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转运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9867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3 10: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医用转运架,属于医疗器械领域。病床用转运架包括架体和两个支脚,架体上端面的外沿设置有围栏;两个支脚上端与架体下端面相对的两侧转动连接,支脚的下端设置有与病床或转运车尾部的插孔相匹配的连接插柱。使用时,将两个支脚的下部连接插柱直接插入到插孔内,由于重力作用,整个架体不易从插孔中脱出。将需要转运的监测治疗仪器等放置在架体上且在围栏包围的范围内,转运时,架体附在转运车或普通病床一起转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患者转运过程中各类监测治疗仪器等转运不便的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医用转运架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医用转运架。
技术介绍
重症患者需要经常离开科室进行CT、核磁共振、胃镜、手术等各类检查和治疗。由于患者必须依赖呼吸机、监护仪、输液泵、氧气等监测治疗仪器才能维持生命体征,为保证病人离科后转运过程中监测治疗的延续,患者的每一次转运都需要大量的人力参与。这些仪器和设备,在平常转运病人时,一部分较重的如氧气筒等在无固定情况下的放置到转运病床上和病人躺在一起,另一部分由随行转运的医护人员及家属“手拎肩扛”,这样易造成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仪器压到病人造成压疮,甚至砸伤病人;2.各种仪器的监测界面易被床单被褥遮挡,转运医护人员不易观察到病人的指标;3.一些无菌的治疗仪器放在病床上易造成污染,如输液泵或注射泵上的注射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医用转运架,解决患者转运过程中各类监测治疗仪器等转运不便的的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医用转运架,包括架体和两个支脚,所述架体上端面的外沿设置有围栏;两个所述支脚上端与所述架体下端面相对的两侧转动连接,所述支脚的下端设置有与病床或转运车尾部的插孔相匹配的连接插柱。进一步的,还包括若干锁紧装置,每一所述锁紧装置包括壳体、转轴、发条和锁紧带,所述壳体固定在所述围栏外侧,所述壳体内设置有空腔,所述壳体上设置有与所述空腔连通的开口;所述转轴转动地装设在所述空腔内,所述发条装设在所述转轴的一侧,所述发条一端与所述转轴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所述锁紧带缠绕地装设在所述转轴的另一侧,所述锁紧带一端与转轴固定连接,所述锁紧带另一端为连接端且该端从所述开口穿出,所述连接端上设置有连接件。进一步的,所述连接件为挂钩。进一步的,所述围栏一侧设置有让位缺口。进一步的,所述支脚包括形成三角形结构的横杆、竖杆和加强杆,所述竖杆一端向外延伸形成所述连接插柱,所述架体的下端面相对的两侧设置有两个中轴线相互平行的套筒,两个所述架体的所述横杆分别转动地装设在两个所述套筒内。进一步的,所述架体的底面呈栅格状。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由于常规的转运车或普通病床的床尾两侧均设置有插孔,本技术使用时,将两个支脚的下部连接插柱直接插入到插孔内,由于重力作用,整个架体不易从插孔中脱出。将需要转运的监测治疗仪器等放置在架体上且在围栏包围的范围内,转运时,架体附在转运车或普通病床一起转运;基于上述,本技术的转运架无需额外专人进行推动,可将仪器等放置于架体上,不会压到病人,仪器面板等不会被被褥遮挡、污染,同时通过围栏的作用可以防止仪器掉落,解决患者转运过程中各类监测治疗仪器等转运不便的的问题。2.本技术通过设置有锁紧装置,可以将转运的仪器固定,进一步防止仪器的掉落,提高可靠性;使用时只需将锁紧带拉出跨过跨压在仪器上并挂于围栏上即可,使用简单方便;锁紧带在不使用时,可以收入壳体内,不占用过多空间。3.本技术通过设置有让位缺口,让位缺口可以容纳与仪器连接的线、管、接头等,便于仪器的放置及有效防止线、管、接头等的损坏。4.本技术的支脚通过转动连接的方式与架体连接,整个转运架不使用时,两个支脚可收起,便于收纳。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三维图;图2为本技术折叠状态图;图3为本技术锁紧装置内部结构图。附图中,1-架体、2-支脚、3-锁紧装置、11-围栏、12-让位缺口、13-套筒、21-横杆、22-竖杆、23-加强杆、24-连接插柱、31-壳体、32-转轴、33-发条、34-锁紧带、35-开口、36-连接件。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技术的具体实施进一步说明。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长度”、“宽度”、“上”、“下”、“竖直”、“水平”、“顶”、“底”、“内”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请参见图1到图3,一种医用转运架,包括架体1、两个支脚2和锁紧装置3,架体1上端面的外沿设置有围栏11;两个支脚2上端与架体1下端面相对的两侧转动连接,支脚2的下端设置有与病床或转运车尾部的插孔相匹配的连接插柱24。锁紧装置3包括壳体31、转轴32、发条33和锁紧带34,壳体31固定在围栏11外侧,壳体31内设置有空腔,壳体31上设置有与空腔连通的开口35;转轴32转动地装设在空腔内,发条33装设在转轴32的一侧,发条33一端与转轴32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壳体31固定连接;锁紧带34缠绕地装设在转轴32的另一侧,锁紧带34一端与转轴32固定连接,锁紧带34另一端为连接端且该端从开口35穿出,连接端上设置有连接件36。本实施例中,连接件36为挂钩,围栏11一侧设置有让位缺口12。通过设置有让位缺口12,让位缺口12可以容纳与仪器连接的线、管、接头等,便于仪器的放置及有效防止线、管、接头等的损坏。具体的,支脚2包括形成直角三角形结构的横杆21、竖杆22和加强杆23,横杆21和竖杆22为直角三角边的两个直角边,加强杆23为直角三角形的斜边,竖杆22一端向外延伸形成连接插柱24,架体1的下端面相对的两侧设置有两个中轴线相互平行的套筒13,两个架体的横杆21分别转动地装设在两个套筒13内。架体1的底面呈栅格状,这样方便从栅格间隙观察病人脚部情况。由于常规的转运车或普通病床的床尾两侧均设置有插孔,使用时,将两个支脚2的下部连接插柱24直接插入到插孔内,由于重力作用,整个架体1不易从插孔中脱出。将需要转运的监测治疗仪器等放置在架体1上且在围栏11包围的范围内,转运时,架体1附在转运车或普通病床一起转运;基于上述,本技术的转运架无需额外专人进行推动,可将仪器等放置于架体1上,不会压到病人,仪器面板等不会被被褥遮挡、污染,同时通过围栏11的作用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医用转运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架体和两个支脚,所述架体上端面的外沿设置有围栏;两个所述支脚上端与所述架体下端面相对的两侧转动连接,所述支脚的下端设置有与病床或转运车尾部的插孔相匹配的连接插柱。/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用转运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架体和两个支脚,所述架体上端面的外沿设置有围栏;两个所述支脚上端与所述架体下端面相对的两侧转动连接,所述支脚的下端设置有与病床或转运车尾部的插孔相匹配的连接插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转运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若干锁紧装置,每一所述锁紧装置包括壳体、转轴、发条和锁紧带,所述壳体固定在所述围栏外侧,所述壳体内设置有空腔,所述壳体上设置有与所述空腔连通的开口;所述转轴转动地装设在所述空腔内,所述发条装设在所述转轴的一侧,所述发条一端与所述转轴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所述锁紧带缠绕地装设在所述转轴的另一侧,所述锁紧带一端与转轴固定连接,所述锁紧带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春艳黄翠青黄霜霞候璐蒙杨小兰秦冰杨智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