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均化稳流系统及控制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881962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9 23: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均化稳流系统及控制方法,包含仓体,具有设置在仓体上方的下料管,所述下料管包括有竖直设置的进料管以及安装在进料管一端并形成有自由端的出料管,所述下料管上连接用于其自转调节的传动组件;以及辊压机,具有辊子,相邻所述辊子之间形成有用于挤压物料颗粒的辊子间隙,辊子间隙的中心点和出料口的中心点均位于所述进料管的中轴线上,所述辊压机上安装有用于检测辊子两端间隙的检测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采用可实现实时调控的下料管,根据辊压机两侧辊子间隙的实时监测数据,对不同粒径分布的物料颗粒的落料区域进行有效的控制,从而起到有效的动态调节作用,从而降低了辊子的磨损以及提高了物料颗粒的挤压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均化稳流系统及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物料颗粒均化
,具体为一种均化稳流系统及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现有的物料称重仓采用的下料管结构相对单一,一般采用中心垂直下料,若不同粒径区间分物料颗粒混合不均,则称重仓内会出现物料颗粒离析现象,从而导致与下方连接的辊压机出现较大辊缝偏差,一旦辊缝偏差超过极限值,便会形成严重的偏辊现象,对辊压机设备造成严重影响,例如辊面的不均匀磨损、主轴承损坏、油缸漏油或扭矩支撑损坏等,此种情况下导致辊压机的挤压效果不佳、维修成本增加、设备运转率降低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均化稳流系统及控制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均化稳流系统,包含:仓体,具有设置在仓体上方的下料管,所述下料管包括有竖直设置的进料管以及安装在进料管一端并形成有自由端的出料管,所述下料管上连接用于其自转调节的传动组件;还具有设置在仓体底部的出料口;以及辊压机,具有辊子,相邻所述辊子之间形成有用于挤压物料颗粒的辊子间隙,辊子间隙的中心点和出料口的中心点均位于所述进料管的中轴线上,所述辊压机上安装有用于检测辊子两端间隙的检测装置。所述进料管的一端设置在仓体的顶部外侧,并于该顶部外侧连接有传动组件,在传动组件的驱动下带动进料管转动。所述下料管还包括有安装在进料管与出料管之间的调节管件,该调节管件为柔性管。所述下料管上设置有用于调节出料管转动方向、角度和频率的调节组件。>所述出料管通过调节组件实现竖直面上的转动角度调节,其相对于进料管的竖直方向形成有0°-90°的转角调节范围。所述调节组件包含:支撑座,该所述支撑座固接在进料管的外壁上;气缸,具有缸体和输出轴,所述缸体的底部铰接在支撑座上,以及滑动组件,具有固接在出料管上的轨道以及滑动连接在所述轨道上的滑块,所述轨道沿出料管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滑块与气缸的输出轴端部转动连接。所述仓体设置为锥形筒状结构,该锥形筒状结构包含有位于上部的竖直筒体结构以及与之密封连接并位于下部的倒锥形结构。所述仓体内安装有用于连接架,该连接架的外侧部固接在仓体的内壁上,其中心部通过设置的轴承空套于进料管的外壁处。所述出料管为直管管件。所述下料管的顶部安装有落料管,该落料管包括有与进料管连通的第一落料口和第二落料口。所述调节管设置为波纹管。一种均化稳流系统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识别相邻辊子两端的间距,并计算辊缝偏差,其中,一端辊缝间距设为S1,另一端辊缝间距设为S2,辊缝偏差△S=|S1-S2|;步骤二:根据所述辊缝偏差△S,调节进料管转动角度或\和出料管转动角度,直至辊缝偏差△S在允许误差范围内;步骤三:预设时间段后,再次检测辊缝偏差△S,若该△S在允许误差范围内,所述下料管沿进料管转动方向呈周期性运动;若该△S在超出允许误差范围内,重复步骤二。所述步骤二中包括有如下步骤:步骤一:根据所述辊缝偏差△S,调节进料管转动角度或\和出料管转动角度;步骤二:对比S1和S2,并使下料管内直径较大的物料颗粒抛洒至辊缝间隙小的一端上方的边缘处,然后直至辊缝偏差△S在允许误差范围内。当0mm≤△S≤8mm时,所述下料管沿进料管转动方向呈周期性运动,该周期性运动包括有进料管自转周期性运动以及进料管自转和出料管转动的周期性运动;当8mm≤△S≤30mm,调节进料管自转角度或\和出料管转动角度,使出料管的管口部指向辊子间隙小的一侧,并将直径较大的物料颗粒抛洒至该侧向的最外侧。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专利技术通过采用可实现实时调控的下料管,根据辊压机两侧辊子间隙的实时监测数据,对不同粒径分布的物料颗粒的落料区域进行有效的控制,从而起到有效的动态调节作用,使得辊压机的辊缝偏差始终处于允许范围内,从而降低了辊子的磨损以及提高了物料颗粒的挤压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下料管连接调节组件后出料管具有转角的物料颗粒抛洒状态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下料管连接调节组件后出料管与进料管同轴竖直排布的物料颗粒抛洒状态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辊缝间隙纠正状态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具有辊缝偏差的辊子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物料颗粒抛洒后纠正辊缝间隙的颗粒层状分布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出料管竖直状态的定向抛洒物料颗粒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进料管周期性自转结合出料管周期性转动的抛洒物料颗粒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出料管定向抛洒物料颗粒的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的出料管在具有转角角度时进料管周期性转动的抛洒物料颗粒的示意图。图中:1仓体、11落料腔室、2电机、3链条、4落料管、41第一落料口、42第二落料口、5连接架、51轴承、6底座、7下料管、71进料管、72调节管件、73出料管、8调节组件、81支撑座、82气缸、83滑块、84轨道、9辊压机、91辊子、92辊子间隙、10检测器、101检测探头、12出料口、13细径区间颗粒、14粗径区间颗粒、15物料颗粒群。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详细的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均化稳流及控制方法的具体实施方式。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均化稳流系统,所述的均化稳流系统包含有仓体1和位于仓体1底部的辊压机9,物料颗粒通过安装在仓体1顶部的下料管7将具有不同粒径区间分布的颗粒排至仓体1内,由于在抛洒物料颗粒中,不同粒径区间的物料颗粒其质量会有差别,因此易发生落入辊缝间隙92中的物料颗粒因其粒径分布不均,从而导致辊缝间隙92两侧存在偏差,本专利技术重点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包含有如下:1:实现落入辊子间隙92中的物料颗粒均匀分布,防止两端的辊缝间隙92因存在辊缝偏差导致的辊压机挤压效果降低;2:若存在辊缝偏差,通过控制实现辊缝间隙92的自我纠正,从而保证辊压机9的使用效果。于实作中,一般投入仓体1内的物料颗粒包含有多种区间粒径,本案便以细径区间颗粒13和粗径区间颗粒14代替以示说明,同时不限于多种区间颗粒仅包含于此两种,且不限定区间颗粒的大小范围。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均化稳流系统及控制方法,具体如下;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均化稳流系统,该系统包含有仓体1和辊压机9,其中,所述仓体1具有位于其上方设置的下料管7,所述下料管7包括有竖直设置的进料管71以及安装在进料管71一端并形成有自由端的出料管73,需要指出的是,所述的进料管设置的仓体1的上方,其一端延伸出至仓体1的顶部外侧,用于实现物料颗粒的喂入,另一端位于仓体1的落料腔室11内,同时该进料管71连接有具有可调节角度的出料管73,本领域技术人员即可理解为,该出料管73与进料管71连接于一体,并通过外部施力构件实现所述的出料管73转动,于实作中,出料管73作为自由端可实现在与进料管7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均化稳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含:/n仓体,具有设置在仓体上方的下料管,所述下料管包括有竖直设置的进料管以及安装在进料管一端并形成有自由端的出料管,所述下料管上连接用于其自转调节的传动组件;还具有设置在仓体底部的出料口;以及/n辊压机,具有辊子,相邻所述辊子之间形成有用于挤压物料颗粒的辊子间隙,辊子间隙的中心点和出料口的中心点均位于所述进料管的中轴线上,所述辊压机上安装有用于检测辊子两端间隙的检测装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均化稳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含:
仓体,具有设置在仓体上方的下料管,所述下料管包括有竖直设置的进料管以及安装在进料管一端并形成有自由端的出料管,所述下料管上连接用于其自转调节的传动组件;还具有设置在仓体底部的出料口;以及
辊压机,具有辊子,相邻所述辊子之间形成有用于挤压物料颗粒的辊子间隙,辊子间隙的中心点和出料口的中心点均位于所述进料管的中轴线上,所述辊压机上安装有用于检测辊子两端间隙的检测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均化稳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管的一端设置在仓体的顶部外侧,并于该顶部外侧连接有传动组件,在传动组件的驱动下带动进料管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均化稳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管还包括有安装在进料管与出料管之间的调节管件,该调节管件为柔性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均化稳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管上设置有用于调节出料管转动方向、角度和频率的调节组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均化稳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管通过调节组件实现竖直面上的转动角度调节,其相对于进料管的竖直方向形成有0°-90°的转角调节范围。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均化稳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包含:
支撑座,该所述支撑座固接在进料管的外壁上;
气缸,具有缸体和输出轴,所述缸体的底部铰接在支撑座上,以及
滑动组件,具有固接在出料管上的轨道以及滑动连接在所述轨道上的滑块,所述轨道沿出料管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滑块与气缸的输出轴端部转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均化稳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仓体设置为锥形筒状结构,该锥形筒状结构包含有位于上部的竖直筒体结构以及与之密封连接并位于下部的倒锥形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均化稳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仓体内安装有用于连接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包玮宋思远熊焰来高霖包琦郑智如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材合肥粉体科技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