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透气式金蝉养殖用筒式养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896528 阅读:7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3 10: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透气式金蝉养殖用筒式养殖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外壁开有固定孔,所述底座侧壁开有水流通道,所述底座两侧外壁开有水管接口,所述底座装置内有放置腔,所述底座顶部外壁通过固定孔卡接有养殖筒体,所述养殖筒体外壁开有通孔,养殖筒体内有养殖腔,所述养殖筒体顶部外壁开有通气管,所述养殖筒体顶部外壁焊接有捕捉筒体,所述捕捉筒体内壁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第一墙面和第二墙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在底座上的通气管和设置在底座两侧外壁的水流通道,调节底部底座的温度,确保蝉蚁的生长过程温度环境适宜,实现了对金蝉养殖的科学养殖,大大提高了蝉蚁的存活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透气式金蝉养殖用筒式养殖装置
本技术具体涉及金蝉养殖领域,具体是一种透气式金蝉养殖用筒式养殖装置。
技术介绍
金蝉幼虫又称知了猴,学名蝉蛹,多生活在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地区,寒带较少见。蝉虽然是农林害虫,但也有好的一面。正由于金蝉风味独特,营养丰富,又有良好的药食保健作用,随着人们生活价值水平的不断提高,作为高营养,绿色美味的金蝉,市场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价格也随之升高,采用人工养殖金蝉技术简单,投资极少,见效较快。以吸食树根汁生长,当年夏季产卵入土,生长一年后出土,它全身是宝,知了猴含有大量的高蛋白,可食用,蝉壳是中药的明目药材,知了猴夏季收购后,装入冰柜冷冻保鲜,可全年食用。金蝉在整个生命周期内的形态变化分为:蝉卵-蝉蚁-知了猴-蝉。其中,在蝉蚁成功转变为知了猴出土的时间段一般需要1~2年,而蝉蚁的成活率主要取决于刚刚孵化成的小蝉蚁是否能够在1~2小时内能够获得自身补给,否则小蝉蚁将会被累死、饿死。目前人们主要食用金蝉形态的阶段为知了猴,其成虫蝉亦可以食用。早些年前,人们获得金蝉的方式主要靠自然采集;但是由于自然环境的改变、人类的破坏及人类的捕食等因素,导致了金蝉的供给需求失去平衡。传统方法的金蝉养殖,都是利用现有林地直接填埋金蝉虫苗进行培养,但这种人工养殖的方法最终效果往往达不到预期,不具备科学养殖的性质,常常因为土地的不透气使得蝉蚁存活率很低,降低了知了猴的产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透气式金蝉养殖用筒式养殖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透气式金蝉养殖用筒式养殖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外壁开有固定孔,所述底座侧壁开有水流通道,所述底座两侧外壁均开有水管接口,所述底座内有放置腔,所述底座顶部外壁通过固定孔卡接有养殖筒体,所述养殖筒体外壁开有通孔,养殖筒体内有养殖腔,所述养殖筒体顶部外壁开有通气管,所述养殖筒体顶部外壁焊接有捕捉筒体,所述捕捉筒体内壁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第一墙面和第二墙面。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孔的数量为六个,通孔的数量为六个。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水管接口与水流通道之间通过螺纹管道连接。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养殖筒体靠近每个固定孔的底部外壁焊接有凸起,凸起与固定孔相适配。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通气管与底座通过螺纹管道连接。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捕捉筒体内壁卡接有支撑杆。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杆外壁插接有诱捕筒,诱捕筒为梯台状结构。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墙面为光滑表面,所述第二墙面为粗糙表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该透气式金蝉养殖用筒式养殖装置,通过设置在养殖筒体顶部的通气管,通气管与装置底部的底座相连接,保证了蝉蚁在生长过程中的透气性,大大提高了蝉蚁的存活率。2.该透气式金蝉养殖用筒式养殖装置,通过设置在底座两侧外壁的水流通道和接水管道,在通过一定温度的水流,调节底部底座的温度,确保蝉蚁的生长过程温度环境适宜。3.该透气式金蝉养殖用筒式养殖装置,通过设置在养殖筒顶部的捕捉装置,利用知了猴无法攀爬光滑表面对知了猴进行捕捉,同时针对可能羽化的金蝉进行诱捕,代替了传统夜晚进行人工捕捉的方法,大大提高了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透气式金蝉养殖用筒式养殖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透气式金蝉养殖用筒式养殖装置中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一种透气式金蝉养殖用筒式养殖装置中底座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通气管、2-支撑杆、3-诱捕筒、4-通孔、5-底座、6-水管接口、7-捕捉筒体、8-养殖筒体、81-养殖腔、51-固定孔、52-水流通道、53-放置腔、71-第一墙面、72-第二墙面。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透气式金蝉养殖用筒式养殖装置,包括底座5,所述底座5顶部外壁开有若干固定孔51,所述底座5侧壁开有水流通道52,底座5两侧外壁均开有水管接口6,水管接口6与水流通道52之间通过螺纹管道相连接,在养殖金蝉时,可通过向水管接口6注入适宜金蝉幼虫生长温度的水流,保证底座5的温度保持适宜状态,从而保障幼虫的孵化生存环境;所述底座5内设有放置腔53,放置腔53内用于放置金蝉幼虫,所述底座5顶部外壁通过固定孔51卡接有养殖筒体8,养殖筒体8底部外壁靠近每个固定孔51的底部外壁焊接有凸起,凸起与固定孔51相适配;从而将养殖筒体8固定,且固定方式简单方便,所述养殖筒体8外壁开有若干个通孔4,对通孔4的数量不加以限定,本实例中,优选的,通孔4的数量为六个,养殖筒体8内设置有养殖腔81,养殖腔81内放有肥料,利用树木根茎的趋肥性,使树木根茎通过通孔4向养殖腔81生长,为金蝉的成长提供养料,所述养殖筒体8顶部外壁设置有通气管1,通气管1的底端与底座5通过螺纹管道连接,保证金蝉幼虫生长过程中底座5的透气性,所述养殖筒体8顶部外壁焊接有捕捉筒体7,所述捕捉筒体7内壁卡接有支撑杆2,所述支撑杆2的外壁插接有诱捕筒3。其中,对诱捕筒3的规格不加限定,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诱捕筒3为梯台状结构,在金蝉出土季节时可通过在诱捕筒3内放置特殊药物吸引羽化后的金蝉以达到捕捉效果,同时也方便采集。所述捕捉筒体7内壁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第一墙面71和第二墙面72,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第一墙面71为光滑表面,有效阻止金蝉爬行;第二墙面72为粗糙表面,便于知了猴爬行,金蝉在出土后沿捕捉筒体7向上爬行时会因为第一墙面71的光滑而掉落至诱捕筒3内。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在进行金蝉养殖前,将事先准备好蝉卵放在底座5中的放置腔53中,之后将底座5卡接在养殖筒体8底部,埋入树根附近并置于土面以下,并且向养殖腔81内铺满肥料和泥土用于吸引根茎向养殖腔81内生长,在蝉卵在经过不断蜕变之后变成知了猴准备出土的季节时,通过人工操作将捕捉筒体7固定在养殖筒体8顶部,向诱捕筒3中放入特定药物之后将捕捉筒体7顶部覆盖一层保鲜膜,最后等待收获即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透气式金蝉养殖用筒式养殖装置,包括底座(5),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5)顶部外壁开有固定孔(51),所述底座(5)侧壁开有水流通道(52),所述底座(5)两侧外壁均开有水管接口(6),所述底座(5)内有放置腔(53),所述底座(5)顶部外壁通过固定孔(51)卡接有养殖筒体(8),所述养殖筒体(8)外壁开有若干个通孔(4),养殖筒体(8)内有养殖腔(81),所述养殖筒体(8)顶部外壁设置通气管(1),所述养殖筒体(8)顶部外壁焊接有捕捉筒体(7),所述捕捉筒体(7)内壁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第一墙面(71)和第二墙面(7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透气式金蝉养殖用筒式养殖装置,包括底座(5),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5)顶部外壁开有固定孔(51),所述底座(5)侧壁开有水流通道(52),所述底座(5)两侧外壁均开有水管接口(6),所述底座(5)内有放置腔(53),所述底座(5)顶部外壁通过固定孔(51)卡接有养殖筒体(8),所述养殖筒体(8)外壁开有若干个通孔(4),养殖筒体(8)内有养殖腔(81),所述养殖筒体(8)顶部外壁设置通气管(1),所述养殖筒体(8)顶部外壁焊接有捕捉筒体(7),所述捕捉筒体(7)内壁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第一墙面(71)和第二墙面(7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透气式金蝉养殖用筒式养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孔(51)的数量为六个,通孔(4)的数量为六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透气式金蝉养殖用筒式养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管接口(6)与水流通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双箭穆成林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庆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