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表及其与充电座的组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93456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9 23: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智能手表及其与充电座的组合,其中智能手表包括壳体、至少两塑胶按键帽、两充电端子、内部充电模块、按键功能模块及处理模块,两塑胶按键帽间隔安装在壳体的侧壁,两充电端子分别注塑成型在两塑胶按键帽内,充电端子的一端暴露在塑胶按键帽的外侧,充电端子的另一端暴露在塑胶按键帽的内侧;于常态下,两充电端子与内部充电模块分离;于塑胶按键帽处于按压状态时,两充电端子与内部充电模块连接;按键功能模块可根据塑胶按键帽的按压进行状态切换,处理模块可以根据按键功能模块的状态切换信息执行对应的控制功能。本发明专利技术有利于智能手表的集成设计,同时能够提升智能手表的外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手表及其与充电座的组合
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穿戴
,尤其涉及一种智能手表及其与充电座的组合。
技术介绍
目前智能手表的充电设计,要么是在表体的底部设置充电结构,要么是在表体的侧边设置充电结构,无论是哪种方案,都会占用智能手表的使用空间,显然不利于智能手表的集成设计。而且,当在表体的侧边设置充电结构时,还容易影响智能手表的外观。另外,目前的智能手表在需要充电时,必须将智能手表从用户身上取掉才能进行充电,显然不利于对用户身体的实时监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手表,有利于智能手表的集成设计,同时能够提升智能手表的外观。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手表和充电座的组合,有利于对用户身体进行实时监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手表,包括壳体、至少两塑胶按键帽、两充电端子、内部充电模块、按键功能模块及处理模块,两所述塑胶按键帽间隔安装在所述壳体的侧壁,两所述充电端子分别注塑成型在两所述塑胶按键帽内,所述充电端子的一端暴露在所述塑胶按键帽的外侧,所述充电端子的另一端暴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手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至少两塑胶按键帽、两充电端子、内部充电模块、按键功能模块及处理模块,两所述塑胶按键帽间隔安装在所述壳体的侧壁,两所述充电端子分别注塑成型在两所述塑胶按键帽内,所述充电端子的一端暴露在所述塑胶按键帽的外侧,所述充电端子的另一端暴露在所述塑胶按键帽的内侧;于常态下,两所述充电端子与所述内部充电模块分离;于所述塑胶按键帽处于按压状态时,两所述充电端子与所述内部充电模块连接;所述按键功能模块可根据所述塑胶按键帽的按压进行状态切换,所述处理模块可以根据所述按键功能模块的状态切换信息执行所述按键功能模块的控制功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手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至少两塑胶按键帽、两充电端子、内部充电模块、按键功能模块及处理模块,两所述塑胶按键帽间隔安装在所述壳体的侧壁,两所述充电端子分别注塑成型在两所述塑胶按键帽内,所述充电端子的一端暴露在所述塑胶按键帽的外侧,所述充电端子的另一端暴露在所述塑胶按键帽的内侧;于常态下,两所述充电端子与所述内部充电模块分离;于所述塑胶按键帽处于按压状态时,两所述充电端子与所述内部充电模块连接;所述按键功能模块可根据所述塑胶按键帽的按压进行状态切换,所述处理模块可以根据所述按键功能模块的状态切换信息执行所述按键功能模块的控制功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手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为金属壳体,所述塑胶按键帽隔离所述壳体与所述充电端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手表,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端子暴露在所述塑胶按键帽的外侧的一端的端面与所述塑胶按键帽的外端面相吻合。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手表,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端子呈柱状并注塑在所述塑胶按键帽的中心位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手表,其特征在于,于侦测到所述内部充电模块出现电压信号时,所述处理模块控制所述智能手表进入充电状态或者充电判断状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博王凯郑腾飞李学铭成卫卫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易朴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