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自动分析液体样品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90688 阅读:1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装置,包括一系列一次性使用的器皿(C),每个器皿包括一个底部、一个与底部相对并有一个开口和两个相对边缘(R↓[1],R↓[2])的上表面,两个边缘在器皿的两侧在开口的平面内延伸,器皿并排放置,并通过一个软薄膜(3)互相连接,薄膜固定在所述边缘(R↓[1],R↓[2])上,并至少部分覆盖所述器皿(C)的开口,薄膜(3)具有一系列分别位于器皿开口处的孔(4)。本发明专利技术应用于一种自动分析仪器,特别用于确定一种介质的物理状态改变的时间。(*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自动分析一个液体样品的装置。本专利技术的主题特别、但非唯一地在于对一种可尤其用于确定一种介质的物理状态改变的时间的自动分析仪器的改进。
技术介绍
这种仪器特别用于根据一种方法确定血的凝固时间,根据这种方法,血样位于一个器皿的底部,器皿中装有一个铁磁小球,小球在一个外部磁场的作用下作一种周期性的运动。代表血的物理状态改变的铁磁小球的运动的改变(例如幅度和/或频率的变化)借助适当的装置检测出来。Junior仪器公司的专利WO99/64839描述了一个这样的仪器。该仪器包括一次性使用的器皿的一个分配器,每个器皿包括一个向内弯曲的底部和一个与底部相对并有一个开口的表面,底部构成小球的滚动路径。这些器皿并排放置,并以可拆卸的方式固定在一个柔性支撑膜上,支撑膜封堵器皿的开口。带有器皿的薄膜可以卷绕在一个卷筒上,卷筒可以接合在一个设在仪器的一个存储和分配间中的轮毂上。器皿在一个检测站中一个接一个地行进。支撑膜封堵器皿的开口,需要切开一个缝隙,以便使小管通过。因此在薄膜上施加一个能够使器皿脱离的压力。另外,该缝隙的存在使装管的操作很精细,并有弄脏薄膜的危险。另外,薄膜的存在要求使用一个强光源,该光源穿过器皿产生的光束的均匀性同时被缝隙的存在和薄膜上可能存在的污渍所干扰。另外,光源产生的光束穿过的均质介质产生多次反射,特别是对着器皿的壁和棱,这有使铁磁小球的运动分析产生错误的危险。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特别在于克服这些缺点。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自动分析一个液体样品的装置,该装置包括一系列一次性使用的器皿,每个器皿包括一个底部、一个与底部相对并且有一个开口和两个相对边缘的上表面,两个边缘在器皿的两侧延伸,基本在开口的平面内,器皿并排放置,并且通过一个软薄膜互相连接,薄膜固定在所述边缘上,并且至少部分覆盖所述器皿的开口。根据本专利技术,该装置的特征在于,薄膜有一系列分别位于所述器皿开口处的孔。该装置可以包括一个有一个光源的光学检测站,例如一个照亮器皿上表面的红外光源,和一个位于底部以下的光电检测器,照明的目的是可以通过光电检测读取小球的运动。在这种情况下,薄膜可以由一种红外光可以扩散的材料制成,使照明的光束更均匀。孔的尺寸根据小管的尺寸、它的位置以及穿过器皿的一个预定有效容积的光束强度的所需的均匀性而确定。在该装置通过检测活动小球在器皿底部的移动来确定器皿中样品的物理状态变化时间的情况下,所述孔的形状可以是一个长形开口,它的轴线与小球的滚动路径平行,它的宽度略小于小球的直径。有利的是,构成薄膜的材料可以具有吸收液体的特性,例如具有可以固定可能喷洒的液体的特性,因此减少装在与正在分析的器皿相邻的器皿中的样品受污染装的危险。该装置还可以包括一个使一个小管参与的装管站,小管相对器皿的行进轴横向移动。为了减轻小管运动的不准确性,把所述小管靠在薄膜或它的边缘上可能导致器皿的脱落和/或突出,因此薄膜的孔沿一个与器皿的行进轴成横向的轴延伸。另外,该装置还可以包括一个已经分析的器皿的切割站,以便将它们收集到一个唯一的容器中。需要指出的是,该器皿-薄膜组件可适应于已经存在的型号。附图说明下面参照附图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一个非限定实施例,附图如下 图1是一个中等尺寸的自动分析仪器的示意图;图2是一个安装在薄膜上的器皿的立体示意图;图3是配有器皿的薄膜和齿条传动系统的俯视示意图;图4是沿图3中A/A的垂直剖视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在该例子中,自动分析仪器1引入器皿的供给,具有一系列上百个器皿C,这些器皿形成一个带子2。如图2所示,器皿C由一种透明塑料模制而成,每个器皿有一个平行六边形的平的主体,它的向内弯曲的底部F1形成一个铁磁材料小球BE的滚动路径。器皿C有一个与底部F1相对的开口,器皿的两个相对边BO1、BO2在开口处直角延长为两个边缘R1、R2,边缘R1、R2中的每一个带有一个从与主体相反一边延伸的柱形突起PC。这两个突起用于用力镶嵌在分别设在薄膜的两个侧边上的孔TR中。边缘R1、R2的形状例如为等腰梯形,它的大底与器皿连接。一个支撑薄膜3的侧边在接连器皿的边缘R1、R2的间距中有一些梯形切口,这些梯形切口的斜边延伸在边缘R1、R2的斜边处。由于这种设置,薄膜的每个侧边具有一个带齿的轮廓,器皿边缘R1、R2的存在加强了齿形轮廓的齿。薄膜是软的,并且由一种吸收材料制成,例如纸。薄膜在每个器皿的上方钻有一个长形孔4,孔4沿器皿的纵轴延伸,该纵轴与器皿的行进轴垂直。根据图4所示的装置,器皿带2由一个轨道5引导。该轨道的横截面为U形,它的两个垂直侧翼由两个边缘R3、R4成直角延长,器皿的边缘R1、R2置于边缘R3、R4上。器皿带相继通过一个装管(pipetage)站6、一个检测站7和一个切割站8,每个已分析器皿在切割站8的出口被回收到一个为此而设的槽9中。这些不同站的运行通过一个处理器P进行管理。处理器P包括一个中心单元以及一些外部设备,如一个屏幕10/键盘11组件。薄膜3的驱动通过一个驱动机构来保证,驱动机构带动一个连续皮带12,皮带12的每一端由一个滚轮13、14引导。该皮带包括切口,切口的距离等于器皿宽度的倍数(例如4-5个器皿)。这些切口具有对应于正常齿形的齿条的圆的渐伸线形状的轮廓,以便完全啮合在带子的齿形轮廓的齿之间;因此它们准确带动器皿带,并且自动对中以及补偿可能的间隙。一个垂直的自动小管15通向装管站6,小管15在高度上可以活动,以便可以采取一个装管或冲洗的低位和一个可以在一个水平面上移动的高位。小管15固定在一个臂16的其中一端上,臂16的另一端安装在一个垂直轴17上,并可绕轴17转动。一个由处理器P控制的电机保证驱动臂16转动。通过该特别简单的机构,小管15可以依次被带到装管站6的装管区、一个直径相对并带有一个或多个冲洗槽的冲洗区18、两个与装管区6和冲洗区18通过的轴对称的取样区19、20。取样区19、20位于两个循环输送装置CR1、CR2携带的容器RE1、RE2的路径中,两个循环输送装置CR1、CR2绕两个垂直轴21、22转动,并且受处理器P操纵的两个电机的控制。两个循环输送装置中的一个CR1用于装有要分析的血样的容器RE1,而另一个循环输送装置CR2装有容器RE2,容器RE2用于在希望进行分析范围内使用的不同反应剂。当然,处理器P经过编程,以便控制与要进行的分析的性质相适应的装管的顺序,并且可能依次包括-小管15的预冲洗;-循环输送装置CR1的一个容器RE1中的一个样品剂量的取样;-把该剂量注入到一个位于装管站6中的器皿C中;-冲洗小管15;-循环输送装置CR2的一个容器RE2中的一个反应剂剂量的取样;-将该反应剂注入到器皿C中; -通过条码读取器23自动进行要分析的血样以及反应剂样品的识别,条码读取器23可以读取循环输送器CR1和CR2携带的容器RE1和RE2上具有的条码。在该例子中,为了进行这些读取,唯一的条码读取器23安装在一个臂24的一端上,臂24可以绕一个垂直轴25转动,以便可以占据三个位置,即-一个读取循环输送装置CR1的容器RE1的条码的位置P1;-一个读取循环输送装置CR2的容器RE2的条码的位置P2;-一个读取使用者放在一个读取站上的容器的位置P3,例如为了获取处理器在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用于自动分析一个液体样品的装置,该装置具有一系列一次性使用的器皿(C),每个器皿包括一个底部、一个与底部相对并具有一个开口和两个相对边缘(R↓[1],R↓[2])的上表面,两个边缘(R↓[1],R↓[2])在器皿的两侧基本在开口的平面内延伸,器皿并排放置,并且通过一个软薄膜(3)互相连接,薄膜固定在所述边缘(R↓[1],R↓[2])上,并且至少部分覆盖所述器皿(C)的开口,其特征在于,薄膜(3)具有一系列孔(4),分别位于所述器皿的开口处,孔的尺寸使注入和/或取样装置能够没有接触地插入。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阿兰鲁索卡莱德阿布萨利赫帕特里克佩兰菲利普普特雷尔
申请(专利权)人:斯达高诊断简易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FR[法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