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通便凳
本技术涉及凳子
,尤其涉及一种通便凳。
技术介绍
目前,老年人便秘的情况很常见,同时,由于老年人体力相对较弱,蹲厕时腿部和膝盖受力较大,容易发生滑倒、骨折等意外,因此,坐姿排便更安全、适合。但坐姿排便比蹲式排便要困难,当直肠肌与直肠形成的肛肠角度越大、直肠越直时,排便越顺畅。坐着时,肛肠角约为80-90度,蹲着时,肛肠角可达到100-110度。除了角度原因,下蹲时腹部压力大,也促进排便。为了更有效的辅助老年人排便,通便凳应运而生,利用通便凳与马桶配合,在排便时能使人的双腿与上身形成一定角度,直肠就会摆脱体内组织的纠缠,更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更接近原始蹲姿,有理由排便,特别对便秘相对较多的中老年人特别有效。目前,市场上的马桶造形各有不同,高度也稍有差异并且使用者的身高腿长也各不同,所以每个人对通便凳的高度要求实际上也是不一样的,然而,市场上现有的通便凳的高度是固定的,不能很好的满足消费者的要求,体验度较低。同时,通便效果不理想,由于老年人蹲便时间太久,血液流通不畅,影响不好。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通便凳来解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通便凳,其特征在于,包括承载部、用于支撑所述承载部的支撑部、操作部和振动装置,所述操作部与所述支撑部相连,且所述操作部被操作带动所述支撑部进行上下升降,所述承载部具有缺口,所述承载部的上表面设有两脚踏区域,所述脚踏区域内设有若干个刺激部,所述振动装置驱动所述刺激部进行振动,从而使得所述刺激部刺激脚底促进排便的穴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便凳,其特征在于,包括承载部、用于支撑所述承载部的支撑部、操作部和振动装置,所述操作部与所述支撑部相连,且所述操作部被操作带动所述支撑部进行上下升降,所述承载部具有缺口,所述承载部的上表面设有两脚踏区域,所述脚踏区域内设有若干个刺激部,所述振动装置驱动所述刺激部进行振动,从而使得所述刺激部刺激脚底促进排便的穴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便凳,其特征在于,所述缺口呈U型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便凳,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刺激部分别设置在对应于涌泉穴的位置、全息穴肛门的位置、全息穴横结肠的位置、全息穴升结肠的位置、全息穴小肠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便凳,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部与所述支撑部呈可拆卸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光正,程吟,邹燕齐,迟宏罡,白晓燕,邹颖,陈丹,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医科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