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全行车提示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894693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9 23: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安全行车提示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当车辆存在安全行驶影响因素时,实时获取所述车辆的网络报文信息和所述车辆的行驶信息;将所述网络报文信息和所述行驶信息输入到预先训练好的安全状态判断模型中,得到车辆的网络状态;当车辆网络安全时,通过所述网络发送安全行驶提示信息。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安全状态判断模型判断车辆的网络安全状态,保证了车辆间通信时的网络安全,避免了车辆间在通信过程中通信信息被篡改,实现了车辆间的通信安全,达到了信息安全保护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通过向其他车辆发送提示信息,实现了行车预警、道路危险预警、碰撞预警,从而保障了安全驾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安全行车提示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信息安全
,具体涉及一种安全行车提示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的数量越来越多,道路也越来越复杂,行车安全成为了备受车主关注的重要问题。智能网联汽车(IntelligentConnectedVehicle,ICV)是指基于车辆、搭载传感器、控制器和执行器等装置,并融合有通信和网络技术,使得车辆与外部环境中的节点(例如,其他车辆、云端、基础设施、基站等),实现信息交互的多车辆系统。通过信息交互可以确保安全行车,然而,在信息交互过程中很容易被人实施网络入侵而篡改通信信息影响网联车辆的安全性,故亟待提出一种安全行车提示方法来增强车辆间的通信以确保车辆通行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信息交互过程可能被黑客入侵篡改信息导致行车不安全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安全行车提示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根据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安全行车提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当车辆存在安全行驶影响因素时,实时获取所述车辆的网络报文信息和所述车辆的行驶信息;将所述网络报文信息和所述行驶信息输入到预先训练好的安全状态判断模型中,得到车辆的网络状态;当车辆网络安全时,通过所述网络发送安全行驶提示信息。可选地,所述当车辆存在安全行驶影响因素时,实时获取所述车辆的网络报文信息和所述车辆的行驶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实时获取所述车辆的行驶信息和环境信息;根据所述车辆的行驶信息和环境信息确定所述车辆当前位置的预设区域内是否存在安全行驶影响因素。可选地,所述当车辆网络安全时,通过所述网络发送安全行驶提示信息,包括:通过自组织网络向目标区域内的其他车辆发送安全行驶提示信息,所述车辆通过所述自组织网络与目标区域内的其他车辆无线通信连接。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获取训练数据,所述训练数据包括车辆历史正常行驶的行驶信息和对应的安全网络报文信息;将所述训练数据输入到机器学习模型中进行训练,得到安全状态判断模型。可选地,所述安全行驶影响因素为路口待通行车辆,所述提示信息包括提示所述路口待通行车辆控制加速度。可选地,所述安全行驶影响因素为盲点区域,所述提示信息包括所述盲点区域的图像。可选地,所述通过所述自组织网络向目标区域内的其他车辆发送安全行驶提示信息,包括:当所述其他车辆所在位置在所述预设区域内,通过所述自组织网络以第一功率、第一速率发送所述安全行驶提示信息;当所述其他车辆所在位置超过所述预设区域,通过所述自组织网络以第二功率、第二速率发送所述安全行驶提示信息,所述第一功率小于所述第二功率,所述第一速率大于所述第二速率。根据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安全行车提示装置,包括:第一获取模块,用于当车辆存在安全行驶影响因素时,实时获取所述车辆的网络报文信息和所述车辆的行驶信息;第一输入模块,用于将所述网络报文信息和所述行驶信息输入到预先训练好的安全状态判断模型中,得到车辆的网络状态;发送模块,用于当车辆网络安全时,通过所述网络发送安全行驶提示信息。根据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如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任一可选实施方式所述的安全行车提示方法的步骤。根据第四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还公开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任一可选实施方式所述的安全行车提示方法的步骤。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安全行车提示方法及装置,包括当车辆存在安全行驶影响因素时,实时获取车辆的网络报文信息和车辆的行驶信息,将网络报文信息和行驶信息输入到预先训练好的安全状态判断模型中,得到车辆的网络状态,当车辆网络安全时,通过网络发送安全行驶提示信息。本专利技术通过安全状态判断模型判断车辆的网络安全状态,保证了车辆间通信时的网络安全,避免了车辆间在通信过程中通信信息被篡改,实现了车辆间的通信安全,达到了信息安全保护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通过向其他车辆发送提示信息,实现了行车预警、道路危险预警、碰撞预警,从而保障了安全驾驶。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安全行车提示方法的一个具体示例的流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路口待通行车辆的一个具体示例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安全行车提示装置的一个具体示例的原理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计算机设备的一个具体示例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还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无线连接,也可以是有线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专利技术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车辆包括但不限于环境感知模块、通信模块、定位模块、判断决策模块,控制模块和执行模块。其中,环境感知模块包括但不限于摄像头、夜视仪、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超声波传感器、动态稳定性控制系统等来感知车辆行驶速度、行驶方向、运动姿态、道路交通情况等,其中,动态稳定性控制系统中可集成自己的摄像头、传感器等。通信模块包括但不限于短程通信技术、蓝牙、WIFI、紫蜂通信技术(Zigbee)、射频识别通信技术(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RFID)、无载通信技术(UltraWideband,UWB)、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安全行车提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当车辆存在安全行驶影响因素时,实时获取所述车辆的网络报文信息和所述车辆的行驶信息;/n将所述网络报文信息和所述行驶信息输入到预先训练好的安全状态判断模型中,得到车辆的网络状态;/n当车辆网络安全时,通过所述网络发送安全行驶提示信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安全行车提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当车辆存在安全行驶影响因素时,实时获取所述车辆的网络报文信息和所述车辆的行驶信息;
将所述网络报文信息和所述行驶信息输入到预先训练好的安全状态判断模型中,得到车辆的网络状态;
当车辆网络安全时,通过所述网络发送安全行驶提示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车辆存在安全行驶影响因素时,实时获取所述车辆的网络报文信息和所述车辆的行驶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实时获取所述车辆的行驶信息和环境信息;
根据所述车辆的行驶信息和环境信息确定所述车辆当前位置的预设区域内是否存在安全行驶影响因素。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车辆网络安全时,通过所述网络发送安全行驶提示信息,包括:
通过自组织网络向目标区域内的其他车辆发送安全行驶提示信息,所述车辆通过所述自组织网络与目标区域内的其他车辆无线通信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训练数据,所述训练数据包括车辆历史正常行驶的行驶信息和对应的安全网络报文信息;
将所述训练数据输入到机器学习模型中进行训练,得到安全状态判断模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行驶影响因素为路口待通行车辆,所述提示信息包括提示所述路口待通行车辆控制加速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建李玉洲靳龙辉段树明宋广发
申请(专利权)人:国汽北京智能网联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