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基站雷达构型下的距离扩展目标检测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雷达
,尤其涉及一种多基站雷达构型下的距离扩展目标检测方法,适用于在多基站雷达体制下提高对距离扩展目标的检测性能。
技术介绍
传统的相控阵雷达由于照射角度单一,对于目标的融合通信(RichCommunicationSuite,RCS)起伏十分敏感,受到目标姿态及形状等因素影响较大。多基站雷达的发射站与接收站之间分开布置,且各站之间间隔较远,与传统相控阵雷达相比能获取目标的空间分集增益。然而,多基站雷达系统在实际目标检测当中也会存在新的问题。首先,当多基站雷达系统各个雷达站分布稀疏时,雷达发射-接收间距和目标探测距离相比差距较小,此时各站所处检测环境不同,各个雷达站接收通道的信道衰减将存在差异,会使得局部站之间的检测性能不同。另外,当目标尺寸较大且为距离扩展目标时,目标由多个散射点组成且分布在多个距离分辨单元中,根据双基雷达方程可知,各散射点所在距离分辨单元的信噪比等值线与距离等值线不再重合,导致雷达系统对各个散射点的检测性能不同。当多基站雷达系统的融合中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基站雷达构型下的距离扩展目标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n步骤1:建立多基站雷达系统中的局部雷达站的距离扩展目标模型;/n步骤2:对所述局部雷达站的观测数据进行匹配滤波处理,并通过模平方之后构建全局观测量;/n步骤3:通过计算各局部雷达站的局部观测量的统计特性,为各局部雷达站设置权值,并得到全局观测量的一阶矩和二阶矩;/n步骤4:根据偏移系数最大化构建权值优化问题,根据所述步骤3中全局观测量的统计特性计算系统整体偏移系数,求出偏移系数最大化时所对应的局部雷达站的最优权值矢量;/n步骤5:对各局部雷达站进行信息融合得到全局检测统计量,并根据给定系统虚警概率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基站雷达构型下的距离扩展目标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1:建立多基站雷达系统中的局部雷达站的距离扩展目标模型;
步骤2:对所述局部雷达站的观测数据进行匹配滤波处理,并通过模平方之后构建全局观测量;
步骤3:通过计算各局部雷达站的局部观测量的统计特性,为各局部雷达站设置权值,并得到全局观测量的一阶矩和二阶矩;
步骤4:根据偏移系数最大化构建权值优化问题,根据所述步骤3中全局观测量的统计特性计算系统整体偏移系数,求出偏移系数最大化时所对应的局部雷达站的最优权值矢量;
步骤5:对各局部雷达站进行信息融合得到全局检测统计量,并根据给定系统虚警概率大小设置检测门限;
步骤6:根据所述检测门限判决目标是否存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基站雷达构型下的距离扩展目标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具体包括:
建立多基站雷达系统局部雷达站的距离扩展目标模型,所述多基站雷达系统包括一部自发自收雷达站和M-1部接收站,第m个接收站所对应的接收通道的回波信号为
式中,K表示散射点的数量,表示每个接收通道的噪声项且服从零均值高斯分布,βmk表示信道传播增益,s表示发射信号,传播衰减δm定义为:
其中,d1表示目标中心到发射站的距离,dm表示目标中心到接收站的距离,时延τm=(d1+dm)/c,c为光速。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基站雷达构型下的距离扩展目标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具体包括:
(2a)对所述局部雷达站的观测数据进行匹配滤波处理,并通过模平方之后构建全局观测量,在接收端利用匹配滤波器对M路目标回波信号进行匹配,对于每一路目标回波信号来说,用H1表示系统在检测单元中检测到目标存在,用H0表示系统在检测单元中检测到目标不存在,将目标检测问题总结为:
其中,rm表示第m个接收站的接收数据,对于给定目标位置,传播衰减δm为常数,并假设第m个通道的噪声项nm服从均值为零,方差为的复高斯分布;
(2b)构建多基站雷达系统的全局观测,整个多基站雷达系统的M个独立观测为:
R=[r1,r2,...,rM]T
令zm=|rm|2,表示各接收数据的模平方,则融合中心所采集到的全局观测量表示为:
Z=[z1,z2,...,zM]T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基站雷达构型下的距离扩展目标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军,何瑞华,李猛,尉泽华,鲍志宇,龚凯峰,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