烯丙胺系共聚物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895262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9 23: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通过使聚合性不同的单烯丙胺系单体与烯属不饱和单体在水中收率优良地聚合而得到的具有期望的组成和聚合度的烯丙胺系共聚物。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课题通过一种烯丙胺系共聚物得到解决,所述烯丙胺系共聚物具有由单烯丙胺系单体a衍生的构成单元A和由烯属不饱和单体b衍生的构成单元B,其中,构成单元A/构成单元B的摩尔比为0.4~2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烯丙胺系共聚物及其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烯丙胺系共聚物及其制造方法。更详细地,本专利技术涉及单烯丙胺系单体与烯属不饱和单体的共聚物以及可有效得到这种共聚物的制造方法,所述共聚物具有现有技术无法实现的共聚组成。
技术介绍
认为烯丙基系单体、特别是单烯丙胺系单体由于烯丙基自由基的共振稳定性而容易发生退化的链转移,自由基聚合性差。另一方面,已知(甲基)丙烯酸等烯属不饱和单体是自由基聚合性高的单体。因此,这两者无法以几乎等摩尔比获得共聚物。当试图使这2种单体在水中共聚时,在现有技术中,由于两种单体的聚合性和聚合速度的差异,认为只有自由基聚合性高的(甲基)丙烯酸等烯属不饱和单体发生聚合,基本上生成的是均聚物。作为使单烯丙胺系单体与(甲基)丙烯酸等烯属不饱和单体共聚的方法,提出了使单烯丙胺系单体的盐酸盐等加成盐与(甲基)丙烯酸在甲醇溶剂中反应的方法(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然而,在专利文献1所述的方法中,报道了单烯丙胺盐酸盐/(甲基)丙烯酸共聚物的收率为50%以下。另外,由于在该方法中还同时生成了单烯丙胺盐酸盐均聚物、(甲基)丙烯酸均聚物,需要将它们过滤而除去等复杂的作业。进而,根据本专利技术人等的追加试验,专利文献1所述的方法存在得到的共聚物在水中的溶解度低的问题。该共聚物仅在一定的pH范围内溶于水,因此实际上得不到期望组成的共聚物,基本上生成丙烯酸均聚物、或两者单体的均聚物的混合物的可能性很高。综上,以往,对于单烯丙胺系单体与烯属不饱和单体的共聚物,还没有发现实用的合成方法。现有技术文献r>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特开2001-106736号公报非专利文献非专利文献1:泽田秀夫等4人、日本油化学会志,第46卷,第2号(1997年),191~203页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虽然如上所述在各现有技术文献中报道了单烯丙胺盐酸盐/(甲基)丙烯酸共聚物可通过该文献记载的合成方法合成,但现实中没有证据表明得到了期望的共聚物,而且还存在难溶于水、收率低等的问题,正在寻求可靠地能以高收率得到期望的共聚物的合成方法。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局限,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聚合性不同的单烯丙胺系单体与烯属不饱和单体在水中收率良好地聚合而得到的具有期望的组成和聚合度的烯丙胺系共聚物、以及能够以实用的效率和成本来制造这种烯丙胺系共聚物的制造方法。解决课题的手段本专利技术人等为了实现上述目的,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通过将在水溶剂中聚合性良好的(甲基)丙烯酸等自由基聚合性良好的烯属不饱和单体滴加(一边滴落一边添加)到单烯丙胺系单体中,能够在常压且稳定的加热条件下容易地制造单烯丙胺系单体与烯属不饱和单体的共聚物,而且发现,该共聚物中即使丙烯酸的比率多,也为水溶性或水分散性的,至此完成了本专利技术。即,本专利技术为:[1]一种烯丙胺系共聚物,其具有由单烯丙胺系单体a衍生的构成单元A和由烯属不饱和单体b衍生的构成单元B,其中,构成单元A/构成单元B的摩尔比为0.4~25。另外,以下的[2]~[15]分别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或一优选实施方式。[2]如[1]所述的烯丙胺系共聚物,其在pH2、7和12时为水溶性或水分散性的。[3]如[1]或[2]所述的烯丙胺系共聚物,其固有粘度[η]为0.03(dl/g)以上。[4]如[1]~[3]任一项所述的烯丙胺系共聚物,其中,上述单烯丙胺系单体a包含选自单烯丙胺盐酸盐、单烯丙胺硫酸盐、单烯丙胺磷酸盐、和单烯丙胺酰胺硫酸盐中的至少1种单体。[5]如[1]~[4]任一项所述的烯丙胺系共聚物,其中,上述烯属不饱和单体b包含(甲基)丙烯酸。[6]含有[1]~[5]任一项所述的烯丙胺系共聚物的组合物,其中,未反应的单烯丙胺系单体a和烯属不饱和单体b的含量的合计为15重量%以下。[7]一种制造烯丙胺系共聚物的方法,其是通过使单烯丙胺系单体a与烯属不饱和单体b共聚来制造烯丙胺系共聚物的方法,其包括在该单烯丙胺系单体a的水溶液中滴入该烯属不饱和单体b的水溶液的工序。[8]如[7]所述的方法,其中,上述工序在0~100℃的温度范围内实施。[9]如[7]或[8]所述的方法,其中,供给于上述工序的单烯丙胺系单体a与烯属不饱和单体b的摩尔比为1:5~40:1。[10]如[7]~[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制造的烯丙胺系共聚物中的上述由单烯丙胺系单体a衍生的构成单元A与上述由烯属不饱和单体b衍生的构成单元B的摩尔比A/B为0.4~25。[11]如[7]~[1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在上述烯丙胺系共聚物中,上述构成单元A在该构成单元A和上述构成单元B的合计中所占的摩尔比A/(A+B)为供给于上述工序的上述单烯丙胺系单体a在供给于该工序的该单烯丙胺系单体a和上述烯属不饱和单体b的合计中所占的摩尔比a/(a+b)±25%的范围。[12]如[7]~[11]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上述烯丙胺系共聚物的从进料的收率为70重量%以上。[13]如[7]~[12]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上述工序后未聚合而残留的单烯丙胺系单体a的量为供给于上述工序的单烯丙胺系单体a的量的70重量%以下。[14]一种制品,其含有[1]~[5]任一项所述的烯丙胺系共聚物,其中,所述制品为:分散剂、喷墨印刷用试剂、粘合剂、造纸用试剂、抗静电剂、涂料、废水处理剂、锚涂剂(anchorcoatagent)、合成树脂膜、染料固色剂、或成型用树脂。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了现有技术无法制造的、具有期望的组成和聚合度的、单烯丙胺系单体与烯属不饱和单体的共聚物。该共聚物在宽的pH范围内为水溶性或水分散性的,适用于印刷材料、粘合剂、涂料等要求水溶性或水分散性的用途。另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制造方法,能够使单烯丙胺系单体与烯属不饱和单体在水中收率良好地聚合成共聚物,以实用的效率和成本制造具有期望的组成和聚合度的烯丙胺系共聚物。具体实施方式烯丙胺系共聚物本专利技术为一种烯丙胺系共聚物,其具有由单烯丙胺系单体a衍生的构成单元A和由烯属不饱和单体b衍生的构成单元B,其中,构成单元A/构成单元B的摩尔比为0.4~25。即,本专利技术的烯丙胺系共聚物以规定的摩尔比含有由单烯丙胺系单体a衍生的构成单元A和由烯属不饱和单体b衍生的构成单元B即可,既可以含有除此以外的构成单元,也可以不含除此以外的构成单元。本专利技术的烯丙胺系共聚物中的构成单元A/构成单元B的摩尔比为0.4~25意味着:可以使单烯丙胺系单体a与烯属不饱和单体b在宽的范围内(包括等摩尔比的共聚)以期望的共聚比聚合,表明得到了现有技术无法得到的共聚物。本专利技术的烯丙胺系共聚物中的构成单元A/构成单元B的摩尔比优选为0.4~15,更优选为0.5~12,特别优选为0.6~10,因为可更强地发挥双方官能团的特征性功能。对于本专利技术的烯丙胺系共聚物中的构成单元A/构成单元B的摩尔比而言,通过元素分析来测定构成共聚物的、烯丙胺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烯丙胺系共聚物,其具有由单烯丙胺系单体a衍生的构成单元A和由烯属不饱和单体b衍生的构成单元B,其中,构成单元A/构成单元B的摩尔比为0.4~25。/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0223 JP 2018-0310831.烯丙胺系共聚物,其具有由单烯丙胺系单体a衍生的构成单元A和由烯属不饱和单体b衍生的构成单元B,其中,构成单元A/构成单元B的摩尔比为0.4~25。


2.权利要求1所述的烯丙胺系共聚物,其在pH2、7和12时为水溶性或水分散性的。


3.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烯丙胺系共聚物,其中,固有粘度[η]为0.03(dl/g)以上。


4.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烯丙胺系共聚物,其中,上述单烯丙胺系单体a包含选自单烯丙胺盐酸盐、单烯丙胺硫酸盐、单烯丙胺磷酸盐和单烯丙胺酰胺硫酸盐中的至少1种单体。


5.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烯丙胺系共聚物,其中,上述烯属不饱和单体b包含(甲基)丙烯酸。


6.组合物,其含有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烯丙胺系共聚物,其中,未反应的单烯丙胺系单体a和烯属不饱和单体b的含量的合计为15重量%以下。


7.制造烯丙胺系共聚物的方法,其是通过使单烯丙胺系单体a与烯属不饱和单体b共聚来制造烯丙胺系共聚物的方法,其包括在该单烯丙胺系单体a的水溶液中滴入该烯属不饱和单体b的水溶液的工序。


8.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上述工序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下田真知子文屋胜
申请(专利权)人:日东纺绩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