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天津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携带环翼的混合驱动水下滑翔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904145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3 10: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携带环翼的混合驱动水下滑翔机,包括依次连接的艏部总成、舯部总成、艉部总成和环型机翼单元;艏部总成包括传感器固定连接架、应急抛载模块、前端盖、艏部导流罩;舯部总成包括第一中舱耐压壳体、第二中舱耐压壳体、俯仰姿态调节模块、中舱连接肋环、机载能源模块;艉部总成包括后舱耐压壳体、浮力调节系统、后端盖、推进电机模块、艉部导流罩、尾舵调节模块、集成天线和螺旋桨;环型机翼单元位于艉部总成外侧,固连在艉部总成上;环型机翼单元包括螺旋桨和环形机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携带环翼的混合驱动水下滑翔机
本专利技术属于水下滑翔机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携带环型机翼的混合驱动水下滑翔机。
技术介绍
水下滑翔机平台技术作为搭载海洋物理信息传感器的重要工具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其续航能力强、航程远、隐蔽性强的特点使得其非常适合海洋生、化、物等参数的测量工作,是最常用的水下移动观测平台之一,而单独依靠螺旋桨推进的水下滑翔器的续航能力较为有限,集合浮力调节系统和螺旋桨驱动的混合驱动水下滑翔机应运而生。当前国内外海洋探测领域,长航程高机动性能的潜器一直是重要发展方向之一。目前国际上提出的Tethys航行器已具有1800公里观测能力、2节航速推进能力,日后将有大范围应用前景。目前小型航行器均存在机动能力较差,抗流能力弱等问题。寻找一种提高水下滑翔器稳定性和机动能力的设计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国内一些科研单位已经开展小型水下滑翔器运动能力改进的相关研发工作,但相关产品存在稳定性不足等问题。例如2018年公开的“一种基于串列翼驱动的混合动力型水下滑翔机”专利号为201811045537.8混合驱动水下滑翔机。该专利技术包括耐压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携带环翼的混合驱动水下滑翔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艏部总成、舯部总成、艉部总成和环型机翼单元;艏部总成包括传感器固定连接架、应急抛载模块、前端盖、艏部导流罩;舯部总成包括第一中舱耐压壳体、第二中舱耐压壳体、俯仰姿态调节模块、中舱连接肋环、机载能源模块;艉部总成包括后舱耐压壳体、浮力调节系统、后端盖、推进电机模块、艉部导流罩、尾舵调节模块、集成天线和螺旋桨;环型机翼单元位于艉部总成外侧,固连在艉部总成上;/n所述艏部导流罩和前端盖分别设置于艏部总成的前端和尾端,传感器固定连接架和应急抛载模块安装于艏部总成内;/n舯部总成的前后两端都设有中舱支撑肋环,所述第一中舱耐压壳体和第二中舱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携带环翼的混合驱动水下滑翔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艏部总成、舯部总成、艉部总成和环型机翼单元;艏部总成包括传感器固定连接架、应急抛载模块、前端盖、艏部导流罩;舯部总成包括第一中舱耐压壳体、第二中舱耐压壳体、俯仰姿态调节模块、中舱连接肋环、机载能源模块;艉部总成包括后舱耐压壳体、浮力调节系统、后端盖、推进电机模块、艉部导流罩、尾舵调节模块、集成天线和螺旋桨;环型机翼单元位于艉部总成外侧,固连在艉部总成上;
所述艏部导流罩和前端盖分别设置于艏部总成的前端和尾端,传感器固定连接架和应急抛载模块安装于艏部总成内;
舯部总成的前后两端都设有中舱支撑肋环,所述第一中舱耐压壳体和第二中舱耐压壳体之间通过中舱连接肋环连接,俯仰姿态调节模块和机载能源模块设置于舯部总成内部,机载能源模块为水下滑翔机提供能源;俯仰姿态调节模块用于调节水下滑翔机重心浮心相对位置,实现俯仰姿态调节;
所述集成天线与后端盖固连;所述的后导流罩上安装所述尾舵调节模块,用于调整混合驱动水下滑翔机的水平航向;所述推进电机模块安装在艉部导流罩内,并通过固定连接架与艉部导流罩固连,用于混合驱动的水下滑翔机水下直航工作;所述的浮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树新王延辉杨绍琼王雪皓张连洪牛文栋马伟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