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用微动动力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880964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9 23: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手术用微动动力系统,涉及外科手术设备技术领域,解决了手术中使用榔头提供锤击力,费时费力、不易把控的技术问题。该手术用微动动力系统包括枪形或柱状壳体、主轴、动力组件和夹持组件,主轴活动设置在壳体内,能相对于壳体伸出或缩进,夹持组件与主轴伸出壳体外的一端连接;动力组件活动设置在壳体内,与主轴间歇性接触连接,能在每次接触时向主轴施加正向锤击力或反向锤击力。本发明专利技术用于为外科手术提供了一整套骨结构的切割、磨削,植骨面处理,试模及融合器、髓内钉等的置入、取出,植骨材料的填塞、夯打等一系列手术操作的工具系统,能实现上述的一系列手术操作,具有快速、高效、稳定、安全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手术用微动动力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外科手术设备
,尤其是涉及一种手术用微动动力系统。
技术介绍
在手术中,经常会进行骨结构的切割、磨削,植骨面处理,试模及融合器、髓内钉等的置入、取出,植骨材料的填塞、夯打等手术操作过程,在上述操作过程中常用到骨凿、骨铲或骨刀等器械。现有手术和脊柱外科手术过程中医生使用榔头或锤子捶击骨凿/骨铲/骨刀等器械,以进行夯打、锤击等动作,这种操作方式不仅费时,费力,效率低;还因为需要手持器械和锤子或榔头,器械不易把控,一旦器械掉入人体腹腔内,易造成腹腔内重要脏器损伤;而且榔头或锤子体积大,需求手术操作空间大,术中更换器械多。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术用微动动力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手术中使用榔头提供锤击力,费时费力、不易把控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手术用微动动力系统,包括枪形或柱形壳体、主轴、动力组件和夹持组件,所述主轴活动设置在所述壳体内,能相对于所述壳体伸出或缩进,所述夹持组件与所述主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手术用微动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枪形或柱形壳体、主轴、动力组件和夹持组件,所述主轴活动设置在所述壳体内,能相对于所述壳体伸出或缩进,所述夹持组件与所述主轴伸出所述壳体外的一端连接;所述动力组件活动设置在所述壳体内,与所述主轴间歇性接触连接,能在每次接触时向所述主轴施加正向锤击力或反向锤击力。/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术用微动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枪形或柱形壳体、主轴、动力组件和夹持组件,所述主轴活动设置在所述壳体内,能相对于所述壳体伸出或缩进,所述夹持组件与所述主轴伸出所述壳体外的一端连接;所述动力组件活动设置在所述壳体内,与所述主轴间歇性接触连接,能在每次接触时向所述主轴施加正向锤击力或反向锤击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术用微动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上间隔设置有第一挡圈和第二挡圈,且所述第一挡圈和所述第二挡圈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动力组件的可移动距离,当所述夹持组件处于受压或受拉时,所述主轴缩进或伸出所述壳体,以使所述第一挡圈或所述第二挡圈位于所述动力组件移动路线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术用微动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挡圈与所述壳体之间、所述第二挡圈和所述壳体之间能带动所述主轴复位的复位组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术用微动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组件包括依次传动连接的电机、曲轴、连杆和活塞,所述活塞套设在位于所述第一挡圈和所述第二挡圈之间的所述主轴外侧,且能相对于所述主轴自由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术用微动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主轴另一端的配重组件。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手术用微动动力系统,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维新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浩川志业经贸有限责任公司李维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