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江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精氨酸脱羧酶突变体及其在生产胍基丁胺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85912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9 23: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精氨酸脱羧酶突变体及其在生产胍基丁胺中的应用,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受产物抑制影响小的精氨酸脱羧酶突变体I534D和D535W,其中,精氨酸脱羧酶突变体I534D是通过将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的野生型精氨酸脱羧酶的第534位异亮氨酸突变为天冬氨酸得到的,其半抑制常数可达0.66mol/L,较野生型精氨酸脱羧酶提高了5.5倍;精氨酸脱羧酶突变体D535W是通过将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的野生型精氨酸脱羧酶的第535位天冬氨酸突变为色氨酸得到的,其半抑制常数可达0.50mol/L,较野生型精氨酸脱羧酶提高了4.2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精氨酸脱羧酶突变体及其在生产胍基丁胺中的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精氨酸脱羧酶突变体及其在生产胍基丁胺中的应用,属于生物

技术介绍
胍基丁胺是是精氨酸的衍生物。研究表明,胍基丁胺有降血糖、降血压、利尿、抗炎、抗抑郁、抑制细胞增生等生物活性,并且,研究表明,胍基丁胺对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的拮抗作用强而持久,具有对动物吗啡依赖性的戒断作用,是一种极具开发价值的戒毒类药物。因此,胍基丁胺在医药领域市场十分广阔。目前,工业上主要使用化学合成法和酶转化法这两种方法生产胍基丁胺。其中,化学合成法一般以1,4-丁二胺、己二酸二乙酯、1,4-二溴丁烷和邻苯二甲酰亚胺钾等化合物作为底物,通过还原、取代、胺解和胍基化等化学途径合成胍基丁胺。但是,由于使用化学合成法合成胍基丁胺具有步骤繁琐、产量低下、副产物多以及副产物具有毒性等缺陷,因此,使用化学合成法合成胍基丁胺越来越不被现代工业所接受。酶转化法则主要是利用精氨酸脱羧酶将L-精氨酸转化为胍基丁胺。与化学合成法相比,利用酶转化法生产胍基丁胺具有步骤简单、副产物少以及绿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精氨酸脱羧酶突变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精氨酸脱羧酶突变体与出发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的精氨酸脱羧酶相比,第534位异亮氨酸突变为了天冬氨酸;/n或者,所述精氨酸脱羧酶突变体与出发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的精氨酸脱羧酶相比,第535位天冬氨酸突变为了色氨酸。/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精氨酸脱羧酶突变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精氨酸脱羧酶突变体与出发氨基酸序列如SEQIDNO.1所示的精氨酸脱羧酶相比,第534位异亮氨酸突变为了天冬氨酸;
或者,所述精氨酸脱羧酶突变体与出发氨基酸序列如SEQIDNO.1所示的精氨酸脱羧酶相比,第535位天冬氨酸突变为了色氨酸。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精氨酸脱羧酶突变体,其特征在于,编码所述精氨酸脱羧酶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IDNO.2所示。


3.一种基因,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因编码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精氨酸脱羧酶突变体。


4.一种重组质粒,其特征在于,所述重组质粒携带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因。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重组质粒,其特征在于,所述重组质粒的表达载体为pET-28a(+)质粒或pXMJ19质粒。


6.一种宿主细胞,其特征在于,所述宿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美娟饶志明许家钰王怡杨凤玉杨套伟张显
申请(专利权)人:江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