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施工用电缆支撑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7879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9 21: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施工用电缆支撑架,包括支架体、操作窗、支腿、支撑底板、固定孔、转盘、支撑顶杆、承载座、下托架、上托架。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效防止电缆支撑架歪倒,电缆支撑架无法支撑电缆等的现象,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效提高电缆支撑架在对电缆进行支撑时的稳定性,有效防止出现电缆滑落现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效降低了本装置的存储空间,便于存储,便于携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分布合理,使用方便,易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施工用电缆支撑架
本技术一种施工用电缆支撑架,属于施工设备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施工技术的发展,各种中小型电动工具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建筑施工过程中,极大的提高了劳动工作效率,有效的减少了对劳动力的依赖。但由于建筑工地施工现场各种设备具有临时性、移动性及作业面大等特点,从而导致设备频繁移动,容易造成电缆拖地、纵横交错等现象,长期下去易造成电缆损伤,发生安全事故,且影响文明施工。通过电缆支撑架能够有效解决上述问题。但是,现有的电缆支撑架在对电缆进行支撑时往往会遇到地面不平的情况,这样容易使电缆支撑架歪倒,导致电缆支撑架无法支撑电缆,大大降低了施工效率。同时,现有的电缆支撑架在对电缆进行支撑时稳定性也较差,极易出现电缆滑落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施工用电缆支撑架,提高了电缆支撑架在对电缆进行支撑时的稳定性,便于存储,便于携带,而且结构简单,分布合理,使用方便,易推广。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施工用电缆支撑架,包括支架体,所述支架体呈中空的三棱锥结构,所述支架体的三个侧面上均设置有操作窗,所述支架体的底部设置有支腿,三个所述支腿分别设置在支架体的三个棱边底部,且支腿的倾斜设置并且位于支架体的棱边延长线上,所述支架体顶端竖直设置有支撑顶杆,所述支撑顶杆外侧设置有外螺纹,与支架体顶部竖直孔内的内螺纹匹配连接,并能沿支架体的竖直方向上下移动,所述支撑顶杆的上端设置有承载座,所述支撑顶杆的下端设置有转盘,所述承载座顶部设置有下托架和上托架,所述下托架和上托架均呈半圆形结构,所述下托架固定设置在承载座上,所述上托架匹配活动设置在下托架上,并与下托架配合形成圆形的抱箍结构,将电缆抱箍住。所述支腿的底端设置有支撑底板,所述支撑底板呈月牙形,且所述支撑底板的圆心位于支架体的棱边内侧,所述支撑底板上设置有多个固定孔,所述固定孔用于穿插连接部件将支撑底板固定到地面上。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支撑顶杆在支架体内的上下移动,能够有效调节支撑电缆托架的高度,从而在地面不平的情况,多组施工用电缆支撑架能够调节统一高度,有效防止电缆支撑架歪倒,电缆支撑架无法支撑电缆等的现象,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本技术通过下托架与上托架形成闭合式电缆托架,从而有效提高电缆支撑架在对电缆进行支撑时的稳定性,有效防止出现电缆滑落现象;本技术的支撑顶杆在不使用时能够有效隐藏于支架体内,从而有效降低了本装置的存储空间,便于存储,便于携带;本技术结构简单,分布合理,使用方便,易推广。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使用状态图。图中:1为支架体、2为操作窗、3为支腿、4为支撑底板、5为固定孔、6为转盘、7为支撑顶杆、8为承载座、9为下托架、10为上托架。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技术一种施工用电缆支撑架,包括支架体1,所述支架体1为下端开口的中空立方体结构,所述支架体1的侧部设有操作窗2,所述操作窗2设有多组,多组所述操作窗2均匀分布,所述支架体1的底部设置有支腿3,所述支腿3的一端与支架体1连接,所述支腿3设有多组,多组所述支腿3均匀分布,所述支腿3的另一端设置有支撑底板4,所述支撑底板4与支腿3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支架体1内设置有支撑顶杆7,所述支撑顶杆7的外壁设有外螺纹,所述支撑顶杆7贯穿支架体1的顶端与支架体1螺纹连接,所述支撑顶杆7底端设置有转盘6,所述转盘6与支撑顶杆7的底端连接,所述支架体1的顶端设置有承载座8,所述承载座8的底端与支撑顶杆7的顶端连接,所述承载座8的顶端设置有下托架9,所述下托架9与承载座8连接,所述下托架9的顶端设置有上托架10,所述上托架10与下托架9活动连接。支架体1与支腿3一体制造而成。这种设置能够有效提高支架体1与支腿3之间的紧密性,能够有效防止支架体1与支腿3之间出现断裂现象。支撑底板4上设有固定孔5,所述固定孔5设有多组,多组所述固定孔5均匀分布。固定孔5能够便于支撑底板4外接固定螺丝,从而便于支撑底板4固定安装,有效提高支撑底板4固定时的工作效率。转盘6为圆盘形结构。这种设置能够便于使用者握住转盘6,从而使得转盘6能够有效带动支撑顶杆7转动,有效的提高了支撑顶杆7的工作效率。下托架9和上托架10均为U型的抱箍结构。这种设置能够便于配合使用的下托架9和上托架10夹紧电缆,有效的防止电缆出现滑落现象。下托架9的一端与上托架10的一端铰接,所述下托架9的另一端与上托架10的另一端通过螺栓活动连接。这种设置能够便于下托架9与上托架10分离或合并,同时,操作简单,工作效率高,固定后稳定性好。本技术为一种施工用电缆支撑架,本技术通过支撑顶杆7在支架体1内的上下移动,能够有效调节支撑电缆托架的高度,从而在地面不平的情况,多组施工用电缆支撑架能够调节统一高度,有效防止电缆支撑架歪倒,电缆支撑架无法支撑电缆等的现象,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本技术通过下托架9与上托架10形成闭合式电缆托架,从而有效提高电缆支撑架在对电缆进行支撑时的稳定性,有效防止出现电缆滑落现象;本技术的支撑顶杆7在不使用时能够有效隐藏于支架体1内,从而有效降低了本装置的存储空间,便于存储,便于携带;本技术结构简单,分布合理,使用方便,易推广。上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技术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施工用电缆支撑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体(1),所述支架体(1)呈中空的三棱锥结构,所述支架体(1)的三个侧面上均设置有操作窗(2),所述支架体(1)的底部设置有支腿(3),三个所述支腿(3)分别设置在支架体(1)的三个棱边底部,且支腿(3)倾斜设置并且位于支架体(1)的棱边延长线上,所述支架体(1)顶端竖直设置有支撑顶杆(7),所述支撑顶杆(7)外侧设置有外螺纹,与支架体(1)顶部竖直孔内的内螺纹匹配连接,并能沿支架体(1)的竖直方向上下移动,所述支撑顶杆(7)的上端设置有承载座(8),所述支撑顶杆(7)的下端设置有转盘(6),所述承载座(8)顶部设置有下托架(9)和上托架(10),所述下托架(9)和上托架(10)均呈半圆形结构,所述下托架(9)固定设置在承载座(8)上,所述上托架(10)匹配活动设置在上托架(10)上,并与下托架(9)配合形成圆形的抱箍结构,将电缆抱箍住。/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施工用电缆支撑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体(1),所述支架体(1)呈中空的三棱锥结构,所述支架体(1)的三个侧面上均设置有操作窗(2),所述支架体(1)的底部设置有支腿(3),三个所述支腿(3)分别设置在支架体(1)的三个棱边底部,且支腿(3)倾斜设置并且位于支架体(1)的棱边延长线上,所述支架体(1)顶端竖直设置有支撑顶杆(7),所述支撑顶杆(7)外侧设置有外螺纹,与支架体(1)顶部竖直孔内的内螺纹匹配连接,并能沿支架体(1)的竖直方向上下移动,所述支撑顶杆(7)的上端设置有承载座(8),所述支撑顶杆(7)的下端设置有转盘(6),所述承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凯梁伟光相贝贝李梁李靖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四建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