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形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78206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9 21: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环形器,包括:壳体,设有腔体;收容在腔体内的下永磁铁、下永磁片、下陶瓷环旋磁、内导体、上陶瓷环旋磁、上永磁片及上永磁铁,下陶瓷环旋磁包括第一中空部,下永磁片收容在第一中空部内,上陶瓷环旋磁包括第二中空部,上永磁片收容在第二中空部内,下陶瓷环旋磁和上陶瓷环旋磁夹设在内导体的上下两侧,下永磁片设于下陶瓷环旋磁远离内导体的一侧,上永磁片设于上陶瓷环旋磁远离内导体的一侧;盖板,用于将下永磁铁、下永磁片、下陶瓷环旋磁、内导体、上陶瓷环旋磁、上永磁片及上永磁铁压设在腔体内;下陶瓷环旋磁和上陶瓷环旋磁能够在下永磁铁和上永磁铁输出的磁能激励下,使得内导体传输的信号沿同一传输方向传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环形器
本技术涉及微波铁氧体射频环行器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环形器。
技术介绍
随着现代微波技术的普及和应用领域的拓展,在射频系统中起保护放大器、匹配网络、收发双工作用的环行器得到大量运用。但随着对射频系统的低功耗、小型化、平面化、通用性等要求的提高,需要设计更能满足要求的小型化宽带环行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环形器,包括:壳体,设有腔体;收容在所述腔体内的下永磁铁、下永磁片、下陶瓷环旋磁、内导体、上陶瓷环旋磁、上永磁片以及上永磁铁,其中,所述下陶瓷环旋磁包括第一中空部,所述下永磁片收容在所述第一中空部内,所述上陶瓷环旋磁包括第二中空部,所述上永磁片收容在所述第二中空部内,所述下陶瓷环旋磁和所述上陶瓷环旋磁夹设在所述内导体的上下两侧,所述下永磁片设于所述下陶瓷环旋磁远离所述内导体的一侧,所述上永磁片设于所述上陶瓷环旋磁远离所述内导体的一侧;盖板,用于将所述下永磁铁、所述下永磁片、所述下陶瓷环旋磁、所述内导体、所述上陶瓷环旋磁、所述上永磁片以及所述上永磁铁压设在所述腔体内;所述内导体用于产生谐振频率,并且所述内导体包括三个端口,所述端口露在所述壳体外,其中至少一个端口作为信号输入端口,且至少一个端口作为信号输出端口;所述下陶瓷环旋磁和所述上陶瓷环旋磁能够在所述下永磁铁和所述上永磁铁输出的磁能的激励下,使得所述内导体传输的信号沿同一传输方向传输,所述传输方向包括顺时针和逆时针中的一个。可选地,所述内导体包括圆形的主体部、间隔设置在所述主体部边缘的三个蝶形部以及间隔设置在所述主体部边缘的三个连接部,每个连接部位于两个所述蝶形部之间,每一连接部远离所述主体部的一端设有一个所述端口;所述蝶形部以及所述连接部的边缘位于同一圆周上。可选地,所述蝶形部包括与所述主体部边缘连接的连接端以及与所述连接端远离所述主体部的一端连接的第一扇形部,所述第一扇形部远离所述连接端的一侧设有开口部。可选地,所述开口部沿着所述主体部的径向分布。可选地,所述连接部包括与所述主体部边缘连接的第一连接体、与所述第一连接体远离所述主体部的一端连接的第二连接体以及与所述第二连接体远离所述第一连接体的一端连接的第二扇形部;其中,所述第一连接主体沿周向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连接主体沿周向的宽度;所述第二扇形部朝向所述主体部的一侧设有凹陷部,所述第二连接体远离所述第一连接体的一端与所述凹陷部连接。可选地,所述腔体为圆柱状,所述下永磁铁、所述下陶瓷环旋磁、所述内导体、所述上陶瓷环旋磁以及所述上永磁铁的形状与所述腔体的形状适配。可选地,所述腔体的开口处设有内螺纹,所述盖板设有外螺纹,所述内螺纹与所述外螺纹配合。可选地,所述壳体的对应位置设有开槽,以供对应的端口伸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环形器的壳体、下永磁铁、下永磁片、下陶瓷环旋磁、内导体、上陶瓷环旋磁、上永磁片、上永磁铁以及盖板的结构设计方式,使得环形器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工作频带宽、高可靠性等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环形器的结构拆分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内导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下永磁片与下陶瓷环旋磁、陶瓷环旋磁与上永磁片的结构配合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环形器的HFSS仿真的结果示意图。附图标记:1:壳体;11:腔体;12:内螺纹;13:开槽;2:下永磁铁;3:下永磁片;4:下陶瓷环旋磁;5:内导体;51:端口;52:主体部;53:蝶形部;531:连接端;532:第一扇形部;54:连接部;541:第一连接体;542:第二连接体;543:第二扇形部;6:上陶瓷环旋磁;7:上永磁片;8:上永磁铁;9:盖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实施例可以进行组合。请结合图1至图3,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环形器,该环形器可以包括壳体1、下永磁铁2、下永磁片3、下陶瓷环旋磁4、内导体5、上陶瓷环旋磁6、上永磁片7、上永磁铁8以及盖板9。其中,壳体1设有腔体11。下永磁铁2、下永磁片3、下陶瓷环旋磁4、内导体5、上陶瓷环旋磁6、上永磁片7以及上永磁铁8收容在腔体11内。下陶瓷环旋磁4包括第一中空部,下永磁片3收容在第一中空部内。上陶瓷环旋磁6包括第二中空部,上永磁片7收容在第二中空部内。下陶瓷环旋磁4和上陶瓷环旋磁6夹设在内导体5的上下两侧,下永磁片3设于下陶瓷环旋磁4远离内导体5的一侧,上永磁片7设于上陶瓷环旋磁6远离内导体5的一侧。本实施例的盖板9用于将下永磁铁2、下永磁片3、下陶瓷环旋磁4、内导体5、上陶瓷环旋磁6、上永磁片7以及上永磁铁8压设在腔体11内。进一步地,内导体5用于产生谐振频率,并且内导体5包括三个端口51,端口51露在壳体1外,其中至少一个端口51作为信号输入端口,且至少一个端口51作为信号输出端口。在本实施例中,下陶瓷环旋磁4和上陶瓷环旋磁6能够在下永磁铁2和上永磁铁8输出的磁能的激励下,使得内导体5传输的信号沿同一传输方向传输,传输方向包括顺时针和逆时针中的一个。也即,下陶瓷环旋磁4和上陶瓷环旋磁6在下永磁铁2和上永磁铁8磁化激励下,使得内导体5传输的信号只能顺时针或逆时针按顺序传递。本技术实施例的环形器的壳体1、下永磁铁2、下永磁片3、下陶瓷环旋磁4、内导体5、上陶瓷环旋磁6、上永磁片7、上永磁铁8以及盖板9的结构设计方式,使得环形器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工作频带宽、高可靠性等优点。本实施例的腔体11为圆柱状,下永磁铁2、下陶瓷环旋磁4、内导体5、上陶瓷环旋磁6以及上永磁铁8的形状与腔体11的形状适配,也即,下永磁铁2、下陶瓷环旋磁4、内导体5、上陶瓷环旋磁6以及上永磁铁8均为圆形。为了满足环形器的磁屏蔽要求,壳体1以及盖板9使用整块易削铁进行加工。盖板9与壳体1的配合方式可以根据需要设计,请参见图1,腔体11的开口处设有内螺纹12,盖板9设有外螺纹,内螺纹12与外螺纹配合,不需要任何螺钉即可使整个环形器内部压紧,整个环形器体积小、结构简单、装配容易。此外,请再次参见图1,壳体1的对应位置设有开槽13,以供对应的端口51伸出。请参见图3,下永磁片3嵌设在下陶瓷环旋磁4的第一中空部内,上永磁片7嵌设在上陶瓷环旋磁6的第二中空部内,陶瓷环旋磁的介电常数高,能够有效减小下陶瓷环旋磁4、上陶瓷环旋磁6的尺寸及需要满足的磁化饱和的永磁体尺寸。请参见图2,内导体5包括主体部52、三个蝶形部53以及三个连接部54,主体部52为圆形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环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n壳体(1),设有腔体(11);/n收容在所述腔体(11)内的下永磁铁(2)、下永磁片(3)、下陶瓷环旋磁(4)、内导体(5)、上陶瓷环旋磁(6)、上永磁片(7)以及上永磁铁(8),其中,所述下陶瓷环旋磁(4)包括第一中空部,所述下永磁片(3)收容在所述第一中空部内,所述上陶瓷环旋磁(6)包括第二中空部,所述上永磁片(7)收容在所述第二中空部内,所述下陶瓷环旋磁(4)和所述上陶瓷环旋磁(6)夹设在所述内导体(5)的上下两侧,所述下永磁片(3)设于所述下陶瓷环旋磁(4)远离所述内导体(5)的一侧,所述上永磁片(7)设于所述上陶瓷环旋磁(6)远离所述内导体(5)的一侧;/n盖板(9),用于将所述下永磁铁(2)、所述下永磁片(3)、所述下陶瓷环旋磁(4)、所述内导体(5)、所述上陶瓷环旋磁(6)、所述上永磁片(7)以及所述上永磁铁(8)压设在所述腔体(11)内;/n所述内导体(5)用于产生谐振频率,并且所述内导体(5)包括三个端口(51),所述端口(51)露在所述壳体(1)外,其中至少一个端口(51)作为信号输入端口,且至少一个端口(51)作为信号输出端口;/n所述下陶瓷环旋磁(4)和所述上陶瓷环旋磁(6)能够在所述下永磁铁(2)和所述上永磁铁(8)输出的磁能的激励下,使得所述内导体(5)传输的信号沿同一传输方向传输,所述传输方向包括顺时针和逆时针中的一个。/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环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1),设有腔体(11);
收容在所述腔体(11)内的下永磁铁(2)、下永磁片(3)、下陶瓷环旋磁(4)、内导体(5)、上陶瓷环旋磁(6)、上永磁片(7)以及上永磁铁(8),其中,所述下陶瓷环旋磁(4)包括第一中空部,所述下永磁片(3)收容在所述第一中空部内,所述上陶瓷环旋磁(6)包括第二中空部,所述上永磁片(7)收容在所述第二中空部内,所述下陶瓷环旋磁(4)和所述上陶瓷环旋磁(6)夹设在所述内导体(5)的上下两侧,所述下永磁片(3)设于所述下陶瓷环旋磁(4)远离所述内导体(5)的一侧,所述上永磁片(7)设于所述上陶瓷环旋磁(6)远离所述内导体(5)的一侧;
盖板(9),用于将所述下永磁铁(2)、所述下永磁片(3)、所述下陶瓷环旋磁(4)、所述内导体(5)、所述上陶瓷环旋磁(6)、所述上永磁片(7)以及所述上永磁铁(8)压设在所述腔体(11)内;
所述内导体(5)用于产生谐振频率,并且所述内导体(5)包括三个端口(51),所述端口(51)露在所述壳体(1)外,其中至少一个端口(51)作为信号输入端口,且至少一个端口(51)作为信号输出端口;
所述下陶瓷环旋磁(4)和所述上陶瓷环旋磁(6)能够在所述下永磁铁(2)和所述上永磁铁(8)输出的磁能的激励下,使得所述内导体(5)传输的信号沿同一传输方向传输,所述传输方向包括顺时针和逆时针中的一个。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导体(5)包括圆形的主体部(52)、间隔设置在所述主体部(52)边缘的三个蝶形部(53)以及间隔设置在所述主体部(52)边缘的三个连接部(54),每个连接部(54)位于两个所述蝶形部(53)之间,每一连接部(54)远离所述主体部(52)的一端设有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杜唐玉梅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诺信博通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