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泅渡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84090 阅读:10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9 23: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智能泅渡器,包括:左浮力舱、右浮力舱以及前部浮力舱;所述的左浮力舱和右浮力舱与前部浮力舱组合成一整体;在左浮力舱、右浮力舱之间安置一安全带;在左浮力舱和右浮力舱后面尾部分别置有锂电池;在所述的锂电池下部各置有一螺旋桨;在所述的前部浮力舱上安置电脑芯片程控器;在所述的前部浮力舱上还安置有北斗导航通讯与遥感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智能救生、智能泅渡的很灵活、方便的军民两用工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泅渡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泅渡器,尤其涉及该泅渡器的机械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泅渡器有很多种。有必要设计一种更灵活、方便的泅渡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智能泅渡器,旨在解决上述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专利技术包括:左浮力舱、右浮力舱以及前部浮力舱;所述的左浮力舱和右浮力舱与前部浮力舱组合成一整体;在左浮力舱、右浮力舱之间安置一安全带;在左浮力舱和右浮力舱后面尾部分别置有锂电池;在所述的锂电池下部各置有一螺旋桨;在所述的前部浮力舱上安置电脑芯片程控器;在所述的前部浮力舱上还安置有北斗导航通讯与遥感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智能救生、智能泅渡的很灵活、方便的军民两用工具。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由图1可见:本专利技术包括:左浮力舱1、右浮力舱2以及前部浮力舱3;所述的左浮力舱1和右浮力舱2与前部浮力舱3组合成一整体;在左浮力舱1、右浮力舱2之间安置一安全带4;在左浮力舱1和右浮力舱2后面尾部分别置有锂电池5;在所述的锂电池5下部各置有一螺旋桨6;在所述的前部浮力舱3上安置电脑芯片程控器7;在所述的前部浮力舱3上还安置有北斗导航通讯与遥感器8。本专利技术的泅渡器长120cm,宽90cm,采用钛合金作浮力舱,外罩纳米碳纤维保护层。左右浮力舱长120cm,高35cm,宽15cm,前部浮力舱长35cm,宽60cm,高35cm,左右浮力舱与前部浮力舱组合成一整体。左右浮力舱85cm处置有一碳纤维安全带,前部浮力舱35cm处与碳纤维安全带之间形成宽60cm,长50cm的空间,被救人员与泅渡人员置身这一空间,手托往前部浮力舱或左右浮力舱就可泅渡了。左右浮力舱后面尾部20cm长度的舱内置有锂电池,下部各置有一螺旋桨,以锂电池作初能,速度、方向由电脑芯片程控,也可由人按防水键钮手控。智能泅渡器前部浮力舱处置有防水电脑芯片室,前部正中位置置有防水方向速度键钮,前部浮力舱左前方置有北斗导航通讯与遥感器,有落水人员需救生,泅渡器就自动飞抵落水人员处救生。如果武装泅渡,前部浮力舱上平台可搭载轻小型的武装装备。智能泅渡器将是智能救生、智能泅渡的很灵活、方便的军民两用工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泅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左浮力舱、右浮力舱以及前部浮力舱;所述的左浮力舱和右浮力舱与前部浮力舱组合成一整体;在左浮力舱、右浮力舱之间安置一安全带;在左浮力舱和右浮力舱后面尾部分别置有锂电池;在所述的锂电池下部各置有一螺旋桨;在所述的前部浮力舱上安置电脑芯片程控器;在所述的前部浮力舱上还安置有北斗导航通讯与遥感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泅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左浮力舱、右浮力舱以及前部浮力舱;所述的左浮力舱和右浮力舱与前部浮力舱组合成一整体;在左浮力舱、右浮力舱之间安置一安全带;在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旭东陆以锋毛晓东居昀颉
申请(专利权)人:华东师范大学附属枫泾中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