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高军专利>正文

一种泥质富水破碎浅埋隧道低风险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909716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3 10: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泥质富水破碎浅埋隧道低风险施工方法,属于隧道施工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S1:地表处理;S2:洞侧处理,隧道两侧设置井点降水井,降水井侧壁上开设孔径为60mm排水孔,并在排水孔的上表面插入注浆小导管,下表面防排水处理,排水孔与隧道走向相互垂直,且排水孔与水平面之间夹角呈45度‑60度;S3:洞内处理;S4:增强隧道后期防排水。过排水孔可以在隧道施工过程中,以及隧道施工之后对隧道方向富水泥土中的水份进行引流,减小隧道壁受到的来自隧道上方和侧方的水压,提高隧道施工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泥质富水破碎浅埋隧道低风险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隧道施工
,特别涉一种泥质富水破碎浅埋隧道低风险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泥质富水破碎浅埋隧道施工通常采用全断面帷幕注浆堵水加固和直接排水的方法,从隧道侧壁开挖泄水支洞分水降压后注浆堵水法等施工技术,但是传统帷幕注浆将超高压地层裂隙进行封堵,将压力集中到围岩加固圈外,隧道结构将承受6.3Mpa以上压力,结构稳定性无法保障,隧道内排水能力有限,长时间进行水量放水,极其容易将造成隧道淹井,造成极大的危险。专利号为CN201310230039.8提供了一种长大反坡隧道超高水压富水破碎带施工方法,涉及一种隧道施工方法,采取超前注浆减少隧道涌水量,缓解隧道反坡排水压力,避免隧道淹井事故发生;然后钻孔适当排水,降低围岩背后水压,保证隧道结构及施工安全,减少了施工作业工程量和作业难度,较好的控制注浆质量,减少了排水设施的额外投入,使经济效益更加明显,同时减少了隧道修建造成的地下水大量流失和施工中涌水排放对环境的破坏,保护了生态环境。针对石炭系强-中风化砂岩、泥岩,岩体结构薄弱,发生轻微变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泥质富水破碎浅埋隧道低风险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S1:地表处理,对施工中出现的塌坑、裂缝,人工进行修整、回填、压实并建造粘土层和地表防排水层;/nS2:洞侧处理,隧道(1)两侧设置井点降水井(2),降水井(2)侧壁上开设孔径为60mm排水孔(3),并在排水孔(3)的上表面插入注浆小导管,下表面防排水处理,排水孔(3)与隧道(1)走向相互垂直,且排水孔(3)与水平面之间夹角呈45度-60度;/nS3:洞内处理;采用短三台阶七步预留核心土法形成封闭的环状受力结构,施做洞内超前管棚并增设超前小导管和锁脚锚管;/nS4:增强隧道(1)后期防排水,增加隧道(1)环向排水管数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泥质富水破碎浅埋隧道低风险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地表处理,对施工中出现的塌坑、裂缝,人工进行修整、回填、压实并建造粘土层和地表防排水层;
S2:洞侧处理,隧道(1)两侧设置井点降水井(2),降水井(2)侧壁上开设孔径为60mm排水孔(3),并在排水孔(3)的上表面插入注浆小导管,下表面防排水处理,排水孔(3)与隧道(1)走向相互垂直,且排水孔(3)与水平面之间夹角呈45度-60度;
S3:洞内处理;采用短三台阶七步预留核心土法形成封闭的环状受力结构,施做洞内超前管棚并增设超前小导管和锁脚锚管;
S4:增强隧道(1)后期防排水,增加隧道(1)环向排水管数量,加大排除盲管尺寸,设置双层防水板,增设止水带,减少地下水对后期二衬的破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泥质富水破碎浅埋隧道低风险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S1包括如下步骤:
S101:人工将塌坑、裂缝修整为规则的基坑、沟槽;
S102:采用掺灰量为8%的灰土将基坑和沟槽回填并压实,压实度不小于90%;
S103:S102中回填至距原地面50cm时铺设一层防水板;
S104:填筑50cm的黏土层并进行封闭;
S105:黏土层上建造50cm厚地表防排水层。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泥质富水破碎浅埋隧道低风险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S2中降水井(2)设置在隧道(1)洞身外3.3m处,且隧道(1)洞身两侧各3个降水井(2),相邻降水井(2)之间的纵向间距为15m,降水井(2)的孔径600mm,深度为仰拱底以下20m,井壁管采用准300×4mm钢管,滤石为3-5cm碎石,抽水管采用120mm钢管。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泥质富水破碎浅埋隧道低风险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S2中注浆小导管采用准48mm注浆钢花管,管口段1m不开孔,其余部分按15cm间距交错设置注浆孔,孔径12mm,注浆小导管管纵向按1.2m每排,横向按洞顶向两侧间隔1.2m每排,洞身部分注浆小导管管打设深度至开挖轮廓线,洞身外侧部分注浆管打设深度至仰拱底标高,且注浆为水泥浆加5%水玻璃浆液,水灰比1∶1,注浆终压为1.0MPa。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泥质富水破碎浅埋隧道低风险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S2中排水孔(3)与水平面之间夹角呈45度,排水孔(3)下表面采用45cm厚度的M10浆砌片石和50cm厚度的M15水泥砂浆封层,进行防排水处理。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泥质富水破碎浅埋隧道低风险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S2中排水孔(3)与水平面之间夹角呈60度,排水孔(3)下表面采用45cm厚度的M10浆砌片石和50cm厚度的M15水泥砂浆封层,进行防排水处理。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泥质富水破碎浅埋隧道低风险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S3包括如下步骤:
S301:采用短三台阶七步预留核心土法,尽早形成封闭的环状受力结构,缩短二衬、仰拱距掌子面的距离;
S302:施做洞内超前管棚,采用4榀间距50cm,I22b钢拱架搭设2m套拱,套拱拱部120°范围内埋设准105mm的导向管,大管棚采用长25m,准98mm的自进式管棚注浆,注浆完成后,采用M30水泥沙浆填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军林晓谭发刚熊晓晖黄正凯杨立云贾超吴德兴项小珍李行利张旭东游国平杨超张晓晓徐腾辉
申请(专利权)人:高军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