龟裂现象。同时,平台化风电机组进行功率提升后,在高温、低电压、高功率、大偏航方位角等多种极端工况叠加时可能导致动力回路过载运行,若更换动力回路传输方案,将带来采购与管理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风电机组动力回路精细化安全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回路包括机舱电缆、塔筒内扭转电缆和塔筒内固定敷设段;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nS1、分别获取机舱电缆、塔筒内扭转电缆和塔筒内固定敷设段所处环境温度和电缆标称载流量对应环境温度;/nS2、根据所处环境温度和标称载流量对应环境温度分别获取机舱电缆、塔筒内扭转电缆和塔筒内固定敷设段的视在功率;/nS3、将机舱电缆、塔筒内扭转电缆和塔筒内固定敷设段的视在功率进行比较获得最小视在功率;/nS4、将最小视在功率与当前单机功率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判断是否进行限功率发电。/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电机组动力回路精细化安全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回路包括机舱电缆、塔筒内扭转电缆和塔筒内固定敷设段;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分别获取机舱电缆、塔筒内扭转电缆和塔筒内固定敷设段所处环境温度和电缆标称载流量对应环境温度;
S2、根据所处环境温度和标称载流量对应环境温度分别获取机舱电缆、塔筒内扭转电缆和塔筒内固定敷设段的视在功率;
S3、将机舱电缆、塔筒内扭转电缆和塔筒内固定敷设段的视在功率进行比较获得最小视在功率;
S4、将最小视在功率与当前单机功率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判断是否进行限功率发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电机组动力回路精细化安全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还包括:
根据最大有功功率与无功功率、最低电网电压以及最大偏航方位角计算限功率运行最低温度;
判断机舱电缆、塔筒内扭转电缆和塔筒内固定敷设段所处环境温度中任一个是否大于所述限功率运行最低温度;
当机舱电缆、塔筒内扭转电缆和塔筒内固定敷设段所处环境温度均不大于所述限功率运行最低温度时不进行限功率发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电机组动力回路精细化安全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判断机舱电缆、塔筒内扭转电缆和塔筒内固定敷设段所处环境温度中任一个大于所述限功率运行最低温度后,还包括:确定当前机组是否触发低电压穿越;当触发低电压穿越时不进行限功率发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柯余东蔡梅园兰涌森杜炜王世均杨静冉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海装风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