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混凝土试块及其制作、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9314 阅读:3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混凝土试块及其制作、应用。由于本发明专利技术将试块配合料中的碳纤维、细粉掺和料及粗骨料采用二级三次或二干一湿搅拌制作和使用电容值作电性能测试参数的技术方案,既克服了试块导电性能下降的缺陷,又解决了碳纤维无法分散的难题而且还更替了使用不稳定的电阻率作监测的方法;达到了试块对压应力的反应敏感,单个测试数据稳定,在低应力状态应力电容值的增长速度比应力增长速度快,当应力超过4MPa后基本呈线性增长趋势,压电性能稳定,可重复性强,刷新了该领域高强碳纤维混凝土压电性研究的新记录,而且独创了无刀片搅拌的碳纤维分散新工艺;可适用于建筑结构应力的检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混凝土试块,特别涉及一种含碳纤维的智能混凝土试块及其制作、应用
技术介绍
现有从传统水泥基复合材料主要用于建筑承重材料的力学性能发展到用于今天高速公路的自动监控以及运动中的重量称量,大型结构如核电站设施、大坝的微裂缝及水坝的渗漏等进行监测。此突破性的发展主要沿于工程上可利用混凝土制品中含碳纤维电阻率的变化。而这种变化将赋予混凝土新的特殊功能,如在混凝土中掺入不同品质的碳纤维,可分别配置出具有导电、屏蔽磁场、屏蔽电场辐射和应力、应变自检测及温度自测等多功能的水泥基复合材料,目前采用水泥浆配置的水泥基碳纤维混凝土制品的研制已取得一定的效果。但含有碳纤维的混凝土制品,其制作过程中的关键环节是碳纤维的分散。碳纤维的分散方法一般分为溶液分散法和干拌分散法,溶液分散法主要是在碳纤维制成的纸、毡、布等制品的制作工艺中采用的方法,干拌分散法则是广泛用于碳纤维混凝土研制中采用的方法。而干拌分散法根据投料顺序的不同采用同掺法,先掺法和后掺法,但它们采用的都是普通混凝土搅拌设备,该普通混凝土搅拌设备易造成碳纤维成团或折断,从而使碳纤维混凝土的导电性能下降。另外,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二级三次或二干一湿搅拌方法制作的含碳纤维0.01-1.0%,细粉掺和料0.35-1.5%,以及余量的粗骨料的智能混凝土试块的配合料中,先将碳纤维与细粉掺和料放入一特制搅拌机中进行第一次搅拌,然后转入一普通搅拌机中时加入粗骨料及复合减水剂进行至少二次搅拌,之后,置入电极感应头并对试块进行成型与养护。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锡军凌敏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