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相互遮挡穴盘苗补苗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植物育苗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相互遮挡穴盘苗补苗装置。
技术介绍
工厂化育苗有助于节省农时、提高土地利用率、实现智能水-肥-温管理,催生了大批育苗企业。企业育苗不合率可达10%,如果不处理,销售价格将降低,并影响后续机械化移栽。现有补苗装置进行相互遮挡穴盘苗补苗时,不能避开遮挡空穴的枝叶,造成种苗损伤甚至死亡,而目前还没有针对相互遮挡穴盘苗补苗的装置,育苗企业主要通过人工进行补苗,将遮挡空穴的枝叶用手推开,暴露空穴后再将种苗放入,劳动强度大、作业效率低、人工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补苗效率高,不伤种苗的相互遮挡穴盘苗补苗装置,以解决现有相互遮挡苗无机械化作用,人工补苗工作量大,补苗效率低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相互遮挡穴盘苗补苗装置,包括机架、第一苗盘输送机构、遮挡苗气力分离机构和移植机构;所述第一苗盘输送机构安装于机架,所述移植机构可移动地安装于机架,所述移植机构位于第一苗盘输送机构的上方,所述第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相互遮挡穴盘苗补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第一苗盘输送机构、遮挡苗气力分离机构和移植机构;所述第一苗盘输送机构安装于机架,所述移植机构可移动地安装于机架,所述移植机构位于第一苗盘输送机构的上方,所述第一苗盘输送机构具有补苗工位,所述第一苗盘输送机构的补苗工位开有沿垂直于穴盘输送方向均匀分布的若干个导向孔,所述遮挡苗气力分离机构安装于机架,并位于第一苗盘输送机构的补苗工位的下方,所述遮挡苗气力分离机构与导向孔一一对应,所述移植机构与遮挡苗气力分离机构相配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相互遮挡穴盘苗补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第一苗盘输送机构、遮挡苗气力分离机构和移植机构;所述第一苗盘输送机构安装于机架,所述移植机构可移动地安装于机架,所述移植机构位于第一苗盘输送机构的上方,所述第一苗盘输送机构具有补苗工位,所述第一苗盘输送机构的补苗工位开有沿垂直于穴盘输送方向均匀分布的若干个导向孔,所述遮挡苗气力分离机构安装于机架,并位于第一苗盘输送机构的补苗工位的下方,所述遮挡苗气力分离机构与导向孔一一对应,所述移植机构与遮挡苗气力分离机构相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互遮挡穴盘苗补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苗气力分离机构包括若干个电动缸和若干个射流气管;所述电动缸安装于机架,所述电动缸的输出端与射流气管一一对应连接,所述射流气管与导向孔一一对应,所述射流气管的顶端封口,靠近射流气管顶端的圆柱面开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第一出气孔,所述射流气管中通入正压气体,所述射流气管与移植机构相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相互遮挡穴盘苗补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苗气力分离机构还包括电动缸安装座、气管安装板和气管导向架;所述电动缸安装座安装于机架,所述电动缸安装座位于补苗工位的下方,所述气管导向架安装电动缸安装座的上端面,所述气管导向架开有与导向孔一一对应的贯穿孔,若干个所述电动缸均匀安装于电动缸安装座,所述电动缸的输出端通过气管安装板与射流气管的底端连接,所述射流气管的顶端穿过相应的贯穿孔后与导向孔一一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互遮挡穴盘苗补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植机构包括水平移动机构、竖直移动机构和移植手,所述水平移动机构安装于机架,所述水平移动机构的移动方向垂直于穴盘输送方向,所述竖直移动机构与水平移动机构连接,所述移植手与竖直移动机构连接,所述移植手与遮挡苗气力分离机构相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相互遮挡穴盘苗补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植手包括取放气缸、钢齿安装板、钢齿导向块和钢齿;所述钢齿导向块与竖直移动机构连接,并可跟随竖直移动机构沿竖直方向往复移动,所述钢齿安装板固定安装于取放气缸的缸体,所述取放气缸的推杆与钢齿导向块连接,所述钢齿的一端与钢齿安装板连接,所述钢齿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辜松,谢忠坚,黎波,姜德龙,刘小耿,初麒,杨艳丽,周泽坤,季涵涵,郭健华,
申请(专利权)人:华南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