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杜春专利>正文

一种装配式桥梁结构的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908277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3 10: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装配式桥梁结构的施工方法,其中结构包括:桩基;承台,其包括上承台和下承台;下承台设置于所述桩基的上方;上承台的上表面设置有连接柱;墩柱,其由多根支墩柱纵向排列组成;位于最底部的支墩柱设置于连接柱上;桥面,其架设在位于最顶端的支墩柱上;以及预警系统,其包括激光发射器、激光接收器和警报器;激光发射器设置在桩基上表面中心开设的第一盲孔内,激光接收器设置在桥面底部开设的第二盲孔内,以使激光接收器接收激光发射器发射的激光;警报器在激光接收器接收不到激光发射器发射的激光时执行警报动作。其对桥梁各个连接处的结构进行了改进,使得装配式桥梁结构坚固,避免了连接处错位、断裂发生危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桥梁结构的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桥梁施工
,特别涉及一种装配式桥梁结构的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装配式桥梁是将高大的墩台沿垂直方向、按一定模数、水平分成若干构件,在桥址周围的预制场地上进行浇筑,通过车船运输至现场,起吊拼装,然后将桥面拼接在墩台上,达到快速施工的目的。因而,全预制化的桥梁结构是加快施工速度,减少现场污染,实现低碳化建设的有效手段。在国家政策及技术发展的引导下,桥梁装配式结构也在各类工程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但是,传统的装配式墩柱投入使用后,常出现一些病害,主要表现为:破坏程度轻的,墩柱根部附近混凝土发生轻微开裂,竖向抗压承载力不足;破坏程度重的,在横向荷载的作用下,墩柱与承台连接处易发生相对错动甚至断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本专利技术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装配式桥梁结构,对桥梁各个连接处的结构进行了改进,使得装配式桥梁结构坚固,避免了连接处错位、断裂发生危险。为了实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装配式桥梁结构,包括:桩基,其上表面的边缘设置有围挡,在所述围挡内的桩基的上表面上平行布置有多根第一凸楞,相邻两根第一凸楞的第一端分别连接于所述围挡的相对的两边,第二端与所述围挡间具有间隔;承台,其包括上承台和下承台;所述下承台设置于所述桩基的上方;所述下承台的下表面设置与所述围挡配合的凹槽;所述凹槽内平行布置有多根第二凸楞,且使所述下承台在扣合在所述桩基上时,所述凹槽将所述围挡包裹,所述第二凸楞分别位于相邻两根第一凸楞间;所述下承台的上表面上逐行均匀布置有若干第一矩形凸起,以使所述下承台的上表面的纵截面为矩形脉冲状;所述上承台扣合在所述下承台的上方,且所述上承台的下表面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矩形凸起配合的第二矩形凸起;所述上承台的上表面设置有连接柱;墩柱,其由多根支墩柱纵向排列组成;位于最底部的支墩柱设置于所述连接柱上;除最顶端的支墩柱外的各个所述支墩柱的顶端的端面边缘设置为向上隆起的翻边结构,所述翻边结构的任一边上开设有灌浆孔;除最顶端的支墩柱外的各个所述支墩柱的顶端的端面上开设有加固孔;除最底端的支墩柱外的各个所述支墩柱的底端的端面上设置有凸出于所述支墩柱的底端的端面的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位置与所述加固孔相配合,且所述支撑柱的高度大于所述翻边结构的垂直高度;桥面,其架设在位于最顶端的所述支墩柱上;以及预警系统,其包括激光发射器、激光接收器和警报器;所述桩基的上表面中心开设有第一盲孔,沿所述第一盲孔的纵向延伸方向,在所述承台和墩柱的相应位置开设有通光孔;所述桥面的下表面上开设有与所述墩柱上的通光孔相贯通的第二盲孔;由通光孔的顶端向下穿设保护管,并使所述保护管的底端与所述第一盲孔的底端相抵顶,顶端与所述通光孔的顶端齐平;所述激光发射器设置在所述保护管的底端;所述激光接收器设置在所述第二盲孔内,以使所述激光接收器接收所述激光发射器发射的激光;所述警报器连接于所述激光接收器,并在所述激光接收器接收不到所述激光发射器发射的激光时,由所述激光接收器触发所述警报器执行警报动作。优选的是,所述的装配式桥梁结构中,相邻两行所述第一矩形凸起交错设置。优选的是,所述的装配式桥梁结构中,所述第一矩形凸起和第二矩形凸起的中部分别开设有支撑孔,位于同一直线上的各行第一矩形凸起和第二矩形凸起的支撑孔内穿设有支撑梁。优选的是,所述的装配式桥梁结构中,沿所述连接柱的纵向延伸方向,在所述连接柱内穿设有多根定位管;所述定位管的底端延伸至所述下承台内,顶端凸出于所述连接柱的顶面;所述定位管内设置有加固筋;与所述连接柱连接的支墩柱的下表面开设有与所述定位管配合的第三盲孔;所述第三盲孔的开口上设置有隔膜,所述第三盲孔内灌注有胶粘剂。优选的是,所述的装配式桥梁结构中,所述激光接收器设置为多个,多个所述激光接收器以一个位于中心,其他所述激光接收器均匀环绕于位于中心的激光接收器的周围的方式设置,且各个激光接收器与位于中心的激光接收器间的距离相等。优选的是,所述的装配式桥梁结构中,还包括:分支激光发射器,其分别设置在所述桩基与下承台的连接处、上承台与下承台连接的下表面、支墩柱与连接柱连接的下表面,以及相邻两个支墩柱连接的下表面上;分支激光接收器,其分别设置在所述分支激光发射器的上端,并分别接收位于所述分支激光接收器上方的相邻的分支激光发射器发射的激光;所述分支激光接收器分别连接至所述警报器。优选的是,所述的装配式桥梁结构中,还包括:控制器,其与所述激光发射器、激光接收器、分支激光发射器和分支激光接收器相连接;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激光发射器和激光接收器按照预设的周期开启,并在所述激光接收器接收不到激光发射器发射的激光时,控制所述分支激光发射器和分支激光接收器开启。优选的是,所述的装配式桥梁结构中,所述第一盲孔开设在所述第一凸楞上;所述承台和墩柱在开设通光孔的位置均设置有开孔柱,所述通光孔开设在所述开孔柱上。一种装配式桥梁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在施工现场浇筑桩基;步骤2、在桩基的围挡内填充水泥混凝土砂浆,将预制的下承台扣合在桩基的上方;步骤3、在下承台的第一矩形凸起上涂抹粘接剂后,将上承台扣合在下承台上;步骤4、将支墩柱连接在上承台的连接柱上;步骤5、将支墩柱逐个纵向连接在一起;步骤6、在桥面下方的第二盲孔内安装激光接收器;步骤7、将激光发射器安装在保护管的底端,并将保护管由顶端的支墩柱的通光孔穿设至桩基的第一盲孔内;步骤8、将桥面架设在最顶端的支墩柱上。本专利技术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对装配式桥梁结构的结构进行改进,提高了装配式桥梁各个连接处的连接稳固性,减少了桥梁在使用过程中发生错位或断裂的风险,提高了桥梁使用的安全性,其中,具体为:下承台在连接桩基前,可以在桩基的围挡内放入水泥混凝土砂浆或者胶粘剂等,第一凸楞的设置使得围挡内形成S形连通的通路,灌入的水泥混凝土砂浆或者胶粘剂等能够在围挡内分布均匀,下承台和桩基不仅通过凸楞的相互嵌套连接,还能在水泥混凝土砂浆的粘接下更加稳固;上承台和下承台的矩形凸起的相互嵌套,也能避免承台间的错位,并能够进一步增加竖直方向上下来的承载力,以及剪切力,从而提高了连接处的稳固性;通过在支墩柱上设置连接柱,连接柱的横截面可与支墩柱相配合,从而使得支墩柱与上承台连接处的承重力,由现有的上承台表面与墩柱间的连接转换至支墩柱与连接柱上,而连接柱与支墩柱的体积和截面相同,能够大大加强承重连接力,进而减少了装配式桥梁结构在拼接处断裂错位的风险;通过激光发射器和激光接收器的设置,能够随时监控桥墩有无错位,从而在发生风险前,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复位或者修复。本专利技术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专利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装配式桥梁结构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配式桥梁结构的施工方法,其中,包括:/n桩基,其上表面的边缘设置有围挡,在所述围挡内的桩基的上表面上平行布置有多根第一凸楞,相邻两根第一凸楞的第一端分别连接于所述围挡的相对的两边,第二端与所述围挡间具有间隔;/n承台,其包括上承台和下承台;所述下承台设置于所述桩基的上方;所述下承台的下表面设置与所述围挡配合的凹槽;所述凹槽内平行布置有多根第二凸楞,且使所述下承台在扣合在所述桩基上时,所述凹槽将所述围挡包裹,所述第二凸楞分别位于相邻两根第一凸楞间;所述下承台的上表面上逐行均匀布置有若干第一矩形凸起,以使所述下承台的上表面的纵截面为矩形脉冲状;所述上承台扣合在所述下承台的上方,且所述上承台的下表面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矩形凸起配合的第二矩形凸起;所述上承台的上表面设置有连接柱;沿所述连接柱的纵向延伸方向,在所述连接柱内穿设有多根定位管;所述定位管的底端延伸至所述下承台内,顶端凸出于所述连接柱的顶面;所述定位管内设置有加固筋;与所述连接柱连接的支墩柱的下表面开设有与所述定位管配合的第三盲孔;所述第三盲孔的开口上设置有隔膜,所述第三盲孔内灌注有胶黏剂;/n墩柱,其由多根支墩柱纵向排列组成;位于最底部的支墩柱设置于所述连接柱上;除最顶端的支墩柱外的各个所述支墩柱的顶端的端面边缘设置为向上隆起的翻边结构,所述翻边结构的任一边上开设有灌浆孔;除最顶端的支墩柱外的各个所述支墩柱的顶端的端面上开设有加固孔;除最底端的支墩柱外的各个所述支墩柱的底端的端面上设置有凸出于所述支墩柱的底端的端面的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位置与所述加固孔相配合,且所述支撑柱的高度大于所述翻边结构的垂直高度;/n桥面,其架设在位于最顶端的所述支墩柱上;以及预警系统,其包括激光发射器、激光接收器和警报器;所述桩基的上表面中心开设有第一盲孔,沿所述第一盲孔的纵向延伸方向,在所述承台和墩柱的相应位置开设有通光孔;所述桥面的下表面上开设有与所述墩柱上的通光孔相贯通的第二盲孔;由通光孔的顶端向下穿设保护管,并使所述保护管的底端与所述第一盲孔的底端相抵顶,顶端与所述通光孔的顶端齐平;所述激光发射器设置在所述保护管的底端;所述激光接收器设置在所述第二盲孔内,以使所述激光接收器接收所述激光发射器发射的激光;所述警报器连接于所述激光接收器,并在所述激光接收器接收不到所述激光发射器发射的激光时,由所述激光接收器触发所述警报器执行警报动作;所述激光接收器设置为多个,多个所述激光接收器以一个位于中心,其他所述激光接收器均匀环绕于位于中心的激光接收器的周围的方式设置,且各个激光接收器与位于中心的激光接收器间的距离相等;/n另外,其中,还包括:分支激光发射器,其分别设置在所述桩基与下承台的连接处、上承台与下承台连接的下表面、支墩柱与连接柱连接的下表面,以及相邻两个支墩柱连接的下表面上;/n分支激光接收器,其分别设置在所述分支激光发射器的上端,并分别接收位于所述分支激光接收器上方的相邻的分支激光发射器发射的激光;所述分支激光接收器分别连接至所述警报器;/n控制器,其与所述激光发射器、激光接收器、分支激光发射器和分支激光接收器相连接;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激光发射器和激光接收器按照预设的周期开启,并在所述激光接收器接收不到激光发射器发射的激光时,控制所述分支激光发射器和分支激光接收器开启;/n其中,相邻两行所述第一矩形凸起交错设置;/n其中,包括如下步骤:/n步骤1、在施工现场浇筑桩基;/n步骤2、在桩基的围挡内填充水泥混凝土砂浆,将预制的下承台扣合在桩基的上上方;/n步骤3、在下承台的第一矩形凸起上涂抹粘接剂后,将上承台扣合在下承台上;/n步骤4、将支墩柱连接在上承台的连接柱上;/n步骤5、将支墩柱逐个纵向连接在一起;/n步骤6、在桥面下方的第二盲孔内安装激光接收器;/n步骤7、将激光发射器安装在保护管的底端,并将保护管由顶端的支墩柱的通光孔穿设至桩基的第一盲孔内;/n步骤8、将桥面架设在最顶端的支墩柱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桥梁结构的施工方法,其中,包括:
桩基,其上表面的边缘设置有围挡,在所述围挡内的桩基的上表面上平行布置有多根第一凸楞,相邻两根第一凸楞的第一端分别连接于所述围挡的相对的两边,第二端与所述围挡间具有间隔;
承台,其包括上承台和下承台;所述下承台设置于所述桩基的上方;所述下承台的下表面设置与所述围挡配合的凹槽;所述凹槽内平行布置有多根第二凸楞,且使所述下承台在扣合在所述桩基上时,所述凹槽将所述围挡包裹,所述第二凸楞分别位于相邻两根第一凸楞间;所述下承台的上表面上逐行均匀布置有若干第一矩形凸起,以使所述下承台的上表面的纵截面为矩形脉冲状;所述上承台扣合在所述下承台的上方,且所述上承台的下表面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矩形凸起配合的第二矩形凸起;所述上承台的上表面设置有连接柱;沿所述连接柱的纵向延伸方向,在所述连接柱内穿设有多根定位管;所述定位管的底端延伸至所述下承台内,顶端凸出于所述连接柱的顶面;所述定位管内设置有加固筋;与所述连接柱连接的支墩柱的下表面开设有与所述定位管配合的第三盲孔;所述第三盲孔的开口上设置有隔膜,所述第三盲孔内灌注有胶黏剂;
墩柱,其由多根支墩柱纵向排列组成;位于最底部的支墩柱设置于所述连接柱上;除最顶端的支墩柱外的各个所述支墩柱的顶端的端面边缘设置为向上隆起的翻边结构,所述翻边结构的任一边上开设有灌浆孔;除最顶端的支墩柱外的各个所述支墩柱的顶端的端面上开设有加固孔;除最底端的支墩柱外的各个所述支墩柱的底端的端面上设置有凸出于所述支墩柱的底端的端面的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位置与所述加固孔相配合,且所述支撑柱的高度大于所述翻边结构的垂直高度;
桥面,其架设在位于最顶端的所述支墩柱上;以及预警系统,其包括激光发射器、激光接收器和警报器;所述桩基的上表面中心开设有第一盲孔,沿所述第一盲孔的纵向延伸方向,在所述承台和墩柱的相应位置开设有通光孔;所述桥面的下表面上开设有与所述墩柱上的通光孔相贯通的第二盲孔;由通光孔的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岚张明杰周军霞刘雷王猛侯立斌王明辉薛江海高袁孙甜王小雄张余赵金鑫
申请(专利权)人:杜春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