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神经血管治疗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98692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3 10: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神经血管治疗仪,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内部底侧固定安装有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的上部固定安装在空箱的底端,所述空箱的内部下方固定安装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上部固定安装有隔板,所述隔板的上部活动安装有治疗仪,所述治疗仪的前端固定安装有显示屏和旋钮。该神经血管治疗仪,通过将治疗仪活动安装在空箱的内部,且空箱活动安装在外壳的内部,通过升降装置进行空箱的升降,便于将治疗仪进行升降收放,避免治疗仪在使用完毕后出现污损,且空箱的内部底册固定安装有隔板和弹簧,对安装在空箱内部的治疗仪进行防震处理,避免治疗仪在搬运的过程中出现碰撞。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神经血管治疗仪
本技术涉及医疗设备
,具体为一种神经血管治疗仪。
技术介绍
脑血管病是引起人类死亡的三大疾病之一,其发病率程上升趋势,对脑血管病的防治是我国医疗科研攻关的重点项目,回顾当前对脑血管病的治疗现状,基本上是以药物治疗为主,但由于许多药物不能通过“血脑屏障”,治疗效果受到了影响,神经血管治疗仪使用一定功率和频率的超声波,经头颅直接作用于脑部病变部位,利用超声波的能量,溶解血栓,改善脑微循环,提高细胞代谢水平,使脑功能得以恢复,从而起到促进其功能重建的作用。现有的神经血管治疗仪大多为固定式结构,由于显示屏和主机部分是露在外面的,没有相应的保护装置,因此在运输的过程中非常容易损坏,且由于治疗仪的价格非常高昂,一旦损坏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并且更换起来也非常的麻烦,因此迫切的需要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神经血管治疗仪,具备便于移动、具有收纳功能的优点,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所提到的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神经血管治疗仪,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内部底侧固定安装有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的上部固定安装在空箱的底端,所述空箱的内部下方固定安装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上部固定安装有隔板,所述隔板的上部活动安装有治疗仪,所述治疗仪的前端固定安装有显示屏和旋钮,所述空箱的底部中间固定安装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滚轮。精选的,所述外壳的底部开设有空口,所述空口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垫脚,所述外壳的上部固定安装有置物板,所述置物板的背部固定安装有推杆,通过在外壳的上部固定安装有置物板可增加装置的储物功能,便于将装置使用时所需的物品进行一次性转移。精选的,所述外壳的底部两侧固定安装有通风网,所述通风网的内侧固定安装有风扇,风扇和通风网便于对在外壳内部的治疗仪进行散热。精选的,所述空箱的两侧均开设有长槽,保证空箱内部的空气流通,避免治疗仪在使用过中产生的热量堆积。精选的,所述滚轮的数量为四个,便于装置的平稳移动。精选的,所述垫脚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垫脚的底面均为防滑垫,保证装置在使用中保持平稳,避免装置出现滑动和倾斜。与现有技术对比,本技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神经血管治疗仪,通过将治疗仪活动安装在空箱的内部,且空箱活动安装在外壳的内部,通过升降装置进行空箱的升降,便于将治疗仪进行升降收放,避免治疗仪在使用完毕后出现污损,且空箱的内部底册固定安装有隔板和弹簧,对安装在空箱内部的治疗仪进行防震处理,避免治疗仪在搬运的过程中出现碰撞。2、该神经血管治疗仪,通过在外壳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垫脚且空箱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滚轮,便于对装置进行移动搬运,且比手提搬运更为省时省力,且外壳的上部固定安装有置物板,便于对使用过程中需要的物品进行一次性转移,避免多次搬运导致治疗时间的延误。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结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外壳内部示意图。图中:1、外壳;2、空箱;3、治疗仪;4、显示屏;5、旋钮;6、隔板;7、弹簧;8、安装板;9、滚轮;10、升降装置;11、垫脚;12、空口;13、置物板;14、推杆;15、通风网;16、风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一种神经血管治疗仪,包括外壳1,外壳1的底部开设有空口12,空口12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垫脚11,垫脚11的数量为四个,四个垫脚11的底面均为防滑垫,便于保持装置的稳定,避免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滑动,外壳1的上部固定安装有置物板13,置物板13的背部固定安装有推杆14,外壳1的上部固定安装有置物板13,便于对使用过程中需要的物品进行一次性转移,避免多次搬运导致治疗时间的延误,外壳1的底部两侧固定安装有通风网15,通风网15的内侧固定安装有风扇16,便于对收入外壳1底部的空箱2和治疗仪3进行散热,避免治疗仪3使用时间过长出现过热的现象,外壳1的内部底侧固定安装有升降装置10,升降装置10的上部固定安装在空箱2的底端,空箱2的两侧均开设有长槽,便于保持空箱2内部的空气的流通,避免空箱2的内部过热,空箱2的内部下方固定安装有弹簧7,空箱2的内部底册固定安装有隔板6和弹簧7,对安装在空箱2内部的治疗仪3进行防震处理,避免治疗仪3在搬运的过程中出现碰撞,弹簧7的上部固定安装有隔板6,隔板6的上部活动安装有治疗仪3,治疗仪3的型号为NK-IA02,且为现有技术,已经在市场上广泛应用通过将治疗仪3活动安装在空箱2的内部,且空箱2活动安装在外壳1的内部,通过升降装置10进行空箱2的升降,升降装置10的型号为YNT-04,且为现有技术,已经在市场上广泛应用,便于将治疗仪3进行升降收放,避免治疗仪3在使用完毕后出现污损,治疗仪3的前端固定安装有显示屏4和旋钮5,显示屏4的型号为SG121-BGCM,且为现有技术,已经在市场上广泛应用空箱2的底部中间固定安装有安装板8,安装板8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滚轮9,滚轮9的数量为四个,通过在外壳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垫脚11且空箱2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滚轮9,便于对装置进行移动搬运,且比手提搬运更为省时省力工作原理:使用时,在置物板13上部放置所需物品,空箱2静止状态时收入外壳1的底部,此时升降装置10为收缩状态,滚轮9将垫脚11撑离底面,此时推动装置移动到所需位置,使用时,将装置电源打开,升降装置10推动空箱2升起,滚轮9与底面分离,并由垫脚11将装置进行撑起,将治疗仪3进行使用,即可。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同时在本技术的附图中,填充图案只是为了区别图层,不做其他任何限定。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神经血管治疗仪,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内部底侧固定安装有升降装置(10),所述升降装置(10)的上部固定安装在空箱(2)的底端,所述空箱(2)的内部下方固定安装有弹簧(7),所述弹簧(7)的上部固定安装有隔板(6),所述隔板(6)的上部活动安装有治疗仪(3),所述治疗仪(3)的前端固定安装有显示屏(4)和旋钮(5),所述空箱(2)的底部中间固定安装有安装板(8),所述安装板(8)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滚轮(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神经血管治疗仪,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内部底侧固定安装有升降装置(10),所述升降装置(10)的上部固定安装在空箱(2)的底端,所述空箱(2)的内部下方固定安装有弹簧(7),所述弹簧(7)的上部固定安装有隔板(6),所述隔板(6)的上部活动安装有治疗仪(3),所述治疗仪(3)的前端固定安装有显示屏(4)和旋钮(5),所述空箱(2)的底部中间固定安装有安装板(8),所述安装板(8)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滚轮(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神经血管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底部开设有空口(12),所述空口(12)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垫脚(11),所述外壳(1)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颖李应龙何强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省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