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逆变器散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7921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9 21: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属于逆变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逆变器散热器,其包括:散热盒、支撑板、压紧板和散热扇,所述散热盒内腔底部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导向柱,所述散热盒前后两侧壁均设置有多个散热槽,所述散热盒内腔底部设置支撑板,所述导向柱插接在支撑板左右两端,所述支撑板底部设置有多个与散热盒内腔底部连接的支撑弹簧,所述支撑板左右两端均设置有支撑导向板,所述支撑板顶部前后两侧均设置有支撑限位板,所述散热盒内腔顶部设置压紧板,能够提高对逆变器的散热效果,避免逆变器自然散热效率低的问题,同时,对逆变器增加减震机构,提高逆变器的稳定性,提高逆变器的抗震效果,方便逆变器的安装与拆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逆变器散热器
本技术涉及逆变器
,具体为一种逆变器散热器。
技术介绍
逆变器是把直流电能(电池、蓄电瓶)转变成定频定压或调频调压交流电(一般为220V,50Hz正弦波)的转换器。它由逆变桥、控制逻辑和滤波电路组成。广泛适用于空调、家庭影院、电动砂轮、电动工具、缝纫机、DVD、VCD、电脑、电视、洗衣机、抽油烟机、冰箱,录像机、按摩器、风扇、照明等。在国外因汽车的普及率较高外出工作或外出旅游即可用逆变器连接蓄电池带动电器及各种工具工作。通过点烟器输出的车载逆变是20W、40W、80W、120W到150W功率规格。再大一些功率逆变电源要通过连接线接到电瓶上。把家用电器连接到电源转换器的输出端就能在汽车内使用各种电器。可使用的电器有:手机、笔记本电脑、数码摄像机、照像机、照明灯、电动剃须刀、CD机、游戏机、掌上电脑、电动工具、车载冰箱及各种旅游、野营、医疗急救电器等。逆变器在使用时,会产生热量,目前在逆变器工作过程中,自然散热效率较低,同时,在工作时,移动使用电器灰尘上晃动,现有逆变器不具备减震机构,容易在电器掉落与剧烈晃动时发生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目前逆变器自然散热效率较低和容易在电器掉落与剧烈晃动时发生损坏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逆变器散热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逆变器散热器,其包括:散热盒、支撑板、压紧板和散热扇,所述散热盒内腔底部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导向柱,所述散热盒前后两侧壁均设置有多个散热槽,所述散热盒内腔底部设置支撑板,所述导向柱插接在支撑板左右两端,所述支撑板底部设置有多个与散热盒内腔底部连接的支撑弹簧,所述支撑板左右两端均设置有支撑导向板,所述支撑板顶部前后两侧均设置有支撑限位板,所述散热盒内腔顶部设置压紧板,所述压紧板顶部设置有多个与散热盒内腔顶部连接的压紧弹簧,所述压紧板左右两端均设置有压紧导向板,所述压紧板底部前后两侧均设置有压紧限位板,所述散热盒顶部左右两侧均设置散热扇。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逆变器散热器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多个所述散热槽在散热盒前后两侧均匀分布。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逆变器散热器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多个所述散热槽内均设置有滤尘网。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逆变器散热器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多个所述支撑弹簧在支撑板底部与散热盒内腔底部之间均匀分布。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逆变器散热器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多个所述压紧弹簧在压紧板顶部与散热盒内腔顶部之间均匀分布。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逆变器散热器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散热盒左右两端相互通透。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实现的有益效果:通过支撑弹簧对逆变器进行减震,保护逆变器,支撑限位板对逆变器进行限位,通过压紧弹簧提供弹力使压紧板压紧逆变器,通过压紧限位板对逆变器进行限位,避免逆变器位置发生偏移,通过散热扇对逆变器进行散热,提高散热效果,避免逆变器自然散热效率低的问题,散热槽用于逆变器的换气散热,能够提高对逆变器的散热效果,避免逆变器自然散热效率低的问题,同时,对逆变器增加减震机构,提高逆变器的稳定性,提高逆变器的抗震效果,方便逆变器的安装与拆卸。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详细说明本技术:图1为本技术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外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侧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00散热盒、110导向柱、120散热槽、130滤尘网、200支撑板、210支撑弹簧、220支撑导向板、230支撑限位板、300压紧板、310压紧弹簧、320压紧导向板、330压紧限位板、400散热扇。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请参阅图1至图3。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本技术提供一种逆变器散热器,能够提高对逆变器的散热效果,避免逆变器自然散热效率低的问题,同时,对逆变器增加减震机构,提高逆变器的稳定性,提高逆变器的抗震效果,方便逆变器的安装与拆卸,请参阅图1、图2和图3,包括:散热盒100、支撑板200、压紧板300和散热扇400;请再次参阅图1、图2和图3,散热盒100具有导向柱110和散热槽120,具体的,散热盒100左右两侧相互通透,散热盒100内腔底部左右两侧均焊接导向柱110,散热盒100前后两侧壁均开设散热槽120,导向柱110插接在支撑板200左右两端,对支撑板200进行限位,散热槽120用于逆变器的换气散热。请再次参阅图1和图3,支撑板200连接支撑弹簧210、支撑导向板220和支撑限位板230,具体的,支撑板200安装在散热盒100内腔底部,支撑板200底部与散热盒100内腔底部之间焊接支撑弹簧210,支撑板200左右两端具有一体成型的支撑导向板220,支撑板200顶部前后两侧焊接支撑限位板230,逆变器放置在支撑板200顶部,通过支撑弹簧210对逆变器进行减震,保护逆变器,支撑限位板230对逆变器进行限位,避免逆变器位置发生偏移。请再次参阅图1和图3,压紧板300连接压紧弹簧310、压紧导向板320和压紧限位板330,具体的,压紧板300安装在散热盒100内腔顶部,压紧板300顶部与散热盒100内腔顶部之间焊接压紧弹簧310,压紧板300左右两端具有一体成型的压紧导向板320,压紧板300底部前后两侧焊接压紧限位板330,通过压紧弹簧310提供弹力使压紧板300压紧逆变器,通过压紧限位板330对逆变器进行限位,避免逆变器位置发生偏移。请再次参阅图1、图2和图3,散热扇400安装在散热盒100顶部左右两侧,通过散热扇400对逆变器进行散热,提高散热效果,避免逆变器自然散热效率低的问题。在具体的使用时,逆变器从散热盒100左侧插入散热盒100中,经过支撑导向板220和压紧导向板320的导向作用进入支撑板200与压紧板300之间,通过支撑弹簧210对逆变器进行减震,保护逆变器,支撑限位板230对逆变器进行限位,通过压紧弹簧310提供弹力使压紧板300压紧逆变器,通过压紧限位板330对逆变器进行限位,避免逆变器位置发生偏移,通过散热扇400对逆变器进行散热,提高散热效果,避免逆变器自然散热效率低的问题,散热槽1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逆变器散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散热盒(100)、支撑板(200)、压紧板(300)和散热扇(400),所述散热盒(100)内腔底部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导向柱(110),所述散热盒(100)前后两侧壁均设置有多个散热槽(120),所述散热盒(100)内腔底部设置支撑板(200),所述导向柱(110)插接在支撑板(200)左右两端,所述支撑板(200)底部设置有多个与散热盒(100)内腔底部连接的支撑弹簧(210),所述支撑板(200)左右两端均设置有支撑导向板(220),所述支撑板(200)顶部前后两侧均设置有支撑限位板(230),所述散热盒(100)内腔顶部设置压紧板(300),所述压紧板(300)顶部设置有多个与散热盒(100)内腔顶部连接的压紧弹簧(310),所述压紧板(300)左右两端均设置有压紧导向板(320),所述压紧板(300)底部前后两侧均设置有压紧限位板(330),所述散热盒(100)顶部左右两侧均设置散热扇(40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逆变器散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散热盒(100)、支撑板(200)、压紧板(300)和散热扇(400),所述散热盒(100)内腔底部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导向柱(110),所述散热盒(100)前后两侧壁均设置有多个散热槽(120),所述散热盒(100)内腔底部设置支撑板(200),所述导向柱(110)插接在支撑板(200)左右两端,所述支撑板(200)底部设置有多个与散热盒(100)内腔底部连接的支撑弹簧(210),所述支撑板(200)左右两端均设置有支撑导向板(220),所述支撑板(200)顶部前后两侧均设置有支撑限位板(230),所述散热盒(100)内腔顶部设置压紧板(300),所述压紧板(300)顶部设置有多个与散热盒(100)内腔顶部连接的压紧弹簧(310),所述压紧板(300)左右两端均设置有压紧导向板(320),所述压紧板(300)底部前后两侧均设置有压紧限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华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众启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