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微波治疗设备的BF型隔离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99614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3 10: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微波治疗设备的BF型隔离器,包括中空的隔离腔体、位于隔离腔体两侧的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以及安装于第一端盖的微波输入接头,和安装于第二端盖的微波输出接头,微波输入接头的外导体和隔离腔体之间短路,隔离腔体与微波输出接头的外导体之间绝缘,从而实现外导体隔离;微波输入接头的内导体和微波输出接头的内导体之间通过设置于隔离腔体内的串联电容连接,从而实现内导体隔离。本发明专利技术BF型隔离器体积小巧,易于生产,可实现治疗仪主机和治疗探头之间四千伏高压的隔离,满足医疗器械上对电气安全隔离的要求。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所有微波频率的微波医疗治疗设备,包括但不限于2450MHz,915MHz,433MHz。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微波治疗设备的BF型隔离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微波治疗设备的BF型隔离器,属于微波隔离器

技术介绍
微波技术是二十世纪发展起来的一门新技术,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通信、航空航天、医疗等诸多领域。由于微波的热效应以及生物化学的非热效应,使得微波理疗、微波手术、微波针灸在医疗领域取得非常显著的效果。微波治疗设备一般包括治疗仪主机和治疗探头,在进行治疗或手术时,治疗探头通常需要与患者直接接触,而当治疗主机在非正常情况产生高压时,会通过直接加载到患者身体,危及患者安全。经检索发现,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CN111293391A公开了一种微波治疗仪直流高压隔断器,包括第一隔离谐振腔,第二隔离谐振腔,第一天线插座,第二天线插座,绝缘隔离环。其采用圆柱形电耦和同轴谐振腔,有效缩减系统的体积;采用嵌套设计的绝缘隔离环,可承受高达5000V耐压爬电间距,解决了一般的隔离器耐压不足的问题,同时输入腔体端绝缘于输出腔体端,确保了输出应用部分不会带电,做到安全隔离。但是其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提供一种用于微波治疗设备的BF型隔离器,结构小巧、易于生产,且高压隔离性能好。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用于微波治疗设备的BF型隔离器,包括中空的隔离腔体、位于隔离腔体两侧的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以及安装于第一端盖的微波输入接头,和安装于第二端盖的微波输出接头,所述微波输入接头的外导体和隔离腔体之间短路,所述隔离腔体与微波输出接头的外导体之间绝缘,从而实现外导体隔离;所述微波输入接头的内导体和微波输出接头的内导体之间通过设置于隔离腔体内的串联电容连接,从而实现内导体隔离。本专利技术用于微波治疗设备的BF型隔离器通过分别隔离内导体和外导体来实现。其中,使用串联电容进行内导体隔离,使用绝缘件使隔离腔体与微波输出接头的外导体之间绝缘进行外导体隔离。本专利技术BF型隔离器体积小巧,易于生产,可实现治疗仪主机和治疗探头之间四千伏高压的隔离,满足医疗器械上对电气安全隔离的要求。本专利技术适用于所有微波频率的微波医疗治疗设备,包括但不限于2450MHz,915MHz,433MHz。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BF型隔离器实施例一剖视图。图中标号示意如下:01-微波输出接头;02-绝缘件;03-第二端盖;04-隔离腔体;05-印刷电路板;06-串联电容;07-微波输入接头;08-第一端盖;09-绝缘座。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用于微波治疗设备的BF型隔离器,包括中空的隔离腔体04、位于隔离腔体04两侧的第一端盖08和第二端盖03、以及安装于第一端盖08的微波输入接头07,和安装于第二端盖03的微波输出接头01。隔离腔体04、第一端盖08和第二端盖03采用铝合金材质,其中,隔离腔体04为矩形腔。本例中,隔离腔体04右端设置一内凹的台阶,第一端盖08嵌入其中进行固定,第二端盖03通过螺丝直接固定于隔离腔体04左侧的外端面。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微波输出接头01和微波输入接头07的介质层(位于内外导体之间)分别插入第二端盖03、第一端盖08的中心孔。微波输出接头01和微波输入接头07的内导体则伸出介质层后通过置于隔离腔体04内的串联电容06连接,从而实现微波输入输出接头的内导体之间的隔离。本例中,串联电容06焊接固定于印刷电路板05上,印刷电路板05底部通过绝缘座09固定在隔离腔体04的内壁。绝缘座09选用聚四氟乙烯,也可采用其他绝缘材料。本实施例中,微波输入接头07的外导体固定于第一端盖08外侧,两者短路连接,从而使微波输入接头07的外导体和隔离腔体04之间形成短路,使得隔离腔体04接地。微波输出接头01固定于第二端盖03的外侧,微波输出接头01与第二端盖03之间设置有绝缘件02(本例中选用绝缘陶瓷材料),使隔离腔体04与微波输出接头01的外导体之间形成绝缘。为了更好地进行外导体隔离,本例中,第二端盖03设置有朝外的沉孔,绝缘件02设置于该沉孔内,绝缘件02具有向外延伸的翻边,用于围住微波输出接头01的尾部。这样大大增加了第二端盖03与微波输出接头01外导体之间的爬电距离,提高了隔离器的高压隔离等级。本实施例中,本隔离器的可承受高达4200V耐压爬电间距,频率在2450MHz下本隔离器的损耗小于0.8dB。本专利技术适用于所有微波频率的微波医疗治疗设备,包括但不限于2450MHz,915MHz,433MHz。除上述实施例外,本专利技术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例如第二端盖03选用非金属材质,第二端盖03的内壁设置有金属层,该金属层与隔离腔体04之间短路;绝缘件02设置成罩型,从外侧包裹住(罩住)第二端盖03的外侧和/或隔离腔体04的端部;隔离腔体04为内壁设有金属层的非金属壳体等,均落在本专利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微波治疗设备的BF型隔离器,包括中空的隔离腔体(04)、位于隔离腔体(04)两侧的第一端盖(08)和第二端盖(03)、以及安装于第一端盖(08)的微波输入接头(07),和安装于第二端盖(03)的微波输出接头(01),所述微波输入接头(07)的外导体和隔离腔体(04)之间短路,所述隔离腔体(04)与微波输出接头(01)的外导体之间绝缘,从而实现外导体隔离;所述微波输入接头(07)的内导体和微波输出接头(01)的内导体之间通过设置于隔离腔体(04)内的串联电容(06)连接,从而实现内导体隔离。/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微波治疗设备的BF型隔离器,包括中空的隔离腔体(04)、位于隔离腔体(04)两侧的第一端盖(08)和第二端盖(03)、以及安装于第一端盖(08)的微波输入接头(07),和安装于第二端盖(03)的微波输出接头(01),所述微波输入接头(07)的外导体和隔离腔体(04)之间短路,所述隔离腔体(04)与微波输出接头(01)的外导体之间绝缘,从而实现外导体隔离;所述微波输入接头(07)的内导体和微波输出接头(01)的内导体之间通过设置于隔离腔体(04)内的串联电容(06)连接,从而实现内导体隔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微波治疗设备的BF型隔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端盖(03)为金属材质,所述微波输出接头(01)的外导体与第二端盖(03)之间通过绝缘件(02)形成电隔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微波治疗设备的BF型隔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件(02)被夹持于微波输出接头(01)的尾部和第二端盖(03)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微波治疗设备的BF型隔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端盖(03)具有朝外的沉孔,所述绝缘件(02)设置于该沉孔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中一陈瑜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臻泰微波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