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翘板式减震的液压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87392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9 23: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翘板式减震的液压泵,中心支撑杆上固定有翘板并且中心支撑杆位于翘板的中部;减震底座的一对竖直部的下部之间弹性竖直升降设置有一对下支撑板;减震底座的水平部上成型有一对左右对称设置的圆柱状的竖直导杆;竖直导杆上套设有压簧安置板;压簧安置板的前后端面上分别成型有圆柱状的移动导杆;一对翘板远离的一端分别成型有供压簧安置板左右移动的移动避让槽;移动避让槽的前后侧壁上分别成型有与移动导杆配合的长孔状的移动导孔;移动导杆滑行设置在相应侧的移动导孔内;压簧安置板的上端固定有上压簧;上压簧套设在竖直导杆的上端;上压簧的上端抵靠住液压泵本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翘板式减震的液压泵
本专利技术涉及液压泵减震的
,具体涉及一种翘板式减震的液压泵。
技术介绍
液压泵是液压系统的动力元件,其功用是给液压系统提供压力油,从能量转换角度讲,它将是原动机(如发动机)输出的机械能转换为便于输送的液体的压力能。液压马达则属于执行元件,它能将输入液体的压力能转换为输出轴转动的机械能,用来拖动负载做功。根据结构形式,液压泵与液压马达具体可分为齿轮式、叶片式、柱塞式等类型。液压机是从液压油箱中吸入油液,形成压力油排出,送到执行元件的一种元件,随着科技的发展现在的液压泵发展速度,在生活生产实用中的效果都是很稳定的,但是现有的液压泵在工作时由于提供压力油,在工作中难免会造成移动的震动,震动过大会引起噪音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针对现有的液压泵减震效果不佳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翘板式减震的液压泵。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翘板式减震的液压泵,包括液压泵本体和减震底座;液压泵本体的一侧设置有驱动轴;液压泵本体的底部设置有一对圆柱状的连接柱;减震底座呈开口朝上设置的“凵”字形;减震底座的一对竖直部上端中部之间成型有连接支撑板;一对连接柱竖直穿过连接支撑板;连接柱的底部螺接有限位螺母;限位螺母位于连接支撑板的下侧;减震底座的一对竖直部的上部之间分别旋转设置有中心支撑杆;一对中心支撑杆位于一对连接柱的外侧;中心支撑杆上固定有翘板并且中心支撑杆位于翘板的中部;减震底座的一对竖直部的下部之间弹性竖直升降设置有一对下支撑板;下支撑板位于相应侧的连接柱的正下方;连接柱和下支撑板分别抵靠住翘板的相应端的上下端面;减震底座的水平部上成型有一对左右对称设置的圆柱状的竖直导杆;竖直导杆上套设有压簧安置板;压簧安置板的前后端面中心分别成型有圆柱状的移动导杆;一对翘板远离的一端分别成型有供压簧安置板左右移动的移动避让槽;移动避让槽的前后侧壁上分别成型有与移动导杆配合的长孔状的移动导孔;移动导杆滑行设置在相应侧的移动导孔内;压簧安置板的上端固定有上压簧;上压簧套设在竖直导杆的上端;上压簧的上端抵靠住液压泵本体。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减震底座的一对竖直部的上部成型有一对左右对称设置的供中心支撑杆左右移动的前后贯穿的长孔状的上水平移动孔;减震底座的前后端面分别左右移动设置有一对左右对称设置的旋转支撑板;左侧和右侧的一对旋转支撑板同步远离或者靠近设置;中心支撑杆分别枢接在一对前后对称设置的旋转支撑板上。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还包括左右调节装置;左右调节装置包括左右调节中心柱;左右调节中心柱枢接设置在减震底座的一对竖直部之间;左右调节中心柱的前后两端超出减震底座并且分别固定有调节齿轮;前侧和后侧的一对旋转支撑板靠近的端面分别成型有驱动齿条;一对驱动齿条位于相应侧的调节齿轮的上下两侧并且一对驱动齿条分别与调节齿轮啮合;减震底座的前后端面分别成型有一对左右对称的侧支撑板;一对侧支撑板之间成型有一对上下对称设置的左右导向杆;一对旋转支撑板左右方向套设在一对左右导向杆上。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旋转支撑板上前后方向穿过并且螺接有限位螺栓。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连接柱的下端面上成型有半球形状的上抵块;上抵块抵靠住翘板的上端面;下支撑板的上端成型为半圆柱面;下支撑板的上端抵靠住翘板的下端面。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减震底座的一对竖直部靠近的端面分别成型有一对左右对称设置的竖直移动槽;下支撑板的前后端面分别成型有与竖直移动槽配合的矩形块状的竖直移动块;下支撑板的下端面上固定有下压簧;下压簧的下端固定在减震底座的水平部上。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结构简单,具有减震功能,而且减震效果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正视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剖面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0、减震底座;100、竖直移动槽;101、上水平移动孔;11、竖直导杆;12、连接支撑板;13、中心支撑杆;131、翘板;1310、移动导孔;1311、移动避让槽;14、压簧安置板;15、上压簧;16、下支撑板;17、下压簧;18、侧支撑板;181、左右导向杆;20、液压泵本体;21、驱动轴;22、连接柱;221、上抵块;23、限位螺母;30、左右调节装置;31、旋转支撑板;311、驱动齿条;32、限位螺栓;33、左右调节中心柱;331、调节齿轮。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所示,一种翘板式减震的液压泵,包括液压泵本体20和减震底座10;液压泵本体20的一侧设置有驱动轴21;液压泵本体20的底部设置有一对圆柱状的连接柱22;减震底座10呈开口朝上设置的“凵”字形;减震底座10的一对竖直部上端中部之间成型有连接支撑板12;一对连接柱22竖直穿过连接支撑板12;连接柱22的底部螺接有限位螺母23;限位螺母23位于连接支撑板12的下侧;减震底座10的一对竖直部的上部之间分别旋转设置有中心支撑杆13;一对中心支撑杆13位于一对连接柱22的外侧;中心支撑杆13上固定有翘板131并且中心支撑杆13位于翘板131的中部;减震底座10的一对竖直部的下部之间弹性竖直升降设置有一对下支撑板16;下支撑板16位于相应侧的连接柱22的正下方;连接柱22和下支撑板16分别抵靠住翘板131的相应端的上下端面;减震底座10的水平部上成型有一对左右对称设置的圆柱状的竖直导杆11;竖直导杆11上套设有压簧安置板14;压簧安置板14的前后端面中心分别成型有圆柱状的移动导杆;一对翘板131远离的一端分别成型有供压簧安置板14左右移动的移动避让槽1311;移动避让槽1311的前后侧壁上分别成型有与移动导杆配合的长孔状的移动导孔1310;移动导杆滑行设置在相应侧的移动导孔1310内;压簧安置板14的上端固定有上压簧15;上压簧15套设在竖直导杆11的上端;上压簧15的上端抵靠住液压泵本体20。如图1、图2所示,减震底座10的一对竖直部的上部成型有一对左右对称设置的供中心支撑杆13左右移动的前后贯穿的长孔状的上水平移动孔101;减震底座10的前后端面分别左右移动设置有一对左右对称设置的旋转支撑板31;左侧和右侧的一对旋转支撑板31同步远离或者靠近设置;中心支撑杆13分别枢接在一对前后对称设置的旋转支撑板31上。如图1、图2所示,还包括左右调节装置30;左右调节装置30包括左右调节中心柱33;左右调节中心柱33枢接设置在减震底座10的一对竖直部之间;左右调节中心柱33的前后两端超出减震底座10并且分别固定有调节齿轮331;前侧和后侧的一对旋转支撑板31靠近的端面分别成型有驱动齿条311;一对驱动齿条311位于相应侧的调节齿轮331的上下两侧并且一对驱动齿条311分别与调节齿轮331啮合;减震底座10的前后端面分别成型有一对左右对称的侧支撑板18;一对侧支撑板18之间成型有一对上下对称设置的左右导向杆181;一对旋转支撑板31左右方向套设在一对左右导向杆181上。如图1所示,旋转支撑板31上前后方向穿过并且螺接有限位螺栓32。如图2所示,连接柱22的下端面上成型有半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翘板式减震的液压泵,其特征在于:包括液压泵本体(20)和减震底座(10);液压泵本体(20)的一侧设置有驱动轴(21);液压泵本体(20)的底部设置有一对圆柱状的连接柱(22);减震底座(10)呈开口朝上设置的“凵”字形;减震底座(10)的一对竖直部上端中部之间成型有连接支撑板(12);一对连接柱(22)竖直穿过连接支撑板(12);连接柱(22)的底部螺接有限位螺母(23);限位螺母(23)位于连接支撑板(12)的下侧;减震底座(10)的一对竖直部的上部之间分别旋转设置有中心支撑杆(13);一对中心支撑杆(13)位于一对连接柱(22)的外侧;中心支撑杆(13)上固定有翘板(131)并且中心支撑杆(13)位于翘板(131)的中部;减震底座(10)的一对竖直部的下部之间弹性竖直升降设置有一对下支撑板(16);下支撑板(16)位于相应侧的连接柱(22)的正下方;连接柱(22)和下支撑板(16)分别抵靠住翘板(131)的相应端的上下端面;减震底座(10)的水平部上成型有一对左右对称设置的圆柱状的竖直导杆(11);竖直导杆(11)上套设有压簧安置板(14);压簧安置板(14)的前后端面中心分别成型有圆柱状的移动导杆;一对翘板(131)远离的一端分别成型有供压簧安置板(14)左右移动的移动避让槽(1311);移动避让槽(1311)的前后侧壁上分别成型有与移动导杆配合的长孔状的移动导孔(1310);移动导杆滑行设置在相应侧的移动导孔(1310)内;压簧安置板(14)的上端固定有上压簧(15);上压簧(15)套设在竖直导杆(11)的上端;上压簧(15)的上端抵靠住液压泵本体(2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翘板式减震的液压泵,其特征在于:包括液压泵本体(20)和减震底座(10);液压泵本体(20)的一侧设置有驱动轴(21);液压泵本体(20)的底部设置有一对圆柱状的连接柱(22);减震底座(10)呈开口朝上设置的“凵”字形;减震底座(10)的一对竖直部上端中部之间成型有连接支撑板(12);一对连接柱(22)竖直穿过连接支撑板(12);连接柱(22)的底部螺接有限位螺母(23);限位螺母(23)位于连接支撑板(12)的下侧;减震底座(10)的一对竖直部的上部之间分别旋转设置有中心支撑杆(13);一对中心支撑杆(13)位于一对连接柱(22)的外侧;中心支撑杆(13)上固定有翘板(131)并且中心支撑杆(13)位于翘板(131)的中部;减震底座(10)的一对竖直部的下部之间弹性竖直升降设置有一对下支撑板(16);下支撑板(16)位于相应侧的连接柱(22)的正下方;连接柱(22)和下支撑板(16)分别抵靠住翘板(131)的相应端的上下端面;减震底座(10)的水平部上成型有一对左右对称设置的圆柱状的竖直导杆(11);竖直导杆(11)上套设有压簧安置板(14);压簧安置板(14)的前后端面中心分别成型有圆柱状的移动导杆;一对翘板(131)远离的一端分别成型有供压簧安置板(14)左右移动的移动避让槽(1311);移动避让槽(1311)的前后侧壁上分别成型有与移动导杆配合的长孔状的移动导孔(1310);移动导杆滑行设置在相应侧的移动导孔(1310)内;压簧安置板(14)的上端固定有上压簧(15);上压簧(15)套设在竖直导杆(11)的上端;上压簧(15)的上端抵靠住液压泵本体(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翘板式减震的液压泵,其特征在于:减震底座(10)的一对竖直部的上部成型有一对左右对称设置的供中心支撑杆(13)左右移动的前后贯穿的长孔状的上水平移动孔(101);减震底座(10)的前后端面分别左右移动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世荣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震伴威自动化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