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晓丽专利>正文

一种无油烟的炭烤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97419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3 10:13
本申请公开了食品机械技术领域中的一种无油烟的炭烤箱,包括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上部设有烤箱、以及位于烤箱两侧的炭箱,烤箱与炭箱之间连通有出风口,支撑柱下部设有鼓风机;鼓风机的电力由太阳能电池供给,鼓风机连通有进风管,进风管的进口设在与出风口相对面的炭箱上;烤箱的上部为烤架,下部为集油槽,炭箱内部设有炭盒,集油槽与炭盒为抽屉式结构。本申请通过将烤架与鼓风机结合在一起,确保进风口与出风口处于同一直线,使烤制食物时的能量更集中,能耗少,能量利用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油烟的炭烤箱
本专利技术涉及食品机械
,尤其涉及一种无油烟的炭烤箱。
技术介绍
烧烤是人类最原始的烹调方式,是以燃料加热和干燥空气,并把食物放置于热干空气中一个比较接近热源的位置来加热食物,一般来说,烧烤是在火上将食物烹调至可食用,烧烤本身也成为一种多人聚会休闲娱乐方式。现代社会,由于有多种用火方式,烧烤方式也逐渐多样化,发展出各式烧烤炉、烧烤架等。但是在现有技术中,主要还是以炭烤箱为主,但是炭烤箱在烤制食物的时候,由于需要在食物上刷油,油滴掉落在炭上,会形成明火将食物烤糊,生成油烟影响食物的品质,同时油烟中含有较多的致癌物质,对人体有害。如中国专利,CN201220238565.X,一种自动翻转无烟木炭烧烤设备,设有烧烤箱,所述烧烤箱的中央设有烧烤口,烧烤口上设有烧烤架,所述烧烤口正下方的烧烤箱内设有接油污盘,所述接油污盘的两侧各自设有木炭箱,所述木炭箱不在烧烤口的正下方,所述烧烤架为一矩形的方桶,方桶的边缘上设有放置肉串钎子的“U”型的凹槽,所述钎子的一端设有小齿轮,所述方桶壁上设有与钎子上的小齿轮相配合的闭合链条,所述链条两端设有固定齿轮,所述链条与电机传动连接。上述烧烤设备是使炭燃烧形成热辐射,用于传递到烧烤口,但是这样处在一个问题,进风采用的是自然风,烧烤口与进风位置不处于同一直线上,能耗损失过大,能量利用率不足。因此,亟需一种无烟烤架,解决上述技术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意在提供一种无油烟的炭烤箱,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烧烤口与进风位置不处于同一直线上,能耗损失过大,能量利用率不足的问题。本方案中的一种无油烟的炭烤箱,包括支撑柱、烤箱和炭箱,所述烤箱设置在支撑柱的上部,所述炭箱位于烤箱的两侧;所述烤箱与炭箱之间连通有出风口,所述支撑柱下部设有鼓风机;所述鼓风机的电力为外界电源供给,鼓风机的两端连通有进风管,所述进风管的出风端分别设在与出风口相对的炭箱的侧壁上,出风端与出风口处于同一直线;所述烤箱的上部为烤架,下部为集油槽,所述炭箱内部设有炭盒,所述集油槽与所述炭盒为抽屉式结构。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本申请的无油烟的炭烤箱,包括支撑柱,烤箱设在支撑柱的上部,烤箱的两侧为炭箱,烤架不直接设置在炭盒上,避免在烤制食物时油滴在炭上,引起明火并形成油烟;烤箱与炭箱之间连通有两个出风口,两个出风口形成对流,出风口在位于炭盒相对面上设有鼓风机的进风管,进风管与出风口处于同一直线上,且鼓风机两侧的进风管形成U形的结构,进风管的出风端设置在分别设在与出风口相对的炭箱的侧壁上,可以保证出风均匀且与出风口处于同一直线上,可保证热量集中到烤箱内,同等重量的炭产生的能量的利用率更高;烤箱的上部为烤架,下部为集油槽,烤制时的废油直接进入集油槽进行收集,集油槽与炭盒均为抽屉式结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无论是加炭还是处理废油、积灰都方便快捷。本专利技术通过将烤架与鼓风机结合在一起,进风口与出风口处于同一直线,使烤制食物时的能量更集中,能耗少,能量利用率高。进一步,支撑柱为可收缩设置,可以根据使用者的身高、施力的情况来调节支撑柱的高度。进一步,出风口上设有滤网,可以阻挡炭灰在风力的作用下,进入烤箱内,从而污染食物。进一步,炭箱上除开与烤箱接触的面上均设有保温板,减少热损失,从而降低能耗,保温板外部的温度低,避免人在操作时被高温烫伤。进一步,炭盒内设有筛网,所述筛网下部为积灰斗,通过多次抽拉炭盒,将灰筛出并进入积灰斗内,有效的将炭和灰分离,使炭的燃烧效果更好。进一步,集油槽内收集的废油用于制造肥皂,废物利用。优选方式一,外界电源为太阳能电池。一般烧烤都是在户外,那么当将本申请抬到户外的时候,可以利用太阳能电池来发电供给电力。优选方式二,外界电源为设有蓄电池的温差电池,所述温差电池设置在烤箱的侧壁上。在一开始的时候使用蓄电池给鼓风机供电,之后烧烤的过程会产生温度变化,利用该温度变化来进行温差发电,为后续的鼓风机提供风力。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无油烟的炭烤箱的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炭盒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支撑柱1、烤箱2、炭箱3、鼓风机4、出风口5、把手6、烤架201、集油槽202、炭盒301、筛网302、积灰斗303、仓门304、进风管401。实施例1如附图1所示:一种无油烟的炭烤箱,包括支撑柱1,支撑柱1为可收缩设置,可以根据使用者的身高、施力的情况来调节支撑柱1的高度,支撑柱1的上部设有烤箱2、以及位于烤箱2两侧的炭箱3,烤箱2与炭箱3之间连通有出风口5,进风口5上设有滤网;支撑柱1下部设有鼓风机4,鼓风机4的电力由太阳能电池供给,鼓风机4的两端连通有进风管401,进风管401为扁管,进风管401的出风端分别设在与出风口5相对的炭箱3的侧壁上,出风端与出风口5处于同一直线;烤箱2的上部为烤架201,下部为集油槽202,炭箱3内部设有炭盒301,集油槽202与炭盒301均为抽屉式结构,集油槽202和炭盒301的外部设有把手6。如附图2所示,炭盒301内设有筛网302,筛网302下部为积灰斗303,通过多次抽拉炭盒301,将灰筛出进入积灰斗303内,有效的将炭和灰分离,使炭的燃烧效果更好,使用一段时间后,打开仓门304,即可将灰倒出。烤箱2设在支撑柱1的上部,烤箱2的两侧为炭箱3,烤架201不直接设置在炭盒301上,避免在烤制食物时油滴在炭上,引起明火并形成油烟;烤箱2与炭箱3之间连通有出风口5,出风口5在位于炭盒301相对面上设有鼓风机4的进风管401,进风管401与出风口5处于同一直线上,可保证热量集中到烤箱2内,同等重量的炭产生的能量的利用率更高;烤箱2的上部为烤架201,下部为集油槽202,烤制时的废油直接进入集油槽202进行收集,集油槽202与炭盒301均为抽屉式结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无论是加炭还是处理废油、积灰都方便快捷。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外界电源为设有蓄电池的温差电池,温差电池设置在烤箱2的侧壁上。以上所述的仅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专利技术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油烟的炭烤箱,包括支撑柱、烤箱和炭箱,所述烤箱设置在支撑柱的上部,所述炭箱位于烤箱的两侧;其特征在于:所述烤箱与炭箱之间连通有出风口,所述支撑柱下部设有鼓风机;所述鼓风机的电力为外界电源供给,鼓风机的两端连通有进风管,所述进风管的出风端分别设在与出风口相对的炭箱的侧壁上,出风端与出风口处于同一直线;所述烤箱的上部为烤架,下部为集油槽,所述炭箱内部设有炭盒,所述集油槽与所述炭盒为抽屉式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油烟的炭烤箱,包括支撑柱、烤箱和炭箱,所述烤箱设置在支撑柱的上部,所述炭箱位于烤箱的两侧;其特征在于:所述烤箱与炭箱之间连通有出风口,所述支撑柱下部设有鼓风机;所述鼓风机的电力为外界电源供给,鼓风机的两端连通有进风管,所述进风管的出风端分别设在与出风口相对的炭箱的侧壁上,出风端与出风口处于同一直线;所述烤箱的上部为烤架,下部为集油槽,所述炭箱内部设有炭盒,所述集油槽与所述炭盒为抽屉式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油烟的炭烤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为可收缩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油烟的炭烤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上设有滤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晓丽
申请(专利权)人:刘晓丽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