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明挖法与矿山法大角度斜交过渡的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909662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3 10: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适用于明挖法与矿山法大角度斜交过渡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明挖法路段与矿山法路段之间具有与隧道线路大角度斜交的原始边坡过渡时,在与隧道线路大角度斜交的原始边坡上填筑出与隧道线路正交的坡体,填筑的正交坡体高度满足矿山法施工需求;在填筑的正交坡体上施做坡面防护结构;在填筑的正交坡体上进行矿山法隧道施工。本发明专利技术为避免大面积明挖削坡,先依坡填筑出与隧道线路正交的坡体,坡体高度满足矿山法施工需求,然后在正交坡体上进行矿山法施工,大大降低了施工风险,且使得矿山法隧道施工方便;同时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降低了明挖法开挖规模,节省了工程造价以及避免了大面积切削坡体,有利于环境保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明挖法与矿山法大角度斜交过渡的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隧道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明挖法与矿山法大角度斜交过渡的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城市轨道交通隧道工程常用的施工方法有盾构法、矿山法和明挖法,受到城市地形地貌和线路走向的限制,在路堤或边坡处不可避免地会遇到由明挖法向矿山法过渡的情况,而且往往过渡段并非与边坡垂直,而是存在大角度斜交,导致明挖法向矿山法过渡时洞口段偏压严重,结构受力不均,施工风险大,为规避此风险,则需要采用长距离明挖法,直至上部覆土满足矿山法隧道施工要求再进行矿山法施工,此种施工方法需大面积削坡以满足明挖施工需要,工程规模大大增加,且削坡将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提供一种适用于明挖法与矿山法大角度斜交过渡的施工方法,本专利技术为避免大面积明挖削坡,先依坡填筑出与隧道线路正交的坡体,坡体高度满足矿山法施工需求,然后在正交坡体上进行矿山法施工,大大降低了施工风险。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明挖法与矿山法大角度斜交过渡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明挖法路段与矿山法路段之间具有与隧道线路大角度斜交的原始边坡过渡时,在与隧道线路大角度斜交的原始边坡上填筑出与隧道线路正交的坡体,填筑的正交坡体高度满足矿山法施工需求;在填筑的正交坡体上施做坡面防护结构;从填筑的正交坡体开始进行矿山法隧道施工。进一步地,施做坡面防护结构,包括在正交坡体上设置土钉,并铺设面层钢筋网以及喷射混凝土至覆盖面层钢筋网。进一步地,在填筑的正交坡体的边坡顶部和坡脚处分别设置截水沟。截水沟:作用是拦截边坡上方流向边坡的地表水,保护边坡和坡脚不受水流冲刷,在边坡顶部和四周设置。进一步地,在与隧道线路大角度斜交的原始边坡上采用分层回填土体的方法填筑出与隧道线路正交的坡体,分层回填包括按照规范一层层回填和压实。进一步地,进行矿山法隧道施工前在明挖法段与矿山法段之间施工模筑衬砌段,用于衔接明挖法段与矿山法段,模筑衬砌段采用明挖法施工,衬砌结构采用马蹄形衬砌。进一步地,矿山法路段上部覆土满足矿山法隧道施工要求,矿山法路段采用矿山法进行隧道施工。进一步地,明挖法路段上部覆土满足明挖法隧道施工要求,明挖法路段采用明挖法进行隧道施工。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在明挖与暗挖过渡时的大角度斜交坡体上填筑出与隧道线路正交的坡体,填筑的正交坡体高度满足矿山法施工需求;在填筑的正交坡体上施做坡面防护结构;在填筑的正交坡体上进行矿山法隧道施工。本专利技术填筑的正交坡体线路与边坡正交,大大降低了施工风险,且使得矿山法隧道施工方便;同时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方法降低了明挖法开挖规模,节省了工程造价以及避免了大面积切削坡体,有利于环境保护。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适用于明挖法与矿山法大角度斜交过渡的施工方法的平面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适用于明挖法与矿山法大角度斜交过渡的施工方法的纵剖面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适用于明挖法与矿山法大角度斜交过渡的施工方法的横剖面图。附图中,1为填筑的正交坡体,11为截水沟,12为土钉,2为原始边坡,3为隧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至图3,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明挖法与矿山法大角度斜交过渡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施做过渡段明挖结构即模筑衬砌段,目的是为了明挖法段与矿山法段更好地衔接,位置在明挖法段与矿山法段之间,过渡段明挖结构的开挖方法采用明挖法,衬砌结构采用矿山法的马蹄形结构。过渡段指全明挖与全暗挖之间的过渡。在明挖法路段与矿山法路段之间具有与隧道线路大角度斜交的原始边坡2过渡时,在与隧道线路大角度斜交的原始边坡上填筑出与隧道3线路正交的坡体,填筑的正交坡体高度满足矿山法施工需求,形成最终的矿山法路段。坡体与线路正交指的是坡脚线与线路走向垂直。在填筑的正交坡体1上施做坡面防护结构;沿填筑的正交坡体进行正常矿山法隧道施工。填筑的正交坡体为永临结合设置,永临结合指填筑的坡体在施工期间作为临时施工需要设置,施工完成即可作为永久的护坡来使用。进一步地,施做坡面防护结构,包括在正交坡体上打设土钉12或锚杆,并铺设面层钢筋网以及喷射混凝土至覆盖面层钢筋网,目的是提高正交坡体的整体刚度,弥补土体抗拉、抗剪强度低的弱点,防止坡体发生整体稳定性破坏。进一步地,在填筑的正交坡体的边坡顶部和坡脚处分别设置截水沟11。截水沟:作用是拦截边坡上方流向边坡的地表水,保护边坡和坡脚不受水流冲刷,在边坡顶部和四周设置。进一步地,在与隧道线路大角度斜交的原始边坡上采用分层回填土体的方法填筑出与隧道线路正交的坡体,分层回填包括按照规范一层层回填和压实。回填土体时根据实际边坡情况,以隧道中心线为基准两侧尽量对称回填土体。进一步地,矿山法路段上部覆土满足矿山法隧道施工要求,矿山法路段采用矿山法进行隧道施工。进一步地,明挖法路段上部覆土满足明挖法隧道施工要求,明挖法路段采用明挖法进行隧道施工。本专利技术先依坡填筑出与隧道线路正交的坡体,坡体高度满足矿山法施工需求,坡体为永临结合设置,在填筑的正交坡体上进行矿山法隧道施工,大大降低了施工风险,且使得矿山法隧道施工方便;同时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方法降低了明挖法开挖规模,节省了工程造价以及避免了大面积切削坡体,有利于环境保护。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明挖法与矿山法大角度斜交过渡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在明挖法路段与矿山法路段之间具有与隧道线路大角度斜交的原始边坡过渡时,在与隧道线路大角度斜交的原始边坡上填筑出与隧道线路正交的坡体,填筑的正交坡体高度满足矿山法施工需求;/n在填筑的正交坡体上施做坡面防护结构;/n从填筑的正交坡体开始进行矿山法隧道施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明挖法与矿山法大角度斜交过渡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在明挖法路段与矿山法路段之间具有与隧道线路大角度斜交的原始边坡过渡时,在与隧道线路大角度斜交的原始边坡上填筑出与隧道线路正交的坡体,填筑的正交坡体高度满足矿山法施工需求;
在填筑的正交坡体上施做坡面防护结构;
从填筑的正交坡体开始进行矿山法隧道施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明挖法与矿山法大角度斜交过渡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施做坡面防护结构,包括在正交坡体上设置土钉,并铺设面层钢筋网以及喷射混凝土至覆盖面层钢筋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明挖法与矿山法大角度斜交过渡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填筑的正交坡体的边坡顶部和坡脚处分别设置截水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明挖法与矿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金龙张礼仁豆海涛宋建禹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