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磨损矿用电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7757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9 21: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缆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耐磨损矿用电缆,包括线芯和绝缘包裹层,线芯安装在绝缘包裹层形成的腔体内,绝缘包裹层的内壁上均匀开设有多个第一凹槽,绝缘包裹层内安装有十字形的隔板,隔板的顶端嵌设在第一凹槽内,隔板将绝缘包裹层分成四个相同的腔体,线芯安装在隔板与绝缘包裹层形成的腔体内,绝缘包裹层上依次套设有屏蔽层、外护套层、第一铠装层和第二铠装层,第一铠装层上开设有多个环形凹槽,环形凹槽内均匀安装有多个滚动装置,第二铠装层包括多个相同的第三套筒,用来解决矿用电缆的使用环境复杂,同时矿用电缆在使用的过程中,拉扯或是被人践踏时,会与地面造成摩擦,导致电缆线的磨损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磨损矿用电缆
本技术涉及电缆制造
,尤其涉及一种耐磨损矿用电缆。
技术介绍
目前,矿用电缆由于使用的环境复杂、工作条件恶劣、且移动频繁,使用寿命不长,瓦斯积聚的区域又十分危险,因此不仅对电缆本身安全性要求很高,而且对频繁移动场合用电缆的耐磨性、抗外界拉力性能要求很高。传统的电缆线在拉扯或是被人践踏时,会与地面造成摩擦,导致电缆线的磨损,而矿用电缆的使用环境复杂,同时矿用电缆在使用的过程中,对于矿场的安全性也起着重要作用,因此提高矿用电缆的耐积压和耐磨性是目前现有技术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耐磨损矿用电缆,用来解决矿用电缆的使用环境复杂,同时矿用电缆在使用的过程中,拉扯或是被人践踏时,会与地面造成摩擦,导致电缆线的磨损的问题。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种耐磨损矿用电缆,包括线芯和绝缘包裹层,所述线芯安装在绝缘包裹层形成的腔体内,所述绝缘包裹层的内壁上均匀开设有多个第一凹槽,所述绝缘包裹层内安装有十字形的隔板,所述隔板的顶端嵌设在第一凹槽内,所述隔板将绝缘包裹层分成四个相同的腔体,所述线芯安装在隔板与绝缘包裹层形成的腔体内,所述绝缘包裹层上依次套设有屏蔽层、外护套层、第一铠装层和第二铠装层,所述第一铠装层上开设有多个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内均匀安装有多个滚动装置,所述第二铠装层包括多个相同的第三套筒。进一步,所述滚动装置包括第一套筒、第一弹簧和第二套筒,所述第一套筒固定安装在环形凹槽内,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固定安装在第一套筒上,所述第二套筒滑动套接在第一套筒上,所述第一套筒内一体成型有挡板,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与挡板连接,所述第二套筒上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挡板上安装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上固定安装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穿射过第一通孔,所述连接柱的末端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内安装有滚轮,这样设置,通过第一弹簧安装在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之间,使滚轮能够通过连接柱带动第二套筒在第一套筒上滑动。进一步,所述连接柱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一盲孔,所述第一盲孔和第二凹槽连通,所述滚轮上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与第一盲孔连通,所述第一盲孔内穿设有异形螺栓,所述异形螺栓穿过第一盲孔、第二通孔和第二凹槽,这样设置,通过异形螺栓将滚轮稳定安装在连接柱上,避免滚轮的运动而松动。进一步,所述异形螺栓呈U形,所述异形螺栓的一端位于连接柱的末端上,所述异形螺栓位于连接柱上的一端开设有第三凹槽,所述连接柱上相对于第三凹槽的位置一体成型有卡条,所述卡条卡设在第三凹槽内,这样设置,通过卡条卡设在第三凹槽内,避免异形螺栓松动。进一步,所述第一套筒上开设有多个滑槽,所述第二套筒的内壁上相对于滑槽的位置固定安装有挡块,所述挡块滑动安装在滑槽内,这样设置,通过挡块将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连接,避免在第二铠装层拉动时,第二套筒脱离第一套筒。进一步,所述隔板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弹性块,所述弹性块嵌设在第一凹槽内,这样设置,使隔板稳定安装在绝缘包裹层内,同时,当线芯被挤压时,隔板起缓冲作用。本技术的一种耐磨损矿用电缆,通过线芯安装在绝缘包裹层与隔板形成的腔体内,绝缘包裹层上依次套设屏蔽层、外护套层、第一铠装层和第二铠装层,第一铠装层上开设多个环形凹槽,环形凹槽内安装滚动装置,滚动装置包括第一套筒,安装在第一套筒上的第一弹簧和安装在第一套筒上的第二套筒,第二套筒上安装的连接柱,连接柱上安装的滚轮,第二铠装层通过第二弹簧的连接,使电缆在拖动时,第二铠装层形成环形缝隙,滚动装置的滚轮由第一弹簧作用,位于第二铠装层外,并与矿道底面接触,使滚轮在底面滑动,避免了现有的矿用电缆的使用环境复杂,同时矿用电缆在使用的过程中,拉扯或是被人践踏时,会与地面造成摩擦,导致电缆线的磨损的问题;通过在隔板上固定安装弹性块,弹性块嵌设在第一凹槽内,使线芯被挤压时,隔板起到缓冲作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耐磨损矿用电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耐磨损矿用电缆的第一铠装层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一种耐磨损矿用电缆的滚动装置爆炸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一种耐磨损矿用电缆的第二套筒剖面结构示意图;其中,隔板1、弹性块101、线芯102、绝缘包裹层2、第一凹槽201、屏蔽层3、外护套层4、第一铠装层5、环形凹槽501、第二铠装层6、滚动装置7、第一套筒701、第一弹簧702、第二套筒703、滑槽704、连接块705、连接柱706、第二凹槽707、滚轮708、第一盲孔709、第二通孔710、挡块711、挡板712、第一通孔713、异形螺栓8、第三凹槽801、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5所示,本技术的一种耐磨损矿用电缆,包括线芯102和绝缘包裹层2,线芯102安装在绝缘包裹层2形成的腔体内,绝缘包裹层2的内壁上均匀开设有多个第一凹槽201,绝缘包裹层2内安装有十字形的隔板1,隔板1将绝缘包裹层2分成四个相同的腔体,线芯102安装在隔板1与绝缘包裹层2形成的腔体内。隔板1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弹性块101,弹性101块嵌设在第一凹槽210内,使隔板1稳定安装在绝缘包裹层2内,同时,当绝缘包裹层2被挤压时,隔板1起缓冲作用。绝缘包裹层2上依次套设有屏蔽层3、外护套层4、第一铠装层5和第二铠装层6。第一铠装层5上开设有多个环形凹槽501,环形凹槽501内均匀安装有多个滚动装置7,滚动装置7包括第一套筒701、第一弹簧702和第二套筒703,第一套筒701固定安装在环形凹槽501内,第一弹簧702的一端固定安装在第一套筒701上,第二套筒703滑动套接在第一套筒701上。第一套筒701内一体成型有挡板712,第一弹簧702的另一端与挡板712连接。第一套筒701上开设有多个滑槽704,第二套筒703的内壁上相对于滑槽704的位置固定安装有挡块711,挡块711滑动安装在滑槽704内,使第二套筒703能在第一套筒701上滑动,同时,第二套筒703不会脱离第一套筒701。第二套筒703上开设有第一通孔713,挡板712上安装有连接块705,连接块705上固定安装有连接柱706,连接柱706穿射过第一通孔713,使连接柱706能带动第二套筒703在第一套筒701上滑动。连接柱706的末端开设有第二凹槽707,连接柱706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一盲孔709,第一盲孔709和第二凹槽707连通。第二凹槽707内安装有滚轮708,滚轮708上开设有第二通孔710,第二通孔710与第一盲孔709连通,第一盲孔709有异形螺栓8,异形螺栓8穿过第一盲孔709、第二通孔710和第二凹槽707,使滚轮708稳定安装在第二凹槽707内。异形螺栓8呈U形,异形螺栓8的一端位于连接柱706的末端上,异形螺栓8位于连接柱706上的一端开设有第三凹槽801,连接柱706上相对于第三凹槽801的位置一体成型有卡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耐磨损矿用电缆,包括线芯和绝缘包裹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线芯安装在绝缘包裹层形成的腔体内,所述绝缘包裹层的内壁上均匀开设有多个第一凹槽,所述绝缘包裹层内安装有十字形的隔板,所述隔板的顶端嵌设在第一凹槽内,所述隔板将绝缘包裹层分成四个相同的腔体,所述线芯安装在隔板与绝缘包裹层形成的腔体内,所述绝缘包裹层上依次套设有屏蔽层、外护套层、第一铠装层和第二铠装层,所述第一铠装层上开设有多个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内均匀安装有多个滚动装置,所述第二铠装层包括多个相同的第三套筒。/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磨损矿用电缆,包括线芯和绝缘包裹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线芯安装在绝缘包裹层形成的腔体内,所述绝缘包裹层的内壁上均匀开设有多个第一凹槽,所述绝缘包裹层内安装有十字形的隔板,所述隔板的顶端嵌设在第一凹槽内,所述隔板将绝缘包裹层分成四个相同的腔体,所述线芯安装在隔板与绝缘包裹层形成的腔体内,所述绝缘包裹层上依次套设有屏蔽层、外护套层、第一铠装层和第二铠装层,所述第一铠装层上开设有多个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内均匀安装有多个滚动装置,所述第二铠装层包括多个相同的第三套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磨损矿用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滚动装置包括第一套筒、第一弹簧和第二套筒,所述第一套筒固定安装在环形凹槽内,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固定安装在第一套筒上,所述第二套筒滑动套接在第一套筒上,所述第一套筒内一体成型有挡板,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与挡板连接,所述第二套筒上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挡板上安装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上固定安装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穿射过第一通孔,所述连接柱的末端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季新黄建卫邱金波张天成黄桂领王世军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中大元通特种电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