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骨质疏松症荧光标记物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材料和生物医药科学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应用于骨质疏松症荧光标记物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骨质疏松是一种系统性的全身骨组织退行性疾病,其表现形式在于骨密度的降低和骨结构的退化,是一种持续性的慢性过程,导致骨骼脆性增加,不但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增加了致残率和死亡率。骨的强度主要受骨质量和骨密度的综合影响,尤其是骨密度。骨质疏松的特点是骨密度下降,其来源在于体内激素对于骨代谢过程中的破骨细胞以及骨组织的外部环境的调节作用。人体骨骼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包括骨形成和骨吸收,分别通过骨形成标志物(如骨钙素、碱性磷酸酶和I型胶原等)和骨吸收标志物(抗酒石酸酸性磷、羟脯氨酸、胶原脱氧吡啶啉等)为特征标志。目前,临床上主要通过X-射线或双能定量CT扫描检查骨密度,需要临床上富有经验的医师通过对骨皮质的厚薄,骨小梁的稀疏、减少等等进行细致的观察和分析,才能判断是否存在骨质疏松症。而骨质疏松是一类骨组织退化的进行性的骨骼系统疾病,通过X射线照片发现的骨质疏松特征已是长期发病的累积效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用于骨质疏松症荧光标记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制备方法如下:/n步骤一、标记物前驱体制备:将至少一种可溶性磷酸盐配制成0.1-5.0mol/L浓度的溶液,选取至少一种可溶性钙盐配制成0.1-5.0mol/L浓度的溶液,选取至少一种可溶性稀土盐作为目标标记离子配制成0.1-5.0mol/L浓度的溶液,将以上几种溶液在10-90℃等至少以上一个温度条件下,采用200-1500转/分的其中至少一个转速进行搅拌10分钟-48小时其中至少一个搅拌时长,然后加入至少一种碱作为矿化剂,混合溶液的碱浓度控制在pH=8-14、以及[OH]浓度在1.5-10.0mol/L浓度范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骨质疏松症荧光标记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制备方法如下:
步骤一、标记物前驱体制备:将至少一种可溶性磷酸盐配制成0.1-5.0mol/L浓度的溶液,选取至少一种可溶性钙盐配制成0.1-5.0mol/L浓度的溶液,选取至少一种可溶性稀土盐作为目标标记离子配制成0.1-5.0mol/L浓度的溶液,将以上几种溶液在10-90℃等至少以上一个温度条件下,采用200-1500转/分的其中至少一个转速进行搅拌10分钟-48小时其中至少一个搅拌时长,然后加入至少一种碱作为矿化剂,混合溶液的碱浓度控制在pH=8-14、以及[OH]浓度在1.5-10.0mol/L浓度范围内的某一个浓度条件,持续搅拌10分钟-48小时其中至少一个搅拌时长,即可得到荧光标记物前驱体;
步骤二、羟基磷灰石荧光标记物的制备:将第一步中得到的荧光标记物前驱体转移到水热反应釜中进行矿化辅助晶化,分别在100-400℃至少其中一个温度区间水热反应0.5-180小时至少一个晶化时长;然后经过不同的降温速率,即300℃/小时到1℃/小时的速率进行降温,直至温度冷却至室温,将反应釜内容物倾倒入玻璃烧杯中,用清洗溶剂反复清洗,并用高速离心机离心,即可得到若干不同类型羟基磷灰石荧光标记物,将其收纳在塑料样品管中,在氮气环境下密封保存;
步骤三、荧光标记物的表面修饰:将步骤二中得到的荧光标记物分散在乙醇、丙酮、乙酸、油酸、甲苯、十八烯、氮氮’二甲基甲酰胺、甘露醇、石油醚等溶剂中至少一种,通过聚乙烯醇、聚乙烯吡咯烷酮、聚甲基丙烯酸、聚芳醚酮等至少一种高分子链对荧光标记物进行表面修饰,即可得到可用于标记骨质疏松症生物体内研究的荧光标记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骨质疏松症荧光标记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针对特定的荧光标记离子,其制备条件略有差异,如制备Eu标记的羟基磷灰石纳米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艳,刘鹏,杨华,段蒙娜,闫嘉晴,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吉林;2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