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手柄的机械解脱弹簧圈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897878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3 10: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带手柄的机械解脱弹簧圈系统,包括由外管和位于外管内的芯丝组成的推送导丝,推送导丝的远端连接有弹簧圈,还包括手柄,手柄包括可沿推送导丝的轴向相对滑动的远端手柄和近端手柄,外管与远端手柄连接,芯丝与近端手柄连接;芯丝的远端固定连接有近端线环,近端线环上交叉活动连接有中端线环,弹簧圈上连接有远端线环,中端线环、远端线环以及外管形成机械解脱结构,近端手柄和远端手柄的相对滑动距离大于中端线环与近端线环之间交叉活动连接的活动距离。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手柄和具有活动范围的中端线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法方便且快速地完成弹簧圈机械解脱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手柄的机械解脱弹簧圈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带手柄的机械解脱弹簧圈系统。
技术介绍
卒中分为出血性卒中和缺血性卒中。颅内动脉瘤是一种高致病率和高致死率的出血性卒中疾病,是造成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主要原因。目前很多医学专家首选的临床治疗方案,应用最多的治疗方案是在荧光透视下,利用微导管作为手术通道,对动脉瘤进行弹簧圈栓塞,从而预防动脉瘤破裂出血。弹簧圈栓塞手术的核心在于弹簧圈的解脱方式,目前主要有电解脱、水解脱和机械解脱的三种栓塞弹簧圈解脱方式。其中,水解脱弹簧圈由于其控制性较差,临床应用较少;临床中使用的电解脱弹簧圈大多存在着解脱时间过长或者解脱时间不稳定的问题,延长了手术时间且增大了病人的痛楚,因此使用受限;机械解脱弹簧圈由于具有解脱迅速、操作简单的特点逐步成为主流,成为业内主要研究方向。对于机械解脱弹簧圈,可解脱主要的原理是在于推送导丝的双层结构。推送导丝由外管和芯丝组成,芯丝可以在外管内轴向移动,弹簧圈连接于推送导丝的远端,芯丝与弹簧圈为可解脱式连接。例如,公开号为CN110974332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机械解脱弹簧圈系统,该专利中,芯丝上固定拉环,弹簧圈上固定套环,套环套挂在推送杆上,弹簧圈机械解脱时拉动拉环,使拉环带动套环脱离推送杆上的挂钩,从而实现了推送导丝与弹簧圈的分离,完成解脱。要实现机械解脱的动作,需要通过推送导丝近端设置特殊结构来实现,目前主要的控制解脱方式为两种,一套产品同时具备两种控制解脱方式:一种为手术时临时安装一个较大解脱手柄,手柄远端抵住外管,手柄内部设置滑块卡住芯丝,通过移动滑块实现弹簧圈的解脱。其弊端在于临时装配手柄的不方便性,同时医生单手操作手柄滑块的移动,造成解脱时无法感知解脱力的大小,一旦解脱点故障强行解脱可能对病人造成损伤。而且这种临时装配的解脱手柄存在解脱失败的情况,对是否解脱成功无法明确判断。另一种解脱方式是,将推送导丝近端外管掰断,裸露出内部的芯丝,再拉扯芯丝实现解脱。其弊端是,掰断外管的过程会造成芯丝弯折受损,解脱时可能出现解脱力大时,芯丝断裂造成解脱失败,也可能难以两手捏紧细小的外管及芯丝出现打滑造成解脱不成功,往往应用到装上两个扭控器辅助解脱。扭控器作为常规颅内介入手术器械配合微导丝使用,具有轻便小巧、操作方便、有良好的力值手感等特点备受医生推崇。然在外管掰断点的推送导丝两端临时各安装一个扭控器也颇为复杂,耗时较长,不符合手术时间紧迫的使用场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意在提供一种带手柄的机械解脱弹簧圈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方便且快速地完成弹簧圈机械解脱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带手柄的机械解脱弹簧圈系统,包括由外管和位于外管内的芯丝组成的推送导丝,推送导丝的远端连接有弹簧圈,还包括手柄,手柄包括可沿推送导丝的轴向相对滑动的远端手柄和近端手柄,外管与远端手柄连接,芯丝与近端手柄连接,芯丝和弹簧圈之间设有解脱机构。本技术方案的原理在于:手柄包括远端手柄和近端手柄,远端手柄和近端手柄可以沿着推送导丝的轴向相对滑动,因此在手术中需要完成弹簧圈的解脱时,保持远端手柄位置固定,从而使得外管的位置固定,然后使近端手柄与远端手柄之间相对滑动而使近端手柄远离远端手柄,近端手柄滑动时将带动芯丝移动,使得芯丝带动解脱机构向远离弹簧圈的方向移动,使得解脱机构发生解脱,从而实现弹簧圈的脱离。本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1.能够方便且快速地完成弹簧圈的解脱:相比于现有技术中在手术时需要手动安装手柄来分别固定外管和芯丝,造成手术过程中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来完成弹簧圈的解脱操作,而在完成一次动脉瘤的弹簧圈栓塞手术中,常规平均需要将5-10根弹簧圈填塞至动脉瘤中,因此手术的时间大大增加,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痛楚,而且长时间的脑部手术更加容易发生意外,使得手术潜在风险增加。本申请中的弹簧圈系统中,推送导丝的外管和芯丝分别被远端手柄和近端手柄进行预先固定,在手术时,无需采用额外的时间来固定外管和芯丝,而在需要解脱时,只需推动近端手柄沿着远端手柄滑动,即可使弹簧圈实现解脱,整个过程操作十分方便、快速,能够有效减少手术的时间。2.能够减少产品失效的情况:相比于现有技术中需要在手术现场完成对芯丝的固定(无论是利用手柄来夹持芯丝还是折断外管而露出内部芯丝),或者在手术过程中将推送导丝送入到微导管中时,均可能无意拉动芯丝或者使芯丝受力,造成芯丝移位而产生弹簧圈的误解脱。本申请中,将芯丝和外管分别预先固定,在使用时减少无意拉动芯丝的情况,从而减少产品失效的情况。3.解脱过程更加方便施力:相比于现有技术中单手推动手柄上的滑块来实现弹簧圈的解脱,单手操作时不方便施力,也无法清楚地判断推动滑块滑动过程中施力大小的改变情况。本方案中,由于手柄包括相对滑动的近端手柄和远端手柄,操作时双手分别握住近端手柄和远端手柄,一方面方便双手施力而保证近端手柄逐渐向远离远端手柄的方向滑动,有利于提升解脱的稳定进行,另一方面双手拉动近端手柄和远端手柄相互远离时,双手可拉动的距离更长,更容易控制解脱的过程,而且依靠双手施力,能够更加清楚地判断拉力大小的变化过程,从而对弹簧圈是否正确解脱进行更加清楚地判断。4.每套弹簧圈系统固定一套单独的手柄,企业无需另单独注册手柄,作为产品附件配送医院,降低研发和生产成本。进一步,解脱机构包括近端线环、中端线环和远端线环,近端线环固定连接于芯丝的远端,中端线环交叉活动连接于近端线环上,远端线环连接于弹簧圈上,近端手柄和远端手柄的相对滑动距离大于中端线环与近端线环之间交叉活动连接的活动距离。申请人在手术过程中发现,在手术过程中,即使在弹簧圈的机械解脱前,也可能出现弹簧圈误解脱而使产品失效的情况。申请人经过深入分析,发现造成弹簧圈误解脱的主要原因在于,现有技术中,弹簧圈的解脱区域长度在1mm左右,而在产品生产过程、运输过程以及使用过程中,如果芯丝与外管之间受到不同的力,很容易造成芯丝与外管在轴向发生相对位移,造成弹簧圈提前解脱,从而造成产品失效,因此申请人对现有的机械解脱方式进行了改进,以减少弹簧圈误解脱的现象。为了减少弹簧圈的误解脱现象,本方案中的解脱机构包括近端线环、中端线环和远端线环,且中端线环与近端线环之间存在交叉活动连接的活动距离,使得近端线环和中端线环之间具有一定的活动空间,从而使弹簧圈的解脱区域长度延长,大大降低弹簧圈误解脱的风险;同时,由于远端手柄和近端手柄的相对滑动距离大于中端线环与近端线环之间交叉活动连接的活动距离,因此在弹簧圈解脱过程中,在首先推动近端手柄和远端手柄相互远离时,近端线环和远端线环相对移动但是不接触张紧,当继续推动近端手柄和远端手柄相互远离时,当近端线环移动至与中端线环张紧,且中端线环与远端线环也张紧时,就需要使用较大的力来驱使中端线环和远端线环的解脱,当中端线环与近端线环解脱后,继续推动近端手柄和远端手柄的相互远离,操作者可以明显感觉到推动的力明显减小。本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1.能够减少弹簧圈的误解脱:相比于现有技术中弹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手柄的机械解脱弹簧圈系统,包括由外管和位于外管内的芯丝组成的推送导丝,所述推送导丝的远端连接有弹簧圈,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手柄,所述手柄包括可沿推送导丝的轴向相对滑动的远端手柄和近端手柄,所述外管与远端手柄连接,所述芯丝与近端手柄连接,所述芯丝和弹簧圈之间设有解脱机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手柄的机械解脱弹簧圈系统,包括由外管和位于外管内的芯丝组成的推送导丝,所述推送导丝的远端连接有弹簧圈,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手柄,所述手柄包括可沿推送导丝的轴向相对滑动的远端手柄和近端手柄,所述外管与远端手柄连接,所述芯丝与近端手柄连接,所述芯丝和弹簧圈之间设有解脱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手柄的机械解脱弹簧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解脱机构包括近端线环、中端线环和远端线环,所述近端线环固定连接于芯丝的远端,所述中端线环交叉活动连接于近端线环上,所述远端线环连接于弹簧圈上,所述近端手柄和远端手柄的相对滑动距离大于中端线环与近端线环之间交叉活动连接的活动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手柄的机械解脱弹簧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上设有用于固定远端手柄和近端手柄的固定连接件,且远端手柄和近端手柄之间设有导向连接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带手柄的机械解脱弹簧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连接件包括开设于近端手柄的第一导向槽,所述远端手柄上固定连接有滑动连接于第一导向槽内的凸起,所述第一导向槽沿着推送导丝的轴向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带手柄的机械解脱弹簧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连接件包括开设于远端手柄上的第一导向槽,所述近端手柄上固定连接有滑动连接于第一导向槽内的凸起,所述第一导向槽沿着推送导丝的轴向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一种带手柄的机械解脱弹簧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近端手柄或者远端手柄上开有与第一导向槽平行且错开设置的第二导向槽,所述第一导向槽和第二导向槽之间连通有沿推送导丝周向设置的环形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带手柄的机械解脱弹簧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连接件包括可拆卸连接在近端手柄或者远端手柄上的锁定件,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相龙王玉峰梁志兴邱海平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神平医疗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