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工砂及混合砂中石粉含量的判定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888603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9 23: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混凝土石粉含量判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人工砂及混合砂中石粉含量的判定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将亚甲蓝粉末在(100‑110)℃下烘干至恒重,称取烘干亚甲蓝粉末10g,倒入盛有600g蒸馏水的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35‑40min,直至粉末完全溶解,冷却至20℃。S2、将溶液倒入1L容量瓶中,加蒸馏水淋洗烧杯,使所有亚甲蓝溶液全部移入容量瓶,溶液与容量瓶的温度保持在19‑21℃,加蒸馏水至容量瓶1L刻度,震荡,保证亚甲蓝粉末完全溶解。S3、将混凝土样品缩分至400g,放在烘箱中与100‑110℃下烘干至恒重,解决了人工砂及混合砂中一定含量的石粉对混凝土是有益的,由此在生产混凝土时,就需要对混凝土中的含量进行判定的,从而筛选合格混凝土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人工砂及混合砂中石粉含量的判定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混凝土石粉含量判定
,具体涉及一种人工砂及混合砂中石粉含量的判定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建筑、房地产行业的快速发展,在我国不少地区出现天然砂资源逐步减少,甚至无天然砂可用的情况,使用人工砂配制混凝土成为商品是混凝土行业的必然发展趋势。在人工砂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产生一定数量粒径小于75μm的石粉,这也是人工砂与天然砂最明显的区别之一。我国人工砂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各地应用人工砂的工程经验还不多。因此,国标对人工砂中的石粉含量要求还是按传统限制含泥量的思路来规定,采用了比较谨慎的态度和较严的指标。近几年的工程实践表明,天然砂含泥量高对混凝土是有害的,而人工砂中一定含量的石粉对混凝土是有益的。由此在生产混凝土时,就需要对混凝土中的含量进行判定,从而进行筛选合格的混凝土,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提供了一种人工砂及混合砂中石粉含量的判定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解决天然砂含泥量高对混凝土是有害的,而人工砂中一定含量的石粉对混凝土是有益的,由此在生产混凝土时,就需要对混凝土中的含量进行判定的,从而进行筛选合格的混凝土问题,提供了一种人工砂及混合砂中石粉含量的判定方法。(二)技术方案一种人工砂及混合砂中石粉含量的判定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将亚甲蓝粉末在(100-110)℃下烘干至恒重,称取烘干亚甲蓝粉末10g,倒入盛有600g蒸馏水的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35-40min,直至粉末完全溶解,冷却至20℃。S2、将溶液倒入1L容量瓶中,加蒸馏水淋洗烧杯,使所有亚甲蓝溶液全部移入容量瓶,溶液与容量瓶的温度保持在19-21℃,加蒸馏水至容量瓶1L刻度,震荡,保证亚甲蓝粉末完全溶解。S3、将混凝土样品缩分至400g,放在烘箱中与100-110℃下烘干至恒重,冷却后,筛除大于公称直径5mm的颗粒,公称直径越小,调制样品溶液就越快的是。S4、取混凝土颗粒式样150-200g于烧杯,倒入450-500ml蒸馏水,用叶轮搅拌机以500-600r/min转速搅拌5min,形成悬浮液,然后以300-400r/min转速持续搅拌,直至实验结束。S5、将悬浮液中加入3-7ml亚甲蓝溶液,用玻璃棒蘸取一滴悬浮液,滴于滤纸上,若沉淀物周围未显色晕,再加入3-7ml亚甲蓝溶液,搅拌1min,再用玻璃棒蘸取一滴悬浮液于试纸上,若沉淀物周围仍未显色晕,再重复上述步骤,直至沉淀物周围出现约1mm宽的稳定浅蓝色色晕,此时继续搅拌悬浮液,但不加亚甲蓝溶液,每一分钟进行一次蘸染实验;S6、若沉淀物周围出现的稳定浅蓝色色晕在4min后消失,则再加入3-7ml亚甲蓝溶液;若色晕在5min后消失,则再加入1-2ml亚甲蓝溶液;上述两种情况下,均应继续搅拌及蘸染实验,直至色晕可持续6min。S7、记录色晕持续6min时所加入的亚甲蓝溶液总体积,精确至1ml,亚甲值MB值按下式计算:MB=V/G×10(G是式样质量,V是所加入的亚甲蓝溶液体积),当MB<1.4时,则判定混凝土是以石粉为主,当MB≥1.4时,则判定混凝土是以泥粉为主。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s5步骤中的悬浮液中沉淀物的直径在8-12mm内,且滤纸置于空烧杯或其他合适的支撑物上,以使滤纸表面不接触任何固体和液体。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将s2中溶液瓶中的亚甲蓝溶液移入深色储藏瓶中,表明制备日期(亚甲蓝溶液的保质期应不超过28天),时效日期,并置于阴暗处保存。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s7步骤中的MB,代表亚甲蓝值(g/kg),表示每千克0-0.236mm颗粒式样所消耗的亚甲蓝克数。(三)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专利技术的实验步骤能快速,有效的检测出混凝土中存在的主要含量是石粉还是泥粉,解决了人工砂及混合砂中一定含量的石粉对混凝土是有益的,由此在生产混凝土时,就需要对混凝土中的含量进行判定的,从而筛选合格混凝土的问题。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但这些实施例并不限制本专利技术,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上述专利技术的内容做出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均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实施例1:一种人工砂及混合砂中石粉含量的判定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将亚甲蓝粉末在100℃下烘干至恒重,称取烘干亚甲蓝粉末10g,倒入盛有600g蒸馏水的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35-40min,直至粉末完全溶解,冷却至20℃。S2、将溶液倒入1L容量瓶中,加蒸馏水淋洗烧杯,使所有亚甲蓝溶液全部移入容量瓶,溶液与容量瓶的温度保持在19℃,加蒸馏水至容量瓶1L刻度,震荡,保证亚甲蓝粉末完全溶解。S3、将混凝土样品缩分至400g,放在烘箱中与100℃下烘干至恒重,冷却后,筛除大于公称直径5mm的颗粒,公称直径越小,调制样品溶液就越快的是。S4、取混凝土颗粒式样150g于烧杯,倒入450ml蒸馏水,用叶轮搅拌机以500r/min转速搅拌5min,形成悬浮液,然后以300r/min转速持续搅拌,直至实验结束。S5、将悬浮液中加入3ml亚甲蓝溶液,用玻璃棒蘸取一滴悬浮液,滴于滤纸上,若沉淀物周围未显色晕,再加入3ml亚甲蓝溶液,搅拌1min,再用玻璃棒蘸取一滴悬浮液于试纸上,若沉淀物周围仍未显色晕,再重复上述步骤,直至沉淀物周围出现约1mm宽的稳定浅蓝色色晕,此时继续搅拌悬浮液,但不加亚甲蓝溶液,每一分钟进行一次蘸染实验;S6、若沉淀物周围出现的稳定浅蓝色色晕在4min后消失,则再加入3ml亚甲蓝溶液;若色晕在5min后消失,则再加入1ml亚甲蓝溶液;上述两种情况下,均应继续搅拌及蘸染实验,直至色晕可持续6min。S7、记录色晕持续6min时所加入的亚甲蓝溶液总体积,精确至1ml,亚甲值MB值按下式计算:MB=V/G×10(G是式样质量,V是所加入的亚甲蓝溶液体积),当MB<1.4时,则判定混凝土是以石粉为主,当MB≥1.4时,则判定混凝土是以泥粉为主。进一步的,s5步骤中的悬浮液中沉淀物的直径在8mm内,且滤纸置于空烧杯或其他合适的支撑物上,以使滤纸表面不接触任何固体和液体,防止其它因素影响滤纸,从而影响实验结果。进一步的,将s2中溶液瓶中的亚甲蓝溶液移入深色储藏瓶中,表明制备日期(亚甲蓝溶液的保质期应不超过28天),时效日期,并置于阴暗处保存。进一步的,s7步骤中的MB,代表亚甲蓝值(g/kg),表示每千克0mm颗粒式样所消耗的亚甲蓝克数。实施例2:一种人工砂及混合砂中石粉含量的判定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将亚甲蓝粉末在110℃下烘干至恒重,称取烘干亚甲蓝粉末10g,倒入盛有600g蒸馏水的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35-40min,直至粉末完全溶解,冷却至20℃。S2、将溶液倒入1L容量瓶中,加蒸馏水淋洗烧杯,使所有亚甲蓝溶液全部移入容量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人工砂及混合砂中石粉含量的判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S1、将亚甲蓝粉末在(100-110)℃下烘干至恒重,称取烘干亚甲蓝粉末10g,倒入盛有600g蒸馏水的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35-40min,直至粉末完全溶解,冷却至20℃。/nS2、将溶液倒入1L容量瓶中,加蒸馏水淋洗烧杯,使所有亚甲蓝溶液全部移入容量瓶,溶液与容量瓶的温度保持在19-21℃,加蒸馏水至容量瓶1L刻度,震荡,保证亚甲蓝粉末完全溶解。/nS3、将混凝土样品缩分至400g,放在烘箱中与100-110℃下烘干至恒重,冷却后,筛除大于公称直径5mm的颗粒。/nS4、取混凝土颗粒式样150-200g于烧杯,倒入450-500ml蒸馏水,用叶轮搅拌机以500-600r/min转速搅拌5min,形成悬浮液,然后以300-400r/min转速持续搅拌,直至实验结束。/nS5、将悬浮液中加入3-7ml亚甲蓝溶液,用玻璃棒蘸取一滴悬浮液,滴于滤纸上,若沉淀物周围未显色晕,再加入3-7ml亚甲蓝溶液,搅拌1min,再用玻璃棒蘸取一滴悬浮液于试纸上,若沉淀物周围仍未显色晕,再重复上述步骤,直至沉淀物周围出现约1mm宽的稳定浅蓝色色晕,此时继续搅拌悬浮液,但不加亚甲蓝溶液,每一分钟进行一次蘸染实验;/nS6、若沉淀物周围出现的稳定浅蓝色色晕在4min后消失,则再加入3-7ml亚甲蓝溶液;若色晕在5min后消失,则再加入1-2ml亚甲蓝溶液;上述两种情况下,均应继续搅拌及蘸染实验,直至色晕可持续6min。/nS7、记录色晕持续6min时所加入的亚甲蓝溶液总体积,精确至1ml,亚甲值MB值按下式计算:MB=V/G×10(G是式样质量,V是所加入的亚甲蓝溶液体积),当MB<1.4时,则判定混凝土是以石粉为主,当MB≥1.4时,则判定混凝土是以泥粉为主。/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人工砂及混合砂中石粉含量的判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将亚甲蓝粉末在(100-110)℃下烘干至恒重,称取烘干亚甲蓝粉末10g,倒入盛有600g蒸馏水的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35-40min,直至粉末完全溶解,冷却至20℃。
S2、将溶液倒入1L容量瓶中,加蒸馏水淋洗烧杯,使所有亚甲蓝溶液全部移入容量瓶,溶液与容量瓶的温度保持在19-21℃,加蒸馏水至容量瓶1L刻度,震荡,保证亚甲蓝粉末完全溶解。
S3、将混凝土样品缩分至400g,放在烘箱中与100-110℃下烘干至恒重,冷却后,筛除大于公称直径5mm的颗粒。
S4、取混凝土颗粒式样150-200g于烧杯,倒入450-500ml蒸馏水,用叶轮搅拌机以500-600r/min转速搅拌5min,形成悬浮液,然后以300-400r/min转速持续搅拌,直至实验结束。
S5、将悬浮液中加入3-7ml亚甲蓝溶液,用玻璃棒蘸取一滴悬浮液,滴于滤纸上,若沉淀物周围未显色晕,再加入3-7ml亚甲蓝溶液,搅拌1min,再用玻璃棒蘸取一滴悬浮液于试纸上,若沉淀物周围仍未显色晕,再重复上述步骤,直至沉淀物周围出现约1mm宽的稳定浅蓝色色晕,此时继续搅拌悬浮液,但不加亚甲蓝溶液,每一分钟进行一次蘸染实验;
S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斌斌龚珏霄陆国胜陆颖
申请(专利权)人:安吉龙港混凝土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