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学检查机的方管底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47813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2 14: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光学检查机的方管底座,包括两个侧框体,分别设于两个侧框体两端部之间用于将两个侧框体的两端部连接在一起的两个横管组件,设于每个侧框体上表面上的至少两个凸台,设于每个侧框体内的支撑管组件,设于侧框体内每个底部内转角处的加强板。采用以上结构,整个底座内具有十个三角支撑结构,有利于增加底座的刚性和强度;横管组件及侧框体、支撑管组件的构件均由截面呈方形的金属管制成,同现有的光学检查机底座相比,质轻且强度高,便于加工制作,适合小批量生产,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学检查机的方管底座
本技术涉及光学检测设备
,具体是指一种用于光学检测机上的底座。
技术介绍
电路板行业的光学检查设备,通常都配有X、Y两轴运动平台,搭载光学取像模块对电路板的外观进行检查。行业对检查设备的速度要求越来越高,提高机械运动速度就是提高检查效率最基础的一环。光学检查设备的XY运动平台及其所搭载的光学模块需要短距离点到点的运动,频繁的急加速、急减速产生巨大的惯性,假如设备底座的刚性不足,设备高速运行时就会产生剧烈振动、机壳摇晃、噪音大等不良现象。目前光学检查机常见的底座有两种,一种是铸铁底座,优点是刚性足够,但成本高昂,需要开模具制造,所以不适用于小批量产品,而且十分沉重,对设备搬运和地面承重要求都很高。第二种是方管底座,由多条方管(含矩形管)焊接而成,此种底座设计非常灵活,大小批量都适合,成本也较低,但不同结构的底座,其刚性和强度差异巨大,导致机器高速运行时振感强烈,晃动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学检查机的方管底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光学检查机的方管底座,包括两个侧框体,分别设于两个侧框体两端部之间用于将两个侧框体的两端部连接在一起的两个横管组件,设于每个侧框体上表面上的至少两个凸台,设于每个侧框体内的支撑管组件,设于侧框体内每个底部内转角处的加强板。两个侧框体立放且二者相互平行,作为底座的主要承重结构,在侧框体内设置支撑管组件,支撑管组件由一根支撑立管及对称设于支撑立管两侧的两根斜支撑管组成,支撑立管将侧框体分割成两个方形框体,两根斜支撑管分别设于两个方形框体的对角线上,即支撑管组件将侧框体分割成四个三角支撑结构,有利于增加底座的刚性和强度;横管组件及侧框体、支撑管组件的构件均由截面呈方形的金属管制成,质轻且强度高,便于加工制作。优选地,所述侧框体是由两根相互平行的立管及相互平行的上横管、下横管固定连接而形成的方形框体;两根立管分别位于上横管、下横管的两端部之间;两个侧框体平行设置。优选地,凸台设于上横管的上表面上,且设于每根上横管上的凸台为三个;在两根上横管之间设有一根两端分别与二者垂直连接的中横管,在中横管上表面设有一个凸台。优选地,横管组件由相互平行的端部上横管及端部下横管组成,所述端部上横管位于两根上横管端部之间且端部上横管两端分别与两根上横管垂直连接;在每根端部上横管上表面设有一个凸台;所述端部下横管位于两根下横管端部之间且端部下横管两端分别与两根下横管垂直连接。优选地,位于同一端的两根立管的下端分别与端部下横管的两端所形成的转角处各设有一块加强板;所述加强板其中一侧面与端部下横管上表面固定连接,与该侧面垂直的侧面与立管内壁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支撑管组件包括,两根斜支撑管,设于两根斜支撑管之间的支撑立管,所述支撑立管的两端分别与上横管、下横管垂直连接;两根斜支撑管下端与下横管上表面固定连接,上端与上横管下表面固定连接。优选地,在两根下横管之间设有一根两端分别与二者垂直连接的下中横管,所述下中横管位于中横管的正下方;在中横管及下中横管之间设有两根中斜管,所述中斜管上端与中横管下表面固定连接,下端与下中横管上表面固定连接。优选地,在每根上横管外侧表面上各设有三块铁片;在每根下横管外侧表面上各设有三块铁片,用于弥补底座的侧面平整度误差,使后续外壳安装更贴合。优选地,立管、上横管、下横管、端部上横管、端部下横管、中横管及下中横管采用截面为方形的金属管制成。有益技术效果:两个侧框体立放且二者相互平行,作为底座的主要承重结构,在侧框体内设置支撑管组件,支撑管组件由一根支撑立管及对称设于支撑立管两侧的两根斜支撑管组成,支撑立管将侧框体分割成两个方形框体,两根斜支撑管分别设于两个方形框体的对角线上,即支撑管组件将侧框体分割成四个三角支撑结构,两根中斜管位于分别设于两个侧框体内的两根支撑立管的内侧,且两根支撑立管分别与两根中斜管形成两个三角支撑结构,从而,整个底座内具有十个三角支撑结构,有利于增加底座的刚性和强度;横管组件及侧框体、支撑管组件的构件均由截面呈方形的金属管制成,同现有的光学检查机底座相比,质轻且强度高,便于加工制作,适合小批量生产,成本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主视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右视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俯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新型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图1-4所示,一种光学检查机的方管底座,包括两个侧框体1,分别设于两个侧框体两端部之间用于将两个侧框体的两端部连接在一起的两个横管组件2,设于每个侧框体上表面上的至少两个凸台3,设于每个侧框体内的支撑管组件4,设于侧框体内每个底部内转角处的加强板5。为了使底座结构尽可能简单,且强度、刚度足够大,此处,所述侧框体1是由两根相互平行的立管101及相互平行的上横管102、下横管103固定连接而形成的方形框体;两根立管101分别位于上横管102、下横管103的两端部之间,即,两根立管101的两端面分别与上横管102、下横管103垂直连接,且立管的外侧表面与上横管102、下横管103的端面平齐;两个侧框体1平行设置。设于侧框体上表面的凸台3实际上设于上横管102的上表面上,且设于每根上横管上的凸台3为三个;在两根上横管102之间设有一根两端分别与二者垂直连接的中横管6,即中横管6上端分别与两根上横管102垂直连接,在中横管6上表面设有一个凸台3。基于结构简单、便于加工制作的目的,此处的横管组件2由相互平行的端部上横管201及端部下横管202组成,所述端部上横管201位于两根上横管102端部之间且端部上横管两端分别与两根上横管102垂直连接,即两根上横管102的端面与端部上横管201的外侧表面平齐;在每根端部上横管201上表面也设有一个凸台3;所述端部下横管202位于两根下横管103端部之间且端部下横管202两端分别与两根下横管垂直连接。设于两根上横管上表面的凸台3共六个,设于端部上横管201及中横管6上的凸台3共三个,因此,设于底座上的凸台为九个,形成一个3X3矩阵,并焊接于底座上;凸台3为采用钢材制成的小方块,其上表面通过铣削加工后,九个凸台的上表面位于同一平面内,用于安装光学检测设备的主体XY平台。位于同一端的两根立管101的下端分别与端部下横管202的两端所形成的转角处各设有一块加强板5;如果以图1的摆放方式为例,位于同一端的两根立管是指位于侧框体1前端的两根立管101或者位于侧框体1后端的两根立管101;所述加强板5其中一侧面与端部下横管202上表面固定连接,与该侧面垂直的侧面与立管101内壁固定连接,此处,加强板5为直角三角形,因此,分别与端部下横管202、立管101固定连接的即加强板的两直角边。所述支撑管组件4包括,两根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学检查机的方管底座,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侧框体,分别设于两个侧框体两端部之间用于将两个侧框体的两端部连接在一起的两个横管组件,设于每个侧框体上表面上的至少两个凸台,设于每个侧框体内的支撑管组件,设于侧框体内每个底部内转角处的加强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学检查机的方管底座,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侧框体,分别设于两个侧框体两端部之间用于将两个侧框体的两端部连接在一起的两个横管组件,设于每个侧框体上表面上的至少两个凸台,设于每个侧框体内的支撑管组件,设于侧框体内每个底部内转角处的加强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学检查机的方管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框体是由两根相互平行的立管及相互平行的上横管、下横管固定连接而形成的方形框体;两根立管分别位于上横管、下横管的两端部之间;两个侧框体平行设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光学检查机的方管底座,其特征在于,凸台设于上横管的上表面上,且设于每根上横管上的凸台为三个;在两根上横管之间设有一根两端分别与二者垂直连接的中横管,在中横管上表面设有一个凸台。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光学检查机的方管底座,其特征在于,横管组件由相互平行的端部上横管及端部下横管组成,所述端部上横管位于两根上横管端部之间且端部上横管两端分别与两根上横管垂直连接;在每根端部上横管上表面设有一个凸台;所述端部下横管位于两根下横管端部之间且端部下横管两端分别与两根下横管垂直连接。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剑平张骏邝振房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明锐理想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