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操控箱消毒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899561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3 10: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消毒领域,公开了一种电梯操控箱消毒装置,包括消毒罩、消毒件和调节组件;所述消毒罩内部形成有消毒腔,所述消毒件安装在所述消毒腔内,顶部与所述调节组件紧密连接,底部具有贯通的罩口,所述罩口端面为软性材料;所述调节组件包括有操控部和固定部,所述操控部活动设置在所述固定部上,所述固定部固定连接在所述消毒罩顶部,所述操控部活动调节所述消毒腔大小。通过快速取放消毒罩实现电梯的操控箱的便携式快速消毒。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梯操控箱消毒装置
本技术属于消毒领域,特别是一种电梯操控箱消毒装置。
技术介绍
电梯的使用十分普遍,但是,电梯的人流动量较大,乘坐者使用电梯按压操控箱的面板,由于接触式的按压,所以容易残留病菌,其他乘坐者按压就容易造成交叉感染,如果要进行彻底消毒往往需要停运电梯,还需要较长时间,而电梯的使用较为频繁,所以造成用梯压力;而不停用电梯消毒又容易对人体操作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改善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电梯操控箱消毒装置,实现电梯的操控箱的便携式快速消毒。其技术方案如下:电梯操控箱消毒装置,包括消毒罩、消毒件和调节组件;所述消毒罩内部形成有消毒腔,所述消毒件安装在所述消毒腔内,顶部与所述调节组件紧密连接,底部具有贯通的罩口,所述罩口端面为软性材料;所述调节组件包括有操控部和固定部,所述操控部活动设置在所述固定部上,所述固定部固定连接在所述消毒罩顶部,所述操控部活动调节所述消毒腔大小。使用时,将消毒罩的罩口对着操控箱,然后将罩口按压在操控箱表面,此时罩口端面与操控箱密接触,而罩口端面为软性材料,所以可以将罩口端面与操控箱的表面密切接触,并排出接触面上的残余气体,阻隔空气通过,此时,消毒腔与外界相密闭。再使用调节组件,活动调节操控部,调节消毒腔的内部空间大小,使用时将消毒腔的内部空间调大,此时消毒腔内部气压小于大气压,形成内外压力差,所以在大气压的作用下将消毒罩压持在操控箱表面。最后开启消毒件,对操控箱表面消毒,而消毒过程中与外部相隔绝,所以不会对人体造成影响,由于消毒区域小,所以消毒时间大大缩短。而且使用较为便携,取放均利用内外压力差完成,适用性也较强。所述消毒罩顶部封闭,且顶部采用软性材料制成,所述操控部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消毒罩顶部端面上,另一端活动连接在所述固定部上。通过操控部的作用拉伸消毒罩顶部,使得消毒腔内部的空间增大,从而使得消毒腔内部和外部形成压力差。所述固定部朝向所述消毒罩一侧开设有避让槽,所述操控部带动所述消毒罩顶部进入和离开所述避让槽。该避让槽可以保证变形的消毒罩顶部有空间伸展,使得消毒腔大小可变。所述固定部顶部设置有贯通的避让孔,所述操控部包括螺杆和螺母,所述螺杆一端固定在所述消毒罩顶部端面,另一端穿过避让孔与所述螺母配合。通过螺母与螺杆的配合,拧动螺母实现螺杆带动固定消毒罩顶部向外移动,进入到避让槽内,采用螺母螺杆的配合方式相对简单,可以实现无级调节。所述固定部顶部设置有贯通的避让孔,所述操控部包括拉杆和凸轮,所述拉杆一端固定在所述消毒罩顶部端面,另一端穿过所述避让孔与所述凸轮转动配合。利用凸轮与拉杆之间的配合,将凸轮向下旋转使得拉杆上抬,带动消毒罩顶部向上伸展,进而控制消毒腔内部空间大小。而采用凸轮的方式方便掰动。所述消毒件为紫外线消毒装置,其中,所述紫外线消毒装置为紫外线灯珠或紫外线灯管。采用紫外线消毒即开即用,使用方便。而在本实施例中采用紫外线灯珠多个,均布在消毒罩顶部内侧。所述固定部上设置有开关按键,所述开关按键与所述紫外线消毒装置电性连接。开关按键设置在固定部方便开启消毒装置。所述消毒件为消毒液喷淋装置,所述固定部顶部设置有开关按键。此处采用消毒液喷淋装置,同样可以实现消毒,而且使用空间较小,不会大量造成消毒液的使用,影响空气质量。在加工上可以将所述消毒罩为整体采用软性材料制成。附图说明此处的附图,示出了本技术所述技术方案的具体实例,并与具体实施方式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用于解释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原理及效果。除非特别说明或另有定义,不同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代表相同或相似的技术特征,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技术特征,也可能会采用不同的附图标记进行表示。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立体结构示意图视角一;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立体结构示意图视角二;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一使用前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一使用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二使用前的剖视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消毒罩;11、消毒腔;12、罩口;20、消毒件;30、调节组件;31、操控部;311、螺杆;312、螺母;313、拉杆;314、凸轮;32、固定部;321、避让槽;322、避让孔;323、开关按键。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进行更详细的描述。除非特别说明或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所属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在结合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以现实的场景的情况下,本文所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也可以具有与实现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的目的相对应的含义。除非特别说明或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第一、第二…”仅仅是用于对名称的区分,不代表具体的数量或顺序。除非特别说明或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认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固定在另一个元件上,也可以是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也可以是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安装在”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安装在另一个元件,也可以是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设在”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设在另一个元件,也可以是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实施例一如图1和图2所示,电梯操控箱消毒装置,包括消毒罩10、消毒件20和调节组件30;所述消毒罩10内部形成有消毒腔11,所述消毒件20安装在所述消毒腔11内,顶部与所述调节组件30紧密连接,底部具有贯通的罩口12,所述罩口12端面为软性材料;所述调节组件30包括有操控部31和固定部32,所述操控部31活动设置在所述固定部32上,所述固定部32固定连接在所述消毒罩10顶部,所述操控部31活动调节所述消毒腔11大小。使用时,将消毒罩10的罩口12对着操控箱,然后将罩口12按压在操控箱表面,此时罩口12端面与操控箱密接触,而罩口12端面为软性材料,所以可以将罩口12端面与操控箱的表面密切接触,并排出接触面上的残余气体,阻隔空气通过,此时,消毒腔11与外界相密闭。再使用调节组件30,活动调节操控部31,调节消毒腔11的内部空间大小,使用时将消毒腔11的内部空间调大,此时消毒腔11内部气压小于大气压,形成内外压力差,所以在大气压的作用下将消毒罩10压持在操控箱表面。最后开启消毒件20,对操控箱表面消毒,而消毒过程中与外部相隔绝,所以不会对人体造成影响,由于消毒区域小,所以消毒时间大大缩短。而且使用较为便携,取放均利用内外压力差完成,适用性也较强。本实施例中的软性材料可以为硅胶,软质PVC,TPE,橡胶等,当然不仅限于此,其余符合使用性质的材料也可行。其中,底部是消毒罩10罩口12一侧,相对的一侧则为顶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电梯操控箱消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消毒罩、消毒件和调节组件;/n所述消毒罩内部形成有消毒腔,所述消毒件安装在所述消毒腔内,顶部与所述调节组件紧密连接,底部具有贯通的罩口,所述罩口端面为软性材料;/n所述调节组件包括有操控部和固定部,所述操控部活动设置在所述固定部上,所述固定部固定连接在所述消毒罩顶部,所述操控部活动调节所述消毒腔大小。/n

【技术特征摘要】
1.电梯操控箱消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消毒罩、消毒件和调节组件;
所述消毒罩内部形成有消毒腔,所述消毒件安装在所述消毒腔内,顶部与所述调节组件紧密连接,底部具有贯通的罩口,所述罩口端面为软性材料;
所述调节组件包括有操控部和固定部,所述操控部活动设置在所述固定部上,所述固定部固定连接在所述消毒罩顶部,所述操控部活动调节所述消毒腔大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电梯操控箱消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毒罩顶部封闭,且顶部采用软性材料制成,所述操控部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消毒罩顶部端面上,另一端活动连接在所述固定部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电梯操控箱消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朝向所述消毒罩一侧开设有避让槽,所述操控部带动所述消毒罩顶部进入和离开所述避让槽。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电梯操控箱消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顶部设置有贯通的避让孔,所述操控部包括螺杆和螺母,所述螺杆一端固定在所述消毒罩顶部,另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漫丹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广日电梯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