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戴丹萍专利>正文

一种调节减震的水泵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87579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9 23: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调节减震的水泵座,下支撑升降板上移动有四个移动调节座;四个移动调节座以下支撑升降板的中心轴为旋转中心轴同步径向移动;四个移动调节座以下支撑升降板的中心轴为旋转中心轴圆周均匀分布;伸缩连接单元包括下伸缩套和上伸缩杆;上伸缩杆的上端铰接在上支撑升降板的下端面上;下伸缩套的下端铰接在移动调节座的上端面上;下伸缩套的上端面上成型有与上伸缩杆配合的伸缩槽;上伸缩杆伸缩设置在相应侧的下伸缩套的伸缩槽内;伸缩槽内沿其长度方向移动设置有弹性铰接板;弹性铰接板的上端面上固定有缓冲弹簧;缓冲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上伸缩杆的下端面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调节减震的水泵座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泵安装的
,具体涉及一种调节减震的水泵座。
技术介绍
水泵是一种用于输送液体或使液体增压的传输机械。它将原动机的机械能或其他外部能量传送给液体,使液体能量增加,主要用来输送液体包括水、油、酸碱液、乳化液、悬乳液和液态金属等。水泵座用来固定安装水泵。目前的水泵座存在以下缺陷:一是水泵在正常工作时,会产生震动,由于水泵座缺乏缓冲装置,导致水泵的内部构件发生松动,从而降低了水泵的使用寿命,并提高了水泵的检修以及更换频率;二是水泵在使用时,根据现场的情况水泵安装的高度不同,由于水泵座的高度固定,且其无法调节高度,导致对水泵安装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现有的水泵安装座存在减震效果差和高度无法调节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调节减震的水泵座。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调节减震的水泵座,包括支撑底板和调节装置;支撑底板的底部设置有若干均匀分布的支撑脚;调节装置包括上侧的上支撑升降板和下侧的下支撑升降板;上支撑升降板和下支撑升降板之间设置有四个伸缩连接单元;下支撑升降板升降设置在支撑底板的正上方;下支撑升降板上移动设置有四个移动调节座;四个移动调节座以下支撑升降板的中心轴为旋转中心轴同步径向移动;四个移动调节座以下支撑升降板的中心轴为旋转中心轴圆周均匀分布;伸缩连接单元包括下伸缩套和上伸缩杆;上伸缩杆的上端铰接在上支撑升降板的下端面上;下伸缩套的下端铰接在移动调节座的上端面上;下伸缩套的上端面上成型有与上伸缩杆配合的伸缩槽;上伸缩杆伸缩设置在相应侧的下伸缩套的伸缩槽内;伸缩槽内沿其长度方向移动设置有弹性铰接板;弹性铰接板的上端面上固定有缓冲弹簧;缓冲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上伸缩杆的下端面上;伸缩连接单元自外向内倾斜向上设置;水泵安装在上支撑升降板的上端面上。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支撑底板的下端面上固定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升降气缸;下支撑升降板固定在升降气缸的活塞杆上端。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下支撑升降板成型有四个上移动槽;四个上移动槽以下支撑升降板中心轴为旋转中心轴圆周均匀分布并且径向设置;上移动槽的底面上成型有向下贯穿的下移动槽;移动调节座移动设置在相应侧的上移动槽;移动调节座的底面上成型有与下移动槽配合的圆柱状的下驱动杆;下支撑升降板的下端面中心固定有旋转驱动电机;旋转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下端固定有圆形板状的驱动板;驱动板上成型有四个圆周均匀分布的与下驱动杆配合的驱动插槽;四个下驱动杆随着驱动板的旋转同步径向移动。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下驱动杆的底部可拆卸式连接有下限位板。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上移动槽的内外侧壁之间成型有径向设置的圆柱状的径向导杆;移动调节座径向套设在相应侧的径向导杆上。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伸缩槽的相对的侧壁分别成型有内外贯穿的伸缩导槽;一个伸缩导槽的相对的侧壁上成型有沿其长度设置的伸缩导杆、另一个伸缩导槽的相对的侧壁上枢接有沿其长度设置的伸缩驱动杆;伸缩驱动杆的外侧端成型有正六边状的驱动钮;弹性铰接板的一端套设在伸缩导杆上、另一端螺接在伸缩驱动杆上。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支撑脚的底部成型有缓冲阻尼层。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水泵的安装高度可调,通过第二弹簧倾斜角度来调节左右方向的弹性,使得减震效果更佳。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剖面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驱动板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0、支撑底板;11、支撑脚;12、缓冲阻尼层;20、调节装置;21、升降气缸;22、下支撑升降板;220、上移动槽;221、下移动槽;222、径向导杆;23、移动调节座;231、下驱动杆;232、下限位板;24、旋转驱动电机;250、驱动插槽;26、伸缩连接单元;261、下伸缩套;2610、伸缩槽;2611、伸缩导槽;262、上伸缩杆;263、伸缩驱动杆;264、伸缩导杆;265、弹性铰接板;266、缓冲弹簧;27、上支撑升降板。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一种调节减震的水泵座,包括支撑底板10和调节装置20;支撑底板10的底部设置有若干均匀分布的支撑脚11;调节装置20包括上侧的上支撑升降板27和下侧的下支撑升降板22;上支撑升降板27和下支撑升降板22之间设置有四个伸缩连接单元26;下支撑升降板22升降设置在支撑底板10的正上方;下支撑升降板22上移动设置有四个移动调节座23;四个移动调节座23以下支撑升降板22的中心轴为旋转中心轴同步径向移动;四个移动调节座23以下支撑升降板22的中心轴为旋转中心轴圆周均匀分布;伸缩连接单元26包括下伸缩套261和上伸缩杆262;上伸缩杆262的上端铰接在上支撑升降板27的下端面上;下伸缩套261的下端铰接在移动调节座23的上端面上;下伸缩套261的上端面上成型有与上伸缩杆262配合的伸缩槽2610;上伸缩杆262伸缩设置在相应侧的下伸缩套261的伸缩槽2610内;伸缩槽2610内沿其长度方向移动设置有弹性铰接板265;弹性铰接板265的上端面上固定有缓冲弹簧266;缓冲弹簧266的另一端固定在上伸缩杆262的下端面上;伸缩连接单元26自外向内倾斜向上设置;水泵安装在上支撑升降板27的上端面上。如图1所示,支撑底板10的下端面上固定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升降气缸21;下支撑升降板22固定在升降气缸21的活塞杆上端。如图1所示,下支撑升降板22成型有四个上移动槽220;四个上移动槽220以下支撑升降板22中心轴为旋转中心轴圆周均匀分布并且径向设置;上移动槽220的底面上成型有向下贯穿的下移动槽221;移动调节座23移动设置在相应侧的上移动槽220;移动调节座23的底面上成型有与下移动槽221配合的圆柱状的下驱动杆231;下支撑升降板22的下端面中心固定有旋转驱动电机24;旋转驱动电机24的输出轴下端固定有圆形板状的驱动板25;驱动板25上成型有四个圆周均匀分布的与下驱动杆231配合的驱动插槽250;四个下驱动杆231随着驱动板25的旋转同步径向移动。如图1所示,下驱动杆231的底部可拆卸式连接有下限位板232。如图1所示,上移动槽220的内外侧壁之间成型有径向设置的圆柱状的径向导杆222;移动调节座23径向套设在相应侧的径向导杆222上。如图1所示,伸缩槽2610的相对的侧壁分别成型有内外贯穿的伸缩导槽2611;一个伸缩导槽2611的相对的侧壁上成型有沿其长度设置的伸缩导杆264、另一个伸缩导槽2611的相对的侧壁上枢接有沿其长度设置的伸缩驱动杆263;伸缩驱动杆263的外侧端成型有正六边状的驱动钮;弹性铰接板265的一端套设在伸缩导杆264上、另一端螺接在伸缩驱动杆263上。如图1所示,支撑脚11的底部成型有缓冲阻尼层12。调节减震的水泵座的工作原理;水泵安装高度需要调节时,升降气缸21驱动下支撑升降板22升降,即上支撑升降板27升降;需要调节缓冲弹力时,旋转驱动板25,使得四个移动调节座23同步径向靠近或者远离,这样四个伸缩连接单元26倾斜角度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调节减震的水泵座,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底板(10)和调节装置(20);支撑底板(10)的底部设置有若干均匀分布的支撑脚(11);调节装置(20)包括上侧的上支撑升降板(27)和下侧的下支撑升降板(22);上支撑升降板(27)和下支撑升降板(22)之间设置有四个伸缩连接单元(26);下支撑升降板(22)升降设置在支撑底板(10)的正上方;下支撑升降板(22)上移动设置有四个移动调节座(23);四个移动调节座(23)以下支撑升降板(22)的中心轴为旋转中心轴同步径向移动;四个移动调节座(23)以下支撑升降板(22)的中心轴为旋转中心轴圆周均匀分布;伸缩连接单元(26)包括下伸缩套(261)和上伸缩杆(262);上伸缩杆(262)的上端铰接在上支撑升降板(27)的下端面上;下伸缩套(261)的下端铰接在移动调节座(23)的上端面上;下伸缩套(261)的上端面上成型有与上伸缩杆(262)配合的伸缩槽(2610);上伸缩杆(262)伸缩设置在相应侧的下伸缩套(261)的伸缩槽(2610)内;伸缩槽(2610)内沿其长度方向移动设置有弹性铰接板(265);弹性铰接板(265)的上端面上固定有缓冲弹簧(266);缓冲弹簧(266)的另一端固定在上伸缩杆(262)的下端面上;伸缩连接单元(26)自外向内倾斜向上设置;水泵安装在上支撑升降板(27)的上端面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调节减震的水泵座,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底板(10)和调节装置(20);支撑底板(10)的底部设置有若干均匀分布的支撑脚(11);调节装置(20)包括上侧的上支撑升降板(27)和下侧的下支撑升降板(22);上支撑升降板(27)和下支撑升降板(22)之间设置有四个伸缩连接单元(26);下支撑升降板(22)升降设置在支撑底板(10)的正上方;下支撑升降板(22)上移动设置有四个移动调节座(23);四个移动调节座(23)以下支撑升降板(22)的中心轴为旋转中心轴同步径向移动;四个移动调节座(23)以下支撑升降板(22)的中心轴为旋转中心轴圆周均匀分布;伸缩连接单元(26)包括下伸缩套(261)和上伸缩杆(262);上伸缩杆(262)的上端铰接在上支撑升降板(27)的下端面上;下伸缩套(261)的下端铰接在移动调节座(23)的上端面上;下伸缩套(261)的上端面上成型有与上伸缩杆(262)配合的伸缩槽(2610);上伸缩杆(262)伸缩设置在相应侧的下伸缩套(261)的伸缩槽(2610)内;伸缩槽(2610)内沿其长度方向移动设置有弹性铰接板(265);弹性铰接板(265)的上端面上固定有缓冲弹簧(266);缓冲弹簧(266)的另一端固定在上伸缩杆(262)的下端面上;伸缩连接单元(26)自外向内倾斜向上设置;水泵安装在上支撑升降板(27)的上端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调节减震的水泵座,其特征在于:支撑底板(10)的下端面上固定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升降气缸(21);下支撑升降板(22)固定在升降气缸(21)的活塞杆上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调节减震的水泵座,其特征在于:下支撑升降板(22)成型有四个上移动槽(2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丹萍
申请(专利权)人:戴丹萍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