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气候实验的人工气候培养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9613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3 10: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气候实验箱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用于气候实验的人工气候培养箱,包括培养箱体、培养托盘、补液机构与补风机构,所述培养箱体截面呈矩形状且具有一培养腔室,培养腔室内侧壁凸出有插块,培养腔室内设置有培养托盘、补液机构、补风机构、补光灯、制冷管与加热管,加热管、制冷管分别置于培养腔室底侧以及顶侧;所述培养托盘包括底座体与托盘体,底座体顶部安装托盘体,其底端部设有与插块配合的插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通过补液机构对托盘的培养室进行营养液体补充,补液机构通过流量阀定量控制,满足培养室的补液需求,同时具有空气流通调节好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气候实验的人工气候培养箱
本技术涉及气候实验箱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气候实验的人工气候培养箱。
技术介绍
人工气候箱是具有光照、加湿功能、温控、气体含量控制的高精度设备,认为提供一个理想的气候实验环境。采用先进的微电脑可编程技术控温,可设置多种参数(包括温度、湿度、光照度等)模拟自然气候,LED数字显示,多种模式控制可调,操作简便它可用作植物生长和组织培养,种子发芽、育苗以及微生物的培养,它是生物遗传工程、医学、农业、林业、环境科学、畜牧、水产等生产和科研部门理想的试验设备。现有的人工气候箱一般都是包含了对于光照、空气湿度、箱内温度以及二氧化碳浓度的检测及微电脑控制,但对于需要较长时间的进行植物培养时,仅仅控制空气湿度远远不能满足植物在生长过程中对水分的需求,另外为了满足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必要养分,通常还需要进行定期的补充营养液。现有技术中一般是通过人工打开箱门去添加,费时费力,而且效率低下,同时在添加过程中,容易出现对培养箱内植物造成破坏性影响,如不小心弄坏植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气候实验的人工气候培养箱,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气候实验的人工气候培养箱,包括培养箱体、培养托盘、补液机构与补风机构,所述培养箱体截面呈矩形状且具有一培养腔室,培养腔室内侧壁凸出有插块,培养腔室内设置有培养托盘、补液机构、补风机构、补光灯、制冷管与加热管,加热管、制冷管分别置于培养腔室底侧以及顶侧;所述培养托盘包括底座体与托盘体,底座体顶部安装托盘体,其底端部设有与插块配合的插槽;所述补液机构包括进液管、集液管、出液管与支管,进液管置于培养箱体外且其上设置有阀门,进液管穿过培养箱体并连接有集液管,且集液管与进液管呈T形状。优选的,托盘体具有多个培养室,托盘体中部设置有支撑槽,支撑槽呈与集液管端部配合的形状,支撑槽用于支撑集液管。优选的,出液管与集液管连通,出液管端部连接有多个支管,多个支管与多个培养室一一对应,支管上设置有流量阀。优选的,补风机构包括支撑板、风机、电动绕线轮与弹簧,支撑板固装于培养腔室且置于培养托盘上部,支撑板端部设置有滑槽,且滑槽上滑接有移动座。优选的,移动座靠近培养室的底端部装设有风机,移动座两侧端部分别设置有弹簧与电动绕线轮,移动座通过弹簧连接培养腔室内壁,电动绕线轮固装于培养腔室内壁且其上缠绕有拉绳,拉绳的自由端连接移动座。优选的,培养箱体内还设置有温湿度探头、加湿器、二氧化碳浓度探头,培养箱体外设置有控制箱、二氧化碳气瓶,二氧化碳气瓶通过管道与培养箱体连通,管道上设置有流量调节器,流量调节器内具有电磁阀,通过电磁阀的开启和关闭控制二氧化碳的输入,流量调节器、温湿度探头、加湿器、二氧化碳浓度探头、流量阀、风机、电动绕线轮均连接至控制箱。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可以通过补液机构对托盘的培养室进行营养液体补充,补液机构通过流量阀定量控制,满足培养室的补液需求,同时在补液时不需要打开箱门,不影响箱内的环境参数;在箱内设置的风机可以调节箱体内的空气流通,风机可自由移动,相较于传统相对固定的风机具有空气流通调节好以及便于在某一培养室内植物进行风力试验或者进行空气流通影响试验时提供技术支撑。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培养箱体;101、插块;2、培养托盘;21、底座体;22、托盘体;221、培养室;222、支撑槽;3、补光灯;4、制冷管;5、加热管;6、进液管;7、集液管;8、出液管;9、支管;10、流量阀;11、支撑板;12、风机;13、电动绕线轮;131、拉绳;14、弹簧;15、移动座;16、控制箱。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竖直”、“上”、“下”、“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请参阅图1,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气候实验的人工气候培养箱,包括培养箱体1、培养托盘2、补液机构与补风机构,所述培养箱体1截面呈矩形状且具有一培养腔室,培养腔室内侧壁凸出有插块101,培养腔室内设置有培养托盘2、补液机构、补风机构、补光灯3、制冷管4与加热管5,加热管5、制冷管4分别置于培养腔室底侧以及顶侧;所述培养托盘2包括底座体21与托盘体22,底座体21顶部安装托盘体22,其底端部设有与插块101配合的插槽;所述补液机构包括进液管6、集液管7、出液管8与支管9,进液管6置于培养箱体1外且其上设置有阀门,进液管6穿过培养箱体1并连接有集液管7,且集液管7与进液管6呈T形状。进一步的,托盘体22具有多个培养室221,托盘体22中部设置有支撑槽222,支撑槽222呈与集液管7端部配合的形状,支撑槽222用于支撑集液管7。进一步的,出液管8与集液管7连通,出液管8端部连接有多个支管9,多个支管9与多个培养室221一一对应,支管9上设置有流量阀10。进一步的,补风机构包括支撑板11、风机12、电动绕线轮13与弹簧14,支撑板11固装于培养腔室且置于培养托盘2上部,支撑板11端部设置有滑槽,且滑槽上滑接有移动座15。进一步的,移动座15靠近培养室221的底端部装设有风机12,移动座15两侧端部分别设置有弹簧14与电动绕线轮13,移动座15通过弹簧14连接培养腔室内壁,电动绕线轮13固装于培养腔室内壁且其上缠绕有拉绳131,拉绳131的自由端连接移动座15。进一步的,培养箱体1内还设置有温湿度探头(图中未示出)、加湿器(图中未示出)、二氧化碳浓度探头(图中未示出),培养箱体外设置有控制箱16、二氧化碳气瓶(图中未示出),二氧化碳气瓶通过管道与培养箱体1连通,管道上设置有流量调节器(图中未示出),流量调节器内具有电磁阀,通过电磁阀的开启和关闭控制二氧化碳的输入,流量调节器、温湿度探头、加湿器、二氧化碳浓度探头、流量阀10、风机12、电动绕线轮13均连接至控制箱16。在本技术中温湿度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气候实验的人工气候培养箱,其特征在于,包括培养箱体(1)、培养托盘(2)、补液机构与补风机构,所述培养箱体(1)截面呈矩形状且具有一培养腔室,培养腔室内侧壁凸出有插块(101),培养腔室内设置有培养托盘(2)、补液机构、补风机构、补光灯(3)、制冷管(4)与加热管(5),加热管(5)、制冷管(4)分别置于培养腔室底侧以及顶侧;所述培养托盘(2)包括底座体(21)与托盘体(22),底座体(21)顶部安装托盘体(22),其底端部设有与插块(101)配合的插槽;所述补液机构包括进液管(6)、集液管(7)、出液管(8)与支管(9),进液管(6)置于培养箱体(1)外且其上设置有阀门,进液管(6)穿过培养箱体(1)并连接有集液管(7),且集液管(7)与进液管(6)呈T形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气候实验的人工气候培养箱,其特征在于,包括培养箱体(1)、培养托盘(2)、补液机构与补风机构,所述培养箱体(1)截面呈矩形状且具有一培养腔室,培养腔室内侧壁凸出有插块(101),培养腔室内设置有培养托盘(2)、补液机构、补风机构、补光灯(3)、制冷管(4)与加热管(5),加热管(5)、制冷管(4)分别置于培养腔室底侧以及顶侧;所述培养托盘(2)包括底座体(21)与托盘体(22),底座体(21)顶部安装托盘体(22),其底端部设有与插块(101)配合的插槽;所述补液机构包括进液管(6)、集液管(7)、出液管(8)与支管(9),进液管(6)置于培养箱体(1)外且其上设置有阀门,进液管(6)穿过培养箱体(1)并连接有集液管(7),且集液管(7)与进液管(6)呈T形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气候实验的人工气候培养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盘体(22)具有多个培养室(221),托盘体(22)中部设置有支撑槽(222),支撑槽(222)呈与集液管(7)端部配合的形状,支撑槽(222)用于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东亮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喆图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