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滨海盐碱地原位立体造林结构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造林
,尤其是涉及一种滨海盐碱地原位立体造林结构及方法。
技术介绍
盐碱土作为一种重要的土地资源,在我国东北、华北、西北内陆地区以及长江以北沿海地区有着广泛的分布。目前,我国盐渍土的面积为5.2亿亩,尚有2.6亿亩左右潜在盐渍化土壤,已开垦种植8652.58万亩。在我国人地矛盾日益加深的背景下,土壤盐碱化问题已经严重制约我国的生态系统建设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开展盐碱土生态修复工作对于实现我国盐渍农田地力提升、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改善生态环境均具有重要意义。滨海盐碱土主要分布于潮间带,由于受成土过程和成土母质的影响,滨海盐碱土具有含盐量高、物理结构差、土壤肥力水平低、季节性水盐运动强烈等特点,严重影响植物的生长甚至植物导致死亡。因此,滨海盐碱地治理及造林是一项极为艰巨的工作,目前滨海地区的原生盐碱土防护林营造技术方面尚未取得根本性突破。根据滨海盐碱土的特点和利用目的,可采取相应的工程措施、耕作措施和综合措施等进行盐碱土的修复与利用。客土法是造林工程中常用的措施,通过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滨海盐碱地原位立体造林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种植穴(1)及毛沟(2),所述种植穴(1)内由下到上依次设有排盐暗沟(3)、原土缓冲层(4)、石硝层(5)、种植土层(6)、土壤培肥层(7)及地表控蒸抑盐系统(8),所述石硝层(6)的上方围绕所述种植穴(1)的内侧壁设有隔盐膜(9);所述排盐暗沟(3)的一端与所述毛沟(2)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滨海盐碱地原位立体造林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种植穴(1)及毛沟(2),所述种植穴(1)内由下到上依次设有排盐暗沟(3)、原土缓冲层(4)、石硝层(5)、种植土层(6)、土壤培肥层(7)及地表控蒸抑盐系统(8),所述石硝层(6)的上方围绕所述种植穴(1)的内侧壁设有隔盐膜(9);所述排盐暗沟(3)的一端与所述毛沟(2)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滨海盐碱地原位立体造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盐暗沟(3)向所述毛沟(2)方向坡降为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滨海盐碱地原位立体造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盐暗沟(3)内填充有石硝,所述排盐暗沟(3)与填充的石硝之间以及所述填充的石硝的上表面均设有无纺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滨海盐碱地原位立体造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盐暗沟(3)的一端与所述毛沟(2)之间通过盲管(10)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滨海盐碱地原位立体造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石硝层(5)与所述原土缓冲层(4)之间,所述石硝层(5)与所述种植土层(6)之间均设有无纺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滨海盐碱地原位立体造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壤培肥层(7)包括土壤调理剂和种植土,所述土壤调理剂包括按质量百分比计的如下组分:过磷酸钙7%~8%,黄腐酸1%~4%,糠醛渣8%~10%,蚯蚓粪75%~85%,各组分质量百分比之和为10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滨海盐碱地原位立体造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地表控蒸抑盐系统(8)为对所述种植穴(1)地表覆盖的塑料薄膜。
8.根据权利要求1到7任一项所述的滨海盐碱地原位立体造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盐暗沟(3)的深度为0.15m,所述原土缓冲层(4)的厚度为0.2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耿冠宇,高珊,曲炳鹏,姜杰,王彬彬,吕杰,苏慧敏,袁敏,冯佳,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绿茵景观生态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