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防止10kV电力线路雷击断裂的架空绝缘导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77544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9 21: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电力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可防止10kV电力线路雷击断裂的架空绝缘导线,具有导体、位于导体的绝缘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层呈螺旋形状间隔地包覆在导体之外,相邻的螺旋之间具有螺旋间隙,绝缘层是一体式结构,绝缘层上具有延导体轴线方向延伸的多个导流孔,导流孔在绝缘层中呈对称分布,导流孔为圆柱体结构形状,导流孔与导体相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主要有益效果:结构更简单、易于更制造、成本更低、重量更轻、防雷击断裂效果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防止10kV电力线路雷击断裂的架空绝缘导线
本技术属于电力
,尤其是涉及一种可防止10kV电力线路雷击断裂的架空绝缘导线。
技术介绍
随着配电网的飞速发展,供电区域被树木覆盖,严重的腐蚀,大风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是配电网的可靠性面临新的困难。面临着自然界对配电网构成的威胁,架空绝缘导线应运而生。架空绝缘导线与普通架空裸导线相比,具有许多优点,可解决常规裸导线在运行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难题,价格又比地埋电缆便宜很多,因此在配网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架空绝缘导线相对于裸导线主要具有如下的优点:(1)绝缘性能好,架空绝缘导线由于多了一层绝缘层,绝缘性能比裸导线优越,可减少线路相间距离,降低对线路支持件的绝缘要求,提高同杆架设线路的回路数;(2)防腐蚀性能好,架空绝缘导线由于外层有绝缘层,比裸导线受氧化腐蚀的程度小,抗腐蚀能力较强,可延长线路的使用寿命;(3)防外力破坏的性能好,减少受树木、飞飘物、金属膜和灰尘等外在因素的影响,减少相间短路及接地事故。绝缘导线虽然少了钢芯,但坚韧程度能够使整个导线的机械强度达到应力应变的要求。当幅值足够高的感应雷或直击雷过电压作用后,雷电波向杆塔两侧迅速传播,当抵达绝缘子附近的薄弱处时,就向铁塔横担放电从而形成雷击闪络,并击穿导线的绝缘层,被击穿的绝缘层呈针孔状。当过电压引起两相或三相同时闪络时,就可能在雷击闪络的通道上形成工频续流,产生高达数千安培的工频短路电弧。工频短路电弧受到周围绝缘层的阻隔,电弧的弧根不能沿绝缘导线滑动,只能在雷击闪络处形成针孔集中放电,在绝缘击穿点燃烧。由于10kV线路绝缘相对薄弱,雷击往往引起两相或三相导线对地闪络,相对地电弧在电磁力和热应力的作用下,弧腹向负荷侧的上空漂移,两相电弧交汇易发展成相间电弧。电弧弧根温度很高,又集中在一点燃烧,在断路器跳闸前极短的时间内就把绝缘导线整齐地烧断。尤其是在终端杆与耐张杆导线的绝缘破损处,工频续流容易建弧形成相间金属性短路,最终造成绝缘导线断线。与裸导线受雷击比较:引起裸导线绝缘子闪络的雷击感应过电压较低,更容易形成线路多相闪络;但建弧形成的工频短路电弧在电动力以及空气气流等外力作用下,可以沿着导线表面向背离电源方向滑动,不会集中在某一点灼烧,并在工频续流烧断导线或损坏绝缘子之前就会引起断路器动作,切断工频电弧,不会严重烧伤导线。而绝缘导线则不同,由于在击穿点的周围存在绝缘层,阻碍了电弧的移动,使弧根停留在一点燃烧,此时即使将继电器跳闸时间调整到最小,导线也会被工频短路电流所损伤,断线事故的发生仍然难以避免。因此,裸导线的断线故障率明显低于架空绝缘电缆。架空绝缘电缆的雷击还会造成跳闸,致使电力中断及供电减少造成的收入减少,该种损失往往无法挽回。CN208819631U公开了一种双屏蔽结构防雷电缆,包括外护套层,外护套层内表面上设有外金属屏蔽膜层,外金属屏蔽膜层的内侧间隔设有内金属屏蔽膜层;外金属屏蔽膜层和内金属屏蔽膜层之间设有绝缘支撑填充层;绝缘支撑填充层内埋设有导流金属线;内金属屏蔽膜层的内侧填充有内填充层,内填充层内设有接地线。其中外金属屏蔽膜层和内金属屏蔽膜层构成完整的双屏蔽结构,可以增加雷电击穿电缆的难度;而绝缘支撑填充层作为外金属屏蔽膜层与内金属屏蔽膜层之间的绝缘隔离,从而让雷电击穿的难度更大;而导流金属线可以将雷击过程中产生的击穿电流导出;接地线可以将雷击过程中产生的击穿电流传导至地面,这样让整体的抗雷击效果更加出。CN208298582U公开了一种风力发电设备用中压防雷导流预分支电缆,其敷设在风力发电设备的风机扇叶上,所述预分支电缆包括主干电缆、分支电缆,以及设置在二者分支处并包裹于该分支处外侧的分支接头,所述主干电缆和分支电缆均包括导体、挤包覆于导体外侧的35kV级的内屏蔽层,以及挤包覆于内屏蔽层外侧的35kV级及以下的绝缘层。其能够避免风机扇叶被雷电脉冲电压烧蚀。申请人经过反复验证,并委托武汉大学电学实验室做了很多试验来验证其防止10kV电力线路雷击断裂的可能性;给出的结论是上述文献揭示的结构无法有效地防止10kV电力线路雷击断裂。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揭示一种可防止10kV电力线路雷击断裂的架空绝缘导线,它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可防止10kV电力线路雷击断裂的架空绝缘导线,具有导体、位于导体的绝缘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层呈螺旋形状间隔地包覆在导体之外,相邻的螺旋之间具有螺旋间隙,绝缘层是一体式结构,绝缘层上具有延导体轴线方向延伸的多个导流孔,导流孔在绝缘层中呈对称分布,导流孔为圆柱体结构形状,导流孔与导体相切。一种可防止10kV电力线路雷击断裂的架空绝缘导线,具有导体、位于导体的绝缘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层呈螺旋形状间隔地包覆在导体之外,相邻的螺旋之间具有螺旋间隙,绝缘层是一体式结构,绝缘层上具有延导体轴线方向延伸的多个导流孔,导流孔在绝缘层中呈对称分布,导流孔的下表面与导体相切。一种可防止10kV电力线路雷击断裂的架空绝缘导线,具有导体、位于导体的绝缘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层包覆在导体之外,绝缘层是一体式结构,绝缘层上具有延导体轴线方向延伸的多个导流孔,导流孔在绝缘层中呈对称分布,导流孔的下表面与导体相切。一种可防止10kV电力线路雷击断裂的架空绝缘导线,具有导体、位于导体的绝缘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层包覆在导体之外,绝缘层是一体式结构,绝缘层上具有延导体轴线方向延伸的多个导流孔,导流孔在绝缘层中呈对称分布,导流孔为圆柱体结构形状,导流孔与导体相切。一种可防止10kV电力线路雷击断裂的架空绝缘导线,具有导体、位于导体的绝缘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层包覆在导体之外,绝缘层是一体式结构,绝缘层上具有延导体轴线方向延伸的多个导流孔,导流孔在绝缘层中呈对称分布,导流孔为半圆柱体结构形状,导流孔开口朝向导体;导体外缘对称地分布有多个半圆柱体的导流槽,导流槽的开口向导体外;对应的导流孔与导流槽拼合成一个完整的圆柱体形状;导流孔与导流槽的数量一样多。一种可防止10kV电力线路雷击断裂的架空绝缘导线,具有导体、位于导体的绝缘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层包覆在导体之外,绝缘层是一体式结构,绝缘层上具有延导体轴线方向延伸的多个导流孔,导流孔在绝缘层中呈对称分布,导流孔为半圆柱体结构形状,导流孔开口朝向导体;导体外缘对称地分布有多个半圆柱体的导流槽,导流槽的开口向导体外;对应的导流孔与导流槽拼合成一个完整的圆柱体形状的导流容置孔,导流孔与导流槽的数量一样多;每个导流容置孔中具有一根导流管,导流管内部具有引流孔。一种可防止10kV电力线路雷击断裂的架空绝缘导线,具有导体、位于导体的绝缘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层包覆在导体之外,绝缘层是一体式结构;导体外缘对称地分布有多个半圆柱体的导流槽,导流槽的开口向导体外。上述所述的一种可防止10kV电力线路雷击断裂的架空绝缘导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体的横截面为圆形。上述所述的一种可防止10kV电力线路雷击断裂的架空绝缘导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体的材料是铜或铝或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防止10kV电力线路雷击断裂的架空绝缘导线,具有导体、位于导体的绝缘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层呈螺旋形状间隔地包覆在导体之外,相邻的螺旋之间具有螺旋间隙,绝缘层是一体式结构,绝缘层上具有延导体轴线方向延伸的多个导流孔,导流孔在绝缘层中呈对称分布,导流孔为圆柱体结构形状,导流孔与导体相切。/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防止10kV电力线路雷击断裂的架空绝缘导线,具有导体、位于导体的绝缘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层呈螺旋形状间隔地包覆在导体之外,相邻的螺旋之间具有螺旋间隙,绝缘层是一体式结构,绝缘层上具有延导体轴线方向延伸的多个导流孔,导流孔在绝缘层中呈对称分布,导流孔为圆柱体结构形状,导流孔与导体相切。


2.一种可防止10kV电力线路雷击断裂的架空绝缘导线,具有导体、位于导体的绝缘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层呈螺旋形状间隔地包覆在导体之外,相邻的螺旋之间具有螺旋间隙,绝缘层是一体式结构,绝缘层上具有延导体轴线方向延伸的多个导流孔,导流孔在绝缘层中呈对称分布,导流孔的下表面与导体相切。


3.一种可防止10kV电力线路雷击断裂的架空绝缘导线,具有导体、位于导体的绝缘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层包覆在导体之外,绝缘层是一体式结构,绝缘层上具有延导体轴线方向延伸的多个导流孔,导流孔在绝缘层中呈对称分布,导流孔的下表面与导体相切。


4.一种可防止10kV电力线路雷击断裂的架空绝缘导线,具有导体、位于导体的绝缘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层包覆在导体之外,绝缘层是一体式结构,绝缘层上具有延导体轴线方向延伸的多个导流孔,导流孔在绝缘层中呈对称分布,导流孔为圆柱体结构形状,导流孔与导体相切。


5.一种可防止10kV电力线路雷击断裂的架空绝缘导线,具有导体、位于导体的绝缘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层包覆在导体之外,绝缘层是一体式结构,绝缘层上具有延导体轴线方向延伸的多个导流孔,导流孔在绝缘层中呈对称分布,导流孔为半圆柱体结构形状,导流孔开口朝向导体;导体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莉项兴尧张萍杨俊涛曾麟钧程丽王丹李鑫刘华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十堰供电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十堰长能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