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重型装配设备生产过程转运方法、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88446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9 23: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重型装配设备生产过程转运方法、系统,属于重型装配设备生产技术领域。重型装配设备生产过程转运方法包括:根据生产重型装配设备的生产装配工序次序,利用转运装置将未完成装配的重型装配设备本体依次转运至多个装配工位并完成相应的装配工序;根据生产重型装配设备的生产装配工序次序,在进行装配需要装配重型装配件的装配工序中,利用转运装置将需要进行装配的重型装配件运输到当前的装配工位并完成相关装配工序;利用转运装置将重型装配设备本体经过多个装配工位并完成相应的装配工序,获得成型的重型装配设备。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重型装配设备生产过程转运方法能够在生产重型装配设备的过程中降低转运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及安全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重型装配设备生产过程转运方法、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重型装配设备生产
,尤其涉及一种重型装配设备生产过程转运方法、系统。
技术介绍
特种车在生产过程中,需要经过上百道装配工序,根据生产工序要求,特种车需要在各个总装工位中有序移动,最终完成总装。每一次特种车的移动都需要特装人员介入并进行起动特种车,不仅灵活性差,且起动特种车发动机会产生大量的噪声和空气污染,对于封闭的厂房环境来说非常不利,严重危害周围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另外,在生产特种车的过程中存在装配重型装配件的安装,对此类重型装配件的安装的难度大且存在风险,比如战车生产装配过程中,转塔预先装配,转塔装配与特种车总装不在同一区域内,目前转塔的转运主要依靠大型叉车或远程吊装等,整个转塔配送流程需要多次吊装,由于预装完成后的转塔体积和重量较大(约5吨),存在较大的劳动强度,且主要由人工操作,存在坠落、碰撞等风险,甚至会产生人身伤害,安全性差。进一步的,特种车的体积及重量庞大,比如战车的重量约30吨,在生产过程中,若将特种车举升抬高需修筑特殊坡道或设计专门的抱轮举升装置,增加了生产线建设成本,且特种车的频繁举升抬高也增加了安全风险。而且,现有的与特种车的生产相近或相同的其它重型装配设备的生产也普遍存在上述技术问题。由此,亟需一种能够在生产重型装配设备的过程中降低转运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及安全风险的转运方法以及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至少一个不足,提供一种能够在生产重型装配设备的过程中降低转运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及安全风险的重型装配设备生产过程转运方法。另外,还提供一种重型装配设备生产过程转运系统。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重型装配设备生产过程转运方法,包括:根据生产所述重型装配设备的生产装配工序次序,利用转运装置将未完成装配的重型装配设备本体依次转运至多个装配工位并完成多个所述装配工位的装配工序;根据生产所述重型装配设备的生产装配工序次序,在进行装配需要装配重型装配件的当前的所述装配工序中,利用转运装置将需要进行装配的所述重型装配件运输到所述重型装配设备本体所在的当前的所述装配工位并完成当前的所述装配工位的装配工序;利用所述转运装置将所述重型装配设备本体经过多个装配工位并完成多个所述装配工位的装配工序,完成生产所述重型装配设备的所有生产装配工序,获得成型的重型装配设备。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利用本专利技术中的重型装配设备生产过程转运方法来生产特种车时,尤其在生产战车的过程中,战车本体相当于本实施例中的重型装配设备本体,通过转运装置将未完成装配的战车本体依次转运至多个装配工位进行装配,不需要多次启动战车的发动机,避免发动战车发动机而产生大量的噪声和空气污染导致封闭的厂房的工作环境以及空气质量差而影响现场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另外,需要装配在战车上的转塔属于一种重型装配件,通过转运装置将需要进行装配的所述转塔运输到所述战车本体所在的当前的所述装配工位装配,而不是通过远程吊装的方式吊装转塔,提高转塔转运的安全性,且可以避免多次吊装转塔而增加转塔发生坠落、碰撞等风险。由此,本专利技术中的重型装配设备生产过程转运方法能够在战车生产的过程中降低转运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及安全风险,为移动战车以及转运转塔提供安全保障;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的重型装配设备生产过程转运方法来生产其它特种车或与特种车的生产装配工序相同或相近时,也能够降低转运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及安全风险。另外,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专利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利用转运装置将需要进行装配的所述重型装配件运输到所述重型装配设备本体所在的当前的所述装配工位后,通过吊装设备将所述重型装配件吊起至所述重型装配设备本体的对应的安装位置并完成当前的所述装配工位的装配工序。本实施例利用转运装置将重型装配件运输到需要进行装配的重型装配件运输到装配工位后,通过吊装设备吊起重型装配件并完成相应的装配工序,从而将重型装配件装配到重型装配设备本体上;吊装设备只在装配工位对重型装配件吊装,吊装设备主要对重型装配件起到抬升作用,重型装配件运动方式相对简单,便于操作,且吊起行程小,有利于降低重型装配件在转运过程发生坠落、碰撞等风险。尤其在生产战车这一种重型装配设备的过程对转塔吊起只在装配工位进行,可以降低在转塔转运过程发生坠落、碰撞等风险,确保转塔上的精密零部件的精度以及工作性能。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在将所述重型装配件运输到所述重型装配设备本体所在的当前的所述装配工位之前,重型装配设备生产过程转运方法还包括:利用承载支撑架来支撑在所述承载支撑架上装配形成的所述重型装配件,所述承载支撑架下端形成空腔,在所述转运装置上安装或放置有升降装置,所述空腔可通过所述转运装置和所述升降装置,将安装或放置有所述升降装置的所述转运装置移动至所述承载支撑架下端且位于空腔内,通过所述升降装置抬起所述承载支撑架使得所述承载支撑架离地,然后通过所述转运装置将所述承载支撑架和所述重型装配件一同运输到所述重型装配设备本体所在的当前的所述装配工位。本实施例通过承载支撑架来支撑所述重型装配件,重型装配件的装配在承载支撑架上装配形成,且在转运所述重型装配件到装配所述重型装配件的装配工位的过程中将承载支撑架一同转运,重型装配件依然安装在承载支撑架上,可以减少对重型装配件的搬动次数,降低对重型装配件进行搬运而存在的风险;另外,重型装配件安装在承载支撑架上与承载支撑架一同转运到装配重型装配件的装配工位,可以使得重型装配件与重型装配设备本体上的安装位置接近,降低需要吊起的落差,有利于降低在吊装重型装配件的过程发生坠落、碰撞的风险。尤其在生产战车这一种重型装配设备时,在转塔装配工位上装配完成转塔与战车总装工位一般具有较远的距离,在转塔装配工位上通过承载支撑架来支撑并装配形成转塔,再通过转运装置将转塔和承载支撑架一同转运到将转塔装配到战车上的总装工位,可以降低对转塔的多次搬动,降低搬动以及转运转塔而发生坠落、碰撞的风险,有利于确保转塔上的精密零部件的精度以及工作性能。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预先在所述承载支撑架下方的地面上设有用于转运装置航行的航行路线,且在所述航行路线上设有用于对所述转运装置进行导航的二维码标识,所述转运装置在移动至所述承载支撑架下端的过程中,所述转运装置扫描所述二维码标识获得航行指令并按获得的所述航行指令航行至所述承载支撑架下方预定的指定停止位置并停止。本实施例通过设有航行路线,且在所述航行路线上设有用于对所述转运装置进行导航的二维码标识,有利于转运装置在航行路线上航行的过程中扫描到所述二维码标识获得航行指令并按获得的所述航行指令航行以及停止,有利于控制转运装置航行,且转运装置能够准确的航行到指定停止位置并停止,确保转运装置抬起以及转运承载支撑架以及重型装配件的平稳性。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用于对所述转运装置进行导航的所述二维码标识包括用于提示切换至自动导航航行模式或自动切换至自动导航航行模式的二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重型装配设备生产过程转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根据生产所述重型装配设备的生产装配工序次序,利用转运装置将未完成装配的重型装配设备本体依次转运至多个装配工位并完成多个所述装配工位的装配工序;/n根据生产所述重型装配设备的生产装配工序次序,在进行装配需要装配重型装配件的当前的所述装配工序中,利用转运装置将需要进行装配的所述重型装配件运输到所述重型装配设备本体所在的当前的所述装配工位并完成当前的所述装配工位的装配工序;/n利用所述转运装置将所述重型装配设备本体经过多个装配工位并完成多个所述装配工位的装配工序,完成生产所述重型装配设备的所有生产装配工序,获得成型的重型装配设备。/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重型装配设备生产过程转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生产所述重型装配设备的生产装配工序次序,利用转运装置将未完成装配的重型装配设备本体依次转运至多个装配工位并完成多个所述装配工位的装配工序;
根据生产所述重型装配设备的生产装配工序次序,在进行装配需要装配重型装配件的当前的所述装配工序中,利用转运装置将需要进行装配的所述重型装配件运输到所述重型装配设备本体所在的当前的所述装配工位并完成当前的所述装配工位的装配工序;
利用所述转运装置将所述重型装配设备本体经过多个装配工位并完成多个所述装配工位的装配工序,完成生产所述重型装配设备的所有生产装配工序,获得成型的重型装配设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型装配设备生产过程转运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转运装置将需要进行装配的所述重型装配件运输到所述重型装配设备本体所在的当前的所述装配工位后,通过吊装设备将所述重型装配件吊起至所述重型装配设备本体的对应的安装位置并完成当前的所述装配工位的装配工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型装配设备生产过程转运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所述重型装配件运输到所述重型装配设备本体所在的当前的所述装配工位之前,还包括:
利用承载支撑架来支撑在所述承载支撑架上装配形成的所述重型装配件,所述承载支撑架下端形成空腔,在所述转运装置上安装或放置有升降装置,所述空腔可通过所述转运装置和所述升降装置,将安装或放置有所述升降装置的所述转运装置移动至所述承载支撑架下端且位于空腔内,通过所述升降装置抬起所述承载支撑架使得所述承载支撑架离地,然后通过所述转运装置将所述承载支撑架和所述重型装配件一同运输到所述重型装配设备本体所在的当前的所述装配工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重型装配设备生产过程转运方法,其特征在于,预先在所述承载支撑架下方的地面上设有用于转运装置航行的航行路线,且在所述航行路线上设有用于对所述转运装置进行导航的二维码标识,所述转运装置在移动至所述承载支撑架下端的过程中,所述转运装置扫描所述二维码标识获得航行指令并按获得的所述航行指令航行至所述承载支撑架下方预定的指定停止位置并停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重型装配设备生产过程转运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对所述转运装置进行导航的所述二维码标识包括用于提示切换至自动导航航行模式或自动切换至自动导航航行模式的二维码标识一和用于提示停止航行或自动停止航行的二维码标识二,所述二维码标识一设置在承载支撑架的前方,所述二维码标识一设置在所述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文铮周飞熊强李永亮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无线电测量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