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马翠芳专利>正文

一种骶骨尾部防压疮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89905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3 10: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骶骨尾部防压疮装置,包括坐垫主体,所述坐垫主体的上表面呈矩形阵列分别布设有多个矩形气囊和多个球形气囊,所述坐垫主体一端设置有活塞筒,所述活塞筒的内部滑动设置有活塞,所述活塞一侧的活塞筒内部设置有电动伸缩杆,且电动伸缩杆的输出端与活塞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应用时,控制活塞筒内的电动伸缩杆的输出端伸长推动活塞向左移动,将活塞筒左侧气体通过L型主气管二和支气管二注入多个球形气囊内部使得多个球形气囊发生膨胀,多个球形气囊形成一个平面,可供患者坐在上面,而相邻列的球形气囊之间的空隙,可供气体流通,提高了坐垫的透气性,确保病人臀部的干爽性,降低的病人产生骶骨部压疮的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骶骨尾部防压疮装置
本技术涉及骶骨尾部防压疮装置
,具体的涉及一种骶骨尾部防压疮装置。
技术介绍
骶骨(sacrum)由5块骶椎融合而成,分骶骨底、侧部、骶骨尖、盆面和背侧面,呈倒三角形,构成盆腔的后上壁,其下端为骶骨尖,与尾骨相关节,上端宽阔的底与第5腰椎联合形成腰骶角。骶骨盆面凹陷,背侧面后凸,以增加骨盆容量。骶骨具有明显的性别差异。由于目前部分病人局部瘫痪需做轮椅,为防止病人骶骨尾部压创需护理人员定期为其移动身体,这无疑加大护理人员的人力要求,且需护理人员陪伴在其左右不能远离,若长时间不为病人移动身体会出现压疮症状的可能性,因此急需一种骶骨部防压疮装置来解决这类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骶骨尾部防压疮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2.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取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骶骨尾部防压疮装置,包括坐垫主体,所述坐垫主体的上表面呈矩形阵列分别布设有多个矩形气囊和多个球形气囊,所述坐垫主体一端设置有活塞筒,所述活塞筒的内部滑动设置有活塞,所述活塞一侧的活塞筒内部设置有电动伸缩杆,且电动伸缩杆的输出端与活塞固定连接,且活塞筒远离坐垫主体的一侧嵌设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与电动伸缩杆电连接,所述活塞筒两端分别设置有L型主气管一和L型主气管二,且L型主气管一和L型主气管二远离活塞筒的一端延伸至坐垫主体内部,所述L型主气管一通过支气管一与多个矩形气囊连接,所述L型主气管二通过支气管二与多个球形气囊连接。优选的,所述坐垫主体呈正方形。优选的,所述球形气囊与方形气囊横列分布,且每列方形气囊位于相邻两列球形气囊之间。优选的,所述方形气囊与球形气囊个数分别为50个和60个。3.有益效果本技术坐垫主体的上表面呈矩形阵列分别布设多个矩形气囊和多个球形气囊,活塞筒的内部滑动设置活塞,活塞一侧的活塞筒内部设置电动伸缩杆,且电动伸缩杆的输出端与活塞固定连接,且活塞筒两端分别设置L型主气管一和L型主气管二,且L型主气管一和L型主气管二远离活塞筒的一端延伸至坐垫主体内部,L型主气管一通过支气管一与多个矩形气囊连接,L型主气管二通过支气管二与多个球形气囊连接,在应用时,控制活塞筒内的电动伸缩杆的输出端伸长推动活塞向左移动,将活塞筒左侧气体通过L型主气管二和支气管二注入多个球形气囊内部使得多个球形气囊发生膨胀,多个球形气囊形成一个平面,可供患者坐在上面,而相邻列的球形气囊之间的空隙,可供气体流通,提高了坐垫的透气性,确保病人臀部的干爽性,降低的病人产生骶骨部压疮的风险,而间隔一段时间后,控制电动伸缩杆收缩拉动活塞向右移动,而活塞向右移动时,将球形气囊内部的气体吸入活塞筒左侧,从而使得多个球形气囊收缩,同时活塞向右移动时,将活塞筒内右侧气体通过L型主气体导管一和支气管一注入多个矩形气囊,使得多个矩形气囊发生膨胀,此时矩形气囊形成的一个平面,与臀部接触形成支撑,从而达到病人无需移动改变坐垫与病人臀部接触面,防止长时间压迫臀部同一位置,从而达到防骶骨部压疮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A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技术的侧视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坐垫主体,2-矩形气囊,3-球形气囊,4-L型主气管一,5-蓄电池,6-电动伸缩杆,7-活塞筒,8-活塞,9-L型主气管二,10-支气管二,11-支气管一。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实施例如图1-3所示的一种骶骨尾部防压疮装置,包括坐垫主体1,坐垫主体1呈正矩形,坐垫主体1的上表面呈矩形阵列分别布设有50个矩形气囊2和60个球形气囊3,球形气囊3与矩形气囊2横列分布,且每列矩形气囊2位于相邻两列球形气囊3之间,坐垫主体1一端设置有活塞筒7,活塞筒7的内部滑动设置有活塞8,活塞8一侧的活塞筒7内部设置有电动伸缩杆6,且电动伸缩杆6的输出端与活塞8固定连接,且活塞筒7远离坐垫主体1的一侧嵌设有蓄电池5,蓄电池5与电动伸缩杆6电连接,活塞筒7两端分别设置有L型主气管一4和L型主气管二9,且L型主气管一4和L型主气管二9远离活塞筒7的一端延伸至坐垫主体1内部,L型主气管一4通过支气管一与50个矩形气囊2连接,L型主气管二9通过支气管二与60个球形气囊3连接。工作原理;在应用时,控制活塞筒7内的电动伸缩杆6的输出端伸长推动活塞8向左移动,将活塞筒7左侧气体通过L型主气管二9和支气管二10注入多个球形气囊3内部使得多个球形气囊3发生膨胀,多个球形气囊3形成一个平面,可供患者坐在上面,而相邻列的球形气囊3之间的空隙,可供气体流通,提高了坐垫的透气性,确保病人臀部的干爽性,降低的病人产生骶骨部压疮的风险,而间隔一段时间后,控制电动伸缩杆6收缩拉动活塞8向右移动,而活塞8向右移动时,将球形气囊3内部的气体吸入活塞筒7左侧,从而使得多个球形气囊3收缩,同时活塞8向右移动时,将活塞筒7内右侧气体通过L型主气体导管一4和支气管一11注入多个矩形气囊2,使得多个矩形气囊2发生膨胀,此时矩形气囊2形成的一个平面,与臀部接触形成支撑,从而达到病人无需移动改变坐垫与病人臀部接触面,防止长时间压迫臀部同一位置,从而达到防骶骨部压疮效果。本
中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技术,而并非用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只要在本技术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变化、变型都将落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骶骨尾部防压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坐垫主体(1),所述坐垫主体(1)的上表面呈矩形阵列分别布设有多个矩形气囊(2)和多个球形气囊(3),所述坐垫主体(1)一端设置有活塞筒(7),所述活塞筒(7)的内部滑动设置有活塞(8),所述活塞(8)一侧的活塞筒(7)内部设置有电动伸缩杆(6),且电动伸缩杆(6)的输出端与活塞(8)固定连接,且活塞筒(7)远离坐垫主体(1)的一侧嵌设有蓄电池(5),所述蓄电池(5)与电动伸缩杆(6)电连接,所述活塞筒(7)两端分别设置有L型主气管一(4)和L型主气管二(9),且L型主气管一(4)和L型主气管二(9)远离活塞筒(7)的一端延伸至坐垫主体(1)内部,所述L型主气管一(4)通过支气管一与多个矩形气囊(2)连接,所述L型主气管二(9)通过支气管二与多个球形气囊(3)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骶骨尾部防压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坐垫主体(1),所述坐垫主体(1)的上表面呈矩形阵列分别布设有多个矩形气囊(2)和多个球形气囊(3),所述坐垫主体(1)一端设置有活塞筒(7),所述活塞筒(7)的内部滑动设置有活塞(8),所述活塞(8)一侧的活塞筒(7)内部设置有电动伸缩杆(6),且电动伸缩杆(6)的输出端与活塞(8)固定连接,且活塞筒(7)远离坐垫主体(1)的一侧嵌设有蓄电池(5),所述蓄电池(5)与电动伸缩杆(6)电连接,所述活塞筒(7)两端分别设置有L型主气管一(4)和L型主气管二(9),且L型主气管一(4)和L型主气管二(9)远离活塞筒(7)的一端延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翠芳
申请(专利权)人:马翠芳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