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测量、更换的椎弓根开路钻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5666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9 21: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手术器械领域,涉及一种便于测量、更换的椎弓根开路钻,包括开路钻本体,开路钻握把,测量管套;开路钻本体为长柱体结构,其一端设有连接部;所述开路钻握把包括握把头与连接栓;连接部与连接栓相适配、可拆卸相连;测量管套为两端开口的中空管状柱体,其可活动套接在所述开路钻本体上;开路钻本体其上设有刻度线,且有两个零起始刻度,开路钻本体末端为其中一个零刻度线,测量管套其一端与所述开路钻本体末端对齐时,其另一端所在高度即为另一零刻度所在位置,且其两类刻度字体大小不同。其优点表现在:能够解决开路钻上的刻度线被血液及各种皮下组织所掩盖导致无法及时进行读数的问题,且装置简单,灵活性高,方便装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测量、更换的椎弓根开路钻
本技术涉及一种手术器械
,具体地说,是一种便于测量、更换的椎弓根开路钻。
技术介绍
现有治疗手段对于胸腰椎的各种不稳定性骨折脱位或合并截瘫者,脊柱畸形,如椎间盘的退行性变、脊柱滑脱及脊柱后凸等患者及脊柱肿瘤,包括部分或全部椎体切除者等通常会进行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术;而在植入椎弓根螺钉之前,医生在手术中需要运用椎弓根开路钻制备螺钉的钉道,但制备钉道具有一定的风险,需要随时注意开路钻的前进深度,以防钻孔过深,而穿透椎体前方皮质骨造成医疗事故,甚至给患者带来严重的生命健康问题;钻孔过浅则会使治疗达不到理想的效果,所以医生在手术中会格外注意开路钻的钻孔深度,确认刻度线的位置,但是由于人体椎部周围存在各种皮下组织,导致开路钻上的刻度标识会被血液及各种皮下组织所掩盖,严重影响了刻度线位置的读数问题,容易造成误读,导致医疗事故的发生,所以医生往往会反复旋转,插拔开路钻以确定刻度线的读数,严重的影响了手术的进程。中国专利文献:CN204971538U公开了一种易于识别带刻度标记的椎弓根开路锥,包括有椎弓根开路锥椎体,椎弓根开路锥椎体的一端连接有手柄,椎弓根开路锥椎体的另一端连接有锥尖;椎弓根开路锥椎体上分别形成空白区、彩色刻度标记区,手柄的外壁上设置有防滑单元。本技术的易于识别带刻度标记的椎弓根开路锥,在椎弓根开路锥椎体的表面设置不同颜色的刻度圈,以实时提醒术者椎弓根开路锥置入的深度,在手术过程中具有准确性高、安全性强及操作简单的特点。该专利文献虽然通过在椎弓根开路椎椎体设置空白区与彩色刻度标记区,以提醒术者椎弓根开路锥置入的深度,它可以使医生连接到开路椎前进的深度的大致区域,但并不能解决上述开路钻上的刻度标识会被血液及各种皮下组织所掩盖,严重影响了刻度线位置的读数问题。综上所述,亟需一种,能够解决开路钻上的刻度线被血液及各种皮下组织所掩盖导致无法及时进行读数的问题,且装置简单,灵活性高,方便装卸的便于测量、更换的椎弓根开路钻。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解决开路钻上的刻度线被血液及各种皮下组织所掩盖导致无法及时进行读数的问题,且装置简单,灵活性高,方便装卸的便于测量、更换的椎弓根开路钻。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便于测量、更换的椎弓根开路钻,包括开路钻本体,开路钻握把,测量管套;所述开路钻本体为长柱体结构,其一端设有连接部;所述开路钻握把包括握把头与连接栓;所述连接部与所述连接栓相适配、可拆卸相连;所述测量管套为两端开口的中空管状柱体,其可活动套接在所述开路钻本体上;所述开路钻本体其上设有刻度线。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测量管套其侧面设有竖直贯穿的槽口,所述槽口与所述测量管套其内部中空结构相通。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测量管套采用医用透明硅胶材质制成。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开路钻本体其上的刻度有两个零起始刻度,所述开路钻本体末端为其中一个零刻度线,所述测量管套其一端与所述开路钻本体末端对齐时,其另一端所在高度即为另一零刻度所在位置,且其两类刻度字体大小不同。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开路钻本体设有若干规格种类,至少包括圆锥形头部的柱体结构与扁平形头部的柱体结构。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连接部为方形柱体,其侧面设有横向贯穿于所述连接部的通孔。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连接栓为圆柱体结构,其上设有竖向方形凹槽,方形凹槽其中上部设有横向贯通的螺纹孔,该螺纹孔与所述通孔相连通,且其螺纹孔上设有与其配套连接可拆卸的螺栓。本技术优点在于:1、本技术采用测量管套与开路钻本体相活动套接的连接方式,通过测量管套与开路钻本体的相对位置,来判断钻孔的即时深度;所述开路钻本体其上的刻度有两个零起始刻度,所述开路钻本体末端为其中一个零刻度线,所述测量管套其一端与所述开路钻本体末端对齐时,测量管套的另一端所在高度即为另一零刻度所在位置,且其两类刻度字体大小不同,所述测量管套的高度可以避开、隔离皮下组织与血液的影响,通过读取从测量管套一端的刻度线读数来确认钻孔的深度。2、所述测量管套其侧面设有竖直贯穿的槽口,所述槽口与所述测量管套其内部中空结构相通,使测量管套可从所述开路钻本体侧面剥离,可以避免只能从所述开路钻本体末端取出的情况发生,使手术中拆卸测量管套的方式更加灵活,且所述测量管套采用医用透明硅胶材料制成,可以不影响医生的视野及操作,而硅胶材料则与皮肉组织的亲和度高,可避免对周围组织造成意外损伤。3、所述开路钻本体设有若干规格种类,且与所述开路钻握把可拆卸相连,使其可根据临床需要随时更换不同类型的开路钻。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技术一种便于测量、更换的椎弓根开路钻立体示意图。附图2是本技术一种便于测量、更换的椎弓根开路钻剖面示意图。附图3是本技术一种便于测量、更换的椎弓根开路钻配合套接示意图。附图4是本技术另一种便于测量、更换的椎弓根开路钻配合套接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技术记载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技术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附图中涉及的附图标记和组成部分如下所示:1.开路钻本体2.开路钻握把3.测量管套11.连接部12.通孔21.握把头22.连接栓23.方形凹槽24.螺纹孔25.螺栓26.螺栓头27.扁平旋转翼31.槽口32.零刻度线实施例1请参看附图1,附图2;附图1是本技术一种便于测量、更换的椎弓根开路钻立体示意图;附图2是本技术一种便于测量、更换的椎弓根开路钻剖面示意图。一种便于测量、更换的椎弓根开路钻,包括开路钻本体1,开路钻握把2,测量管套3;所述开路钻本体1为长柱体结构,由医用不锈钢材料制成,其末端为扁平钻头,另一端设有连接部11;所述连接部11为方形柱体,其侧面设有横向贯穿于连接部11的圆柱形通孔12;所述开路钻握把2包括握把头21与连接栓22;握把头21为橡胶制成的球状体,该球状体的一端连接有连接栓22,所述连接栓22为由医用不锈钢材料制成的圆柱体结构,其上设有与连接部11的方形柱体结构相适配的竖向方形凹槽23,方形凹槽23其中上部设有横向贯通的带有内螺纹的螺纹孔24,该螺纹孔24与所述通孔12相连通,且其螺纹孔24上设有与其配套连接可拆卸的螺栓25,该螺栓25由带外螺纹的螺栓头26与扁平旋转翼27构成;所述测量管套3为两端开口的中空管状柱体,由医用透明硅胶材料制成,其侧面设有竖直贯穿的槽口31,所述槽口31与所述测量管套3其内部中空结构相通,其可活动套接在所述开路钻本体1上,且其槽口31的开口大小小于开路钻本体1的直径大小;所述开路钻本体1其上设有刻度线,其上的刻度有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测量、更换的椎弓根开路钻,其特征在于,包括开路钻本体,开路钻握把,测量管套;所述开路钻本体为柱体结构,其一端设有连接部;所述开路钻握把包括握把头与连接栓;所述连接部与所述连接栓相适配、可拆卸相连;所述测量管套为两端开口的中空管状柱体,其可活动套接在所述开路钻本体上;所述开路钻本体其上设有刻度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测量、更换的椎弓根开路钻,其特征在于,包括开路钻本体,开路钻握把,测量管套;所述开路钻本体为柱体结构,其一端设有连接部;所述开路钻握把包括握把头与连接栓;所述连接部与所述连接栓相适配、可拆卸相连;所述测量管套为两端开口的中空管状柱体,其可活动套接在所述开路钻本体上;所述开路钻本体其上设有刻度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测量、更换的椎弓根开路钻,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管套其侧面设有竖直贯穿的槽口,所述槽口与所述测量管套其内部中空结构相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测量、更换的椎弓根开路钻,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管套采用医用透明硅胶材质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测量、更换的椎弓根开路钻,其特征在于,所述开路钻本体其上的刻度有两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博魏显招周潇逸张子程吴卉乔翟骁白锦毅侯藏龙杨依林李明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长海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