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薛海军专利>正文

一种脚踏式地膜打孔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96177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3 10: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脚踏式地膜打孔器,包括底板、滚轮、打孔机构、驱动机构、脚踏块和拉杆。底板上设有一横向的滑槽,且滑槽的正中间设有通孔;滚轮可滚动的设置于底板的底部;打孔机构包括滑块和打孔针;滑块可滑动的位于滑槽上;打孔针可活动的垂直设置于滑块中间且可在滑槽通孔内活动;打孔针的底端设为尖头,打孔针的顶端靠下部位固定设有两对称的枝板,两枝板和滑块之间通过弹簧固定连接;驱动机构位于底板上,包括气缸和控制器,所述气缸与滑块固定连接,控制器与气缸电连接;脚踏块固定连接在打孔针的顶端;拉杆固定连接在底板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脚踩即可实现打孔器的打孔,操作简单、使用方便、节省劳动力,大大提高了打孔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脚踏式地膜打孔器
本技术涉及农业打孔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脚踏式地膜打孔器。
技术介绍
地膜即地面覆盖薄膜,通常是透明或黑色PE薄膜,也有绿色或银色薄膜,用于地面覆盖,以提高土壤温度,保持土壤水分,维持土壤结构,防止害虫侵袭作物和某些微生物引起的病害等,促进植物生长的功能。在地膜种植时,为了让地膜里面的农作物生长出来露出地膜,则需要在地膜上打孔。随着农业机械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农田地膜打孔机械层出不穷,但是现有的农田打孔技术中,由于地膜打孔机具有结构复杂、成本较高、易损坏的缺点,并未在农田作业中大量的推广应用。而传统方法为手工方式打孔,即用手指或尖棒将地膜戳破,不但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行距、株距不标准,而且地膜易进入土内,既影响农作物生长,又污染环境。农民朋友迫切希望拥有一种结构简单、成本较低、机械化程度高、工作效率高的地膜打孔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脚踏式地膜打孔器。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脚踏式地膜打孔器,包括底板、滚轮、打孔机构、驱动机构、脚踏块和拉杆。所述底板上设有一横向的滑槽,且滑槽的正中间设有通孔;所述滚轮可滚动的设置于底板的底部;所述打孔机构包括滑块和打孔针;所述滑块可滑动的位于滑槽上;所述打孔针可活动的垂直设置于滑块中间,且可在滑槽通孔内活动;打孔针的底端设为尖头,打孔针的顶端靠下部位固定设有两对称的枝板,两枝板和滑块之间通过弹簧固定连接;所述驱动机构位于底板上,包括气缸和控制器;所述气缸与滑块固定连接,使滑块可以在滑槽内横向移动;所述控制器与气缸电连接,用来控制气缸活动;所述脚踏块固定连接在打孔针的顶端;所述拉杆固定连接在底板上。本技术通过拉杆和滚轮实现打孔器的行走,通过脚踩脚踏块即可实现对地膜的打孔,通过驱动机构即可实现打孔针在横向通孔活动从而可在适当位置打孔。进一步地,在底板的四个角对称的设有卡柱,卡柱内设有一脚踏板且可在卡柱内上下活动,在脚踏板的底部设有“T”型滑槽,所述打孔针顶端的脚踏块可以在“T”型滑槽内滑动。卡柱用于控制脚踏板的活动范围,打孔针通过脚踏块可活动的嵌入脚踏板的“T”型滑槽内,使得打孔针在打孔时更加稳定。通过脚踩脚踏板相比于直接脚踩脚踏块,受力更加均匀,可以避免损坏打孔器,从而延长打孔器使用寿命。进一步地,所述滑块上还设有限位柱。当脚踩脚踏块到一定位置时,限位柱阻止脚踏块继续向下运动,从而防止打孔针进入土壤过深影响打孔器正常运行,同时也避免脚踩力度过大损坏打孔器。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柱对称的位于弹簧和打孔针之间,可很好的控制脚踩脚踏板力度。进一步地,所述滚轮设于底板的两侧,且间距等于地膜的宽度,可保证地膜在宽度上完全处于底板的通孔范围内,打孔效率更高。进一步地,所述滚轮为四个,对称的位于底板两侧,使打孔器操作更加方便。进一步地,所述底板的滑槽边缘设有尺寸刻度,可以精确的控制打孔位置。本技术的有有益效果为:通过脚踩脚踏板即可实现打孔器的打孔,操作简单、使用方便、节省劳动力,大大提高了打孔效率。另外,通过气缸带动打孔针运动以及底板上的尺寸刻度可以精确的控制打孔位置。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所述的地膜打孔器结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所述的地膜打孔器剖面图。主要元件说明:1、底板11、滑槽111、通孔12、卡柱2、滚轮21、轴3、打孔机构31、滑块311、限位柱32、打孔针321、枝板4、驱动机构41、气缸42、控制器5、脚踏块6、拉杆7、弹簧8、脚踏板81、“T”型滑槽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中选用的所有材料、试剂和仪器都为本领域熟知的,但不限制本技术的实施,其他本领域熟知的一些试剂和设备都可适用于本技术以下实施方式的实施。实施例一种脚踏式地膜打孔器,参阅图1和图2,包括底板1、滚轮2、打孔机构3、驱动机构4、脚踏块5和拉杆6。底板1上设有一横向的滑槽11,且滑槽11的正中间设有通孔111。在滑槽11的边缘设有尺寸刻度,可以精确的控制打孔位置。在底板1的四个角上还对称的设有卡柱12。滚轮2通过轴21可滚动的设置于底板1的底部。本实施例中的滚轮2为四个,对称的设于底板的两侧,且间距等于地膜的宽度,可保证地膜在宽度上完全处于底板1的通孔111范围内,打孔效率更高。打孔机构3包括滑块31和打孔针32。所述滑块31可滑动的位于底板1的滑槽11上。所述打孔针32可活动的垂直设置于滑块31中间,且可在滑槽11的通孔111内活动。打孔针32的底端设为尖头,打孔针32的顶端靠下部位固定设有两对称的枝板321,两枝板321和滑块31之间通过弹簧7固定连接。在滑块31的上部还设有限位柱311,对称的位于弹簧7和打孔针32之间。这样的设置可以防止打孔针32进入土壤过深影响打孔器正常运行,同时也避免脚踩力度过大损坏打孔器,可以减少弹簧7的压迫,从而延长打孔器的使用寿命。优选地,在四个卡住12内设有一脚踏板8且可在卡柱12内上下活动,卡柱12用于控制脚踏板8的活动范围。在脚踏板8的底部设有“T”型滑槽81。通过脚踩脚踏块5即可实现打孔针32的打孔,但在本实施例中设置了脚踏板8,脚踩脚踏板8与直接脚踩脚踏块5相比,受力更加均匀,可以避免损坏打孔器,从而延长打孔器使用寿命。驱动机构4位于底板1上,包括气缸41和控制器42。所述气缸41与滑块31固定连接,使滑块31可以在滑槽11内横向移动;所述控制器42与气缸41电连接,用来控制气缸41的活动。脚踏块5固定连接在打孔针32的顶端,可以在“T”型滑槽81内滑动。打孔针32通过脚踏块5可活动的嵌入脚踏板8的“T”型滑槽81内,使得打孔针32在打孔时更加稳定。拉杆6固定连接在底板1和卡柱12上,用来拉动打孔器行进。本实施例通过脚踩脚踏板即可实现打孔器的打孔,操作简单、使用方便、节省劳动力,大大提高了打孔效率。另外,通过气缸带动打孔针运动以及底板上的尺寸刻度可以精确的控制打孔位置。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如果对本技术的各种改动或变形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倘若这些改动和变形属于本技术的权利要求和等同技术范围之内,则本技术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脚踏式地膜打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滚轮(2)、打孔机构(3)、驱动机构(4)、脚踏块(5)和拉杆(6);/n所述底板(1)上设有一横向的滑槽(11),且滑槽(11)的正中间设有通孔(111);/n所述滚轮(2)可滚动的设置于底板(1)的底部;/n所述打孔机构(3)包括滑块(31)和打孔针(32);所述滑块(31)可滑动的位于滑槽(11)上;所述打孔针(32)可活动的垂直设置于滑块(31)中间,且可在滑槽(11)的通孔(111)内活动;打孔针(32)的底端设为尖头,打孔针(32)的顶端靠下部位固定设有两对称的枝板(321),两枝板(321)和滑块(31)之间通过弹簧(7)固定连接;/n所述驱动机构(4)安装于底板(1)上,包括气缸(41)和控制器(42);所述气缸(41)与滑块(31)固定连接,使滑块(31)可以在滑槽(11)内横向移动;所述控制器(42)与气缸(41)电连接;/n所述脚踏块(5)固定连接在打孔针(32)的顶端;/n所述拉杆(6)固定连接在底板(1)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脚踏式地膜打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滚轮(2)、打孔机构(3)、驱动机构(4)、脚踏块(5)和拉杆(6);
所述底板(1)上设有一横向的滑槽(11),且滑槽(11)的正中间设有通孔(111);
所述滚轮(2)可滚动的设置于底板(1)的底部;
所述打孔机构(3)包括滑块(31)和打孔针(32);所述滑块(31)可滑动的位于滑槽(11)上;所述打孔针(32)可活动的垂直设置于滑块(31)中间,且可在滑槽(11)的通孔(111)内活动;打孔针(32)的底端设为尖头,打孔针(32)的顶端靠下部位固定设有两对称的枝板(321),两枝板(321)和滑块(31)之间通过弹簧(7)固定连接;
所述驱动机构(4)安装于底板(1)上,包括气缸(41)和控制器(42);所述气缸(41)与滑块(31)固定连接,使滑块(31)可以在滑槽(11)内横向移动;所述控制器(42)与气缸(41)电连接;
所述脚踏块(5)固定连接在打孔针(32)的顶端;
所述拉杆(6)固定连接在底板(1)上。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海军
申请(专利权)人:薛海军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